课件14张PPT。第七章 力第二节 弹力1、弹性 类似于弹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弹性,物体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2、塑性 类似橡皮泥,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物体发生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弹性限度3、弹力(1)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2)产生的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试列举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沙发、蹦极、汽车减震、跳水
跳板、拉弓射箭、篮球、弹力球 我们常说的推力、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等实质都是弹力。4、弹簧测力计(1) 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各式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刻度板吊环(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越长。(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 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②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③ 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
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④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
方向。
⑤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D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 )
A、相同 B、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
C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
在“0”刻度处。
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
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
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A课件15张PPT。第2节 弹力试一试,想一想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恢复到原来形状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一、弹力: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思考: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3)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例子书放在桌面上书对桌面:桌面对书:压力支持力提出问题书发生形变吗?为什么?压力怎么来的?桌子形变了吗?为什么?支持力怎么来的?分析 书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下恢复,所以向下产生弹力----压力 桌子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上恢复,所以向上产生弹力----支持力所以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产生条件:1物体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小心喽!弹性限度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伸长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弹簧刻度盘指针挂钩2.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3.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
分度值。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
分度值: ;
测量值: 。 0~5 N0.2 N1.4 N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实验(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
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F2= 。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使用时注意:看、调、测、读四个环节。注意:1.测量前,明确量程和分度值。被测量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最好对被测量预先估计。
2.使用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调零。
3.测量时拉力方向应沿弹簧轴线的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4.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4.其他形式的测力计课堂小结课件16张PPT。7.2 弹力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些运动都利用了什么力? 用手对橡皮筋、弹簧、气球、橡皮泥施加力的作用,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3、弹 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我们常见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思考题:用手挤压玻璃瓶或压桌面,玻璃瓶或桌面发生形变吗?玻璃瓶的形变桌面的形变活动: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橡皮筋),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橡皮筋)伸长程度的关系结论:外力越大,弹簧(橡皮筋)伸长量就越长。4、弹簧测力计 (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温馨提示: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这个弹性限度,否则弹簧损坏,不能恢复。活动:观察弹簧测力计活动要求: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4、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1N、3N、5N的力
5、完成书上第7页实验4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读一读:量程和分度值量程:0~5 N
分度值:0.2N量程:0~2.5 N
分度值:0.05N量程:0~10 N
分度值:0.2N(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0”刻线(校零)、量程和分度值
b.来回拉动几下弹簧,避免卡壳。
②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③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弹簧测力计倒拉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不在一直线上指针未指零就使用ABC评一评指出不当之处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A1、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能产生力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拉力、压力等都属于弹力。2、力的测量
工具: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
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使用方法:观察调零读数课件13张PPT。第二节 弹力撑杆运动员在撑杆跳起,撑杆有什么变化?是否有力产生?跳床运动员从空中落在跳床上时,跳床有什么变化?是否有力产生?小孩坐在木板上,木板有什么变化?是否有力产生?形变和弹力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形变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就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拉力、压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想一想: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发生形变的物体?你还知道哪些力属于弹力?小练习 : 1、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叫做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这个力叫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 。
2、下图中,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
3、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形变弹力弹力CA观察弹簧测力计,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有哪些?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观察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4、观察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如果没有,该如何校正?弹簧指针刻度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注意事项:1、测量前用手轻拉几下;防止卡壳2、测量时,刻度盘要竖直向下使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弹簧靠在刻度盘上。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与指针在同一直线上。生活中的测力计握力计和拉力计GMS型锚索测力计SKN系列
测力计测
力
环握力计思考题: 若将两个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互拉,哪个读数大?为什么?读数一样,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一)、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1、主要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
2、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
3、正确使用方法:
(1)、了解量程;
(2)、明确分度值;
(3)、校零;
(4)、测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
一展身手: 1、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是借助于蹦床形变而产生的_ ,使运动员跳得更高,便于舒展身体做出优美的动作.
2、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
3、弹簧测力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要使测力计的
示数为零,这个过程叫 ,测量时要
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 。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
N,分度值是 N;指针
所示被测物重是 N.弹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 弹簧测力计均匀校零在同一直线上0N~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