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4课经济大危机The Great Depression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会议: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渐渐恢复发展。一、“繁荣”及其崩溃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汽车长龙建筑业电气业
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梅隆拉响汽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里冲... 当时的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持续时间比较
长破坏性特别大波及范围特别 广 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煤炭太多了,卖不出去。”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
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
有制之间的矛盾) 加州洛杉矶,等待工作的队伍排成长长的一列。经济危机使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一名工人的家庭生活一角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个多万袋咖啡。 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破坏生产。
危机中汽车工人举行罢工示威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意大利:法西斯党
德国:纳粹党
日本:军部法西斯
英国:“雅利安人运动”
法国:“火十字党”
美国:“德国人在美协会”危机的影响 :(1)经济萧条,失业人数猛增,人民生活痛苦。(2)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 饥饿总统)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1575万票—2280万票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开始: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3、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4、前提: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局部调整。5、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整顿金融调整农业调整工业(中心)公共工程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6.新政的特点:成效:
1.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5.新政在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局限性: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7.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美 国
罗斯福新政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 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小结经济大危机
1929—1933材料一: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从什么时候开始?新政目的是什么?
答:1933 年。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材料二: 所谓的“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的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根据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新”在哪里?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材料三: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出资扶植大企业,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1)根据材料,这是对什么行业的调整?在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谁?工业 政府(2)这样做起到了什么作用? 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思维延伸: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核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改革开放 。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对于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经验值得吸取?我们应该从罗斯福身上学习哪些精神?经验启示: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学习罗斯福:
身残志坚 爱国救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1. 1929—1933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2. 罗斯福说:“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 )
A、消除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改善人民生活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 D3.20年代初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C4.右图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
下列哪一项措施关系最为密切? A.整顿银行
B.振兴工业C.以工代赈
D.社会救济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D.强化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C B6.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政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
B.新政使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C.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D.新政目的得以实现,经济危机被消除
D 列宁,罗斯福和邓小平是三位20世纪以来,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伟大人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俄国经济,1921年列宁采取的一项伟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2)为克服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美 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对策?
该对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为了彻底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20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4)你认为这三位伟大人物共有的优秀品质有哪些?
(1)新经济政策。
(2)采取罗斯福新政以摆脱危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
(4)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