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末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氢元素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和化石燃料中,需通过制氢技术“提取”。2023年6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关于绿氢能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 B.清洁可再生能源 C.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能源
2.新疆发展绿氢产业的优势是( )
A.经济水平高 B.科技力量雄厚 C.太阳能丰富 D.本地需求大
截至2023年3月,我国非可再生资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降到50%以下,清洁能源供应比例不断上升,下图为“长江上游主要水电站及装机容量图”,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下列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发电 B.汽油发电 C.柴油发电 D.水力发电
4.长江上游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是( )
A.乌东德 B.三峡 C.白鹤滩 D.溪洛渡
5.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A.气温高 B.落差大 C.植被密 D.人口多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我国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图为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完成下面6-7题。
6.分析该地区由甲到丙出现的土地问题是( )
A.草地面积减少 B.森林面积增加 C.耕地面积减少 D.难利用土地面积增加
7.下列举措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的是( )
A.在陡坡垦荒,扩大耕地 B.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有毒农药
C.利用耕地扩大城市建设 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贡献。读图,完成下面8-10题。
8.图中所示黄河上游开发的“富矿”是指( )
A.水能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铁矿资源 D.煤炭资源
9.在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河段,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
10.黄河上游水利设施的建设,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起到的作用是( )
A.减轻黄河流域水污染的问题 B.增加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
C.解决水资源南多北少的问题 D.调节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出明确要求,到2025年,通过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提质等方式,实现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11-12题。
11.关于我国水资源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多南少 B.分布均匀 C.人均占有量多 D.夏秋多、冬春少
12.下列措施未体现“节水”思想的是( )
A.使用节水器具 B.开展人工降雨 C.推广滴灌技术 D.工业水循环利用
不同的干湿状况,对土地利用类型有明显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13-14题。
13.图示数字序号所在四地中,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②地比④地水资源更紧张,原因是②地比④地( )
①农业灌溉需水量多 ②年降水量较少 ③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大 ④土地荒漠化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解答题(共2大题)
15.暑期期间,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四条路线,跟父母一同外出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读我国干湿地区图和上海气候特征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计划出发时,上海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2)能够经过四类干湿地区的是路线 (填序号),能够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填序号)。
(3)路线④曲折南下抵达广州,该路线沿途能够见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路线④经过的地区,暑假最有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有 (写出一个即可)。
(4)最终小华和他的父母决定沿着路线②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他们发现途中的自然景观从森林变化为草原,后又变化为戈壁和荒漠,这反映了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 省。
(2)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资源丰富。
(3)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的是 ,C河段流域面积很小的原因是该河段是“ ”。
(4)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分布上有何差异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C 7.D
8.A 9.C 10.D
11.D 12.B
13.A 14.B
15.(1)高温多雨
(2) ② ③
(3) 水田 台风、洪涝
(4)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16.(1)青海
(2)水能
(3) AC 地上河
(4)南方水多地少,北方水少地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