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醛和酮糖类和核酸分层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3醛和酮糖类和核酸分层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5 12: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醛和酮糖类和核酸分层练习-
一、单选题
1.我国科学家在竹材断裂韧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竹材”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 B.纤维素 C.蛋白质 D.油脂
2.关于D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由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组成
B.DNA分子组成中的碱基排列在内侧
C.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
D.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不等于嘧啶碱基数
3.化学源于生活,化学让生活更加美好。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广西广泛种植的木薯富含淀粉,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的天然高分子物质
B.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碳的这种单质性质比较稳定
C.涪陵榨菜、油醪糟誉满天下。腌制榨菜可以适量地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用盐来降低成本
D.北斗导航专用硬件结合国产处理器打造出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其主要成分为Si
4.下列各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油脂 B.酶 C.纤维素 D.葡萄糖
5.关于淀粉与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两者实验式相同,通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没有甜味,与新制Cu(OH)2共热都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D.两者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但纤维素却不能
6.医院里检查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是检测其尿液中的(  )
A.脂肪 B.食盐 C.蛋白质 D.葡萄糖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8.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醇溶液、乙酸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石蕊试液 D.新制的Cu(OH)2悬浊液
9.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下列手工艺品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A B.B C.C D.D
10.实验室经常利用KMnO4来检验产物或验证性质,图示为部分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X为NaOH溶液时,则KMnO4可用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检验
B.若X为NaOH溶液时,则KMnO4可用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检验
C.若X为CuSO4溶液时,则KMnO4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验证其性质
D.若X为溴水,则KMnO4可用于乙醛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检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以有(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17g羟基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9mol
C.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
D.氨、塑料和橡胶都是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
12.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C6H12O6 B.不属于糖类
C.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常温下其水溶液遇碘变蓝
1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甲烷能在空气中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甲烷用作燃料
B 淀粉能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检验食盐中碘元素
C 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制热水瓶胆内部银镜
D 乙醇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乙醇用作消毒剂
A.A B.B C.C D.D
14.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B.橡胶、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均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C.古代四大发明中“黑火药”的成分是“一硫二硝三木炭”,这里的“硝”指的足硝酸
D.《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可以用Na2CO3溶液或者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C.天然油脂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饱和和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可使其析出,再加水蛋白质又会重新溶解
16.有机物Z为是合成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含有碳氧键
B.Y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X、Y可用酸性溶液鉴别
D.Z分子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二、综合题
17.①②③④HCHO ⑤⑥HOOCCOOH ⑦丙烯 ⑧⑨甲酸苯甲酯。
利用上述物质,完成下列填空。
(1)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的物质为   。
(3)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为   。
(4)②和⑥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
(5)⑦加聚成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的③的结构简式为   。
(7)⑧的俗名为   。
18.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1,3﹣丁二烯与溴发生1,4加成   ;
(2)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3)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   ;
(4)1,2﹣﹣二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
(5)2﹣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
19.根据问题填空:
(1)3﹣甲基﹣2﹣丙基﹣1﹣戊烯结构简式为:   
(2)写出乙醛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由乙醇一步制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4) 名称为:   
(5) 名称为:   .
20.在烧瓶放20克蔗糖,依次加入少量水、20mL浓硫酸,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黑面包,烧瓶发烫,品红溶液颜色变淡.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   
(2)小试管盛装试剂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变黑说明发生过程 C12H22O11→C+H2O
B.品红颜色变淡说明SO2有漂白性
C.上述实验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和氧化性
D.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CO2.
21.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跟自然
和谐相处:
(1)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   (选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为我们到来了方便,但废弃塑料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人们把废弃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   ”,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转变为电能.
(2)发射“嫦娥三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H4 C.C2H8N D.C2H8N2
(3)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②在生产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Ⅰ、如图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Ⅱ、改正错误后,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A.⑤②①③④B.⑤①②③④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①④②
Ⅲ、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竹材的化学成分为:纤维素40%~60%,半纤维素14%~25%或更多,木质素16%~34%,所以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竹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答案】D
【解析】【解答】 A. 一个DNA分子有两条链,链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所以一个DNA分子含有两条多核苷酸链,A项不符合题意;
B.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形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B项不符合题意;
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DNA的形成单体和结构特点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量都是在一万以上,都属于天然高分子物质,A不符合题意;
B.钻石主要成分为金刚石,金刚石的成分为碳,碳的性质稳定,故能“恒久远、永流传”,B不符合题意;
C.工业用盐不能代替食用盐,工业盐中含有大量NaNO2,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C符合题意;
D.硅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芯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C.工业用盐和食用盐区别是:工业用盐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钠,有毒。
4.【答案】D
【解析】【解答】A. 油脂在酸、碱等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A不符合题意;
B. 酶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最终水解生成氨基酸,B不符合题意;
C. 纤维素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为单糖,C不符合题意;
D.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油脂、 酶、 纤维素均可以水解,而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5.【答案】B
【解析】【解答】A. 淀粉与纤维素均是多糖,两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均是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
B. 淀粉与纤维素的化学式均是(C6H10O5)n,两者实验式相同,通式相同,均是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符合题意;
C. 淀粉与纤维素均是多糖,两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没有甜味,与新制Cu(OH)2共热都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C不符合题意;
D. 淀粉与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但纤维素却不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淀粉与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n值不相同,所以两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3)注意多糖无甜味。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若某人尿样经检查显示,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偏高,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
故选D.
【分析】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盛放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故A错误;
B.淀粉、纤维素以及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行业不可或缺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用量的食品可以放心使用,故C错误;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完全水解时才能生成葡萄糖,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聚氯乙烯有毒,不能应用于食品包装;
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大于一万,天然相对于人工合成;
C.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行业不可或缺的物质;
D.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
8.【答案】D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可与乙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与乙醇和葡萄糖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与乙醇和葡萄糖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酸使示弱变红色,乙醇和葡萄糖混合后物明显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无现象,乙酸与之反应后变澄清,葡萄糖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进行检验主要是利用官能的不同,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选择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出现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
9.【答案】C
【解析】【解答】A.北京糖人用的材料应该是蔗糖与麦芽糖属于有机非金属故A不符合题意;
B.山东面塑的主要原料为淀粉属于多糖,有机非金属,故B不符合题意;
C.芜湖铁为铁制品,属于金属材料,故C符合题意;
D.东阳木雕属于木制品主要是纤维素属于多糖,有机非金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10.【答案】D
【解析】【解答】A. 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乙烯进入到第一个装置中(X),乙醇溶于NaOH溶液中,KMnO4检验乙烯产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乙烯,乙醇、乙烯进入到第一个装置中(X),乙醇溶于NaOH溶液中,KMnO4检验乙烯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实验室制取乙炔时有PH3、H2S等杂质,PH3、H2S等杂质与CuSO4溶液反应,KMnO4可用于验证乙炔气体及其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 乙醛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乙醛和乙醇进入到第一个装置中(X),乙醇溶解,乙醛与溴水中溴单质反应,故KMnO4不能用于检验产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消去反应时用的时氢氧化钠的醇溶液,醇具有还原性,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乙醇和可能会发出的溴化氢气体,高锰酸钾检验乙烯
B.乙醇具有还原性会干扰乙烯的检验,故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C.利用复分解原理用硫酸铜将硫化氢和磷化氢气体除去
D.乙醛的还原产物为乙醇,乙醇易溶于水,故不能被高锰酸钾检验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淀粉和纤维素的n值不同,即分子式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17g﹣OH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OH中含9mol电子,故B正确;
C、铁属于过渡元素,是第26号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故C错误;
D、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和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氨不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淀粉和纤维素的n值不同;
B、求出﹣OH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OH中含9mol电子来分析;
C、铁属于过渡元素;
D、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和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
12.【答案】D
【解析】【解答】A. 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A不符合题意;
B. 淀粉属于糖类,且属于多糖,B不符合题意;
C. 淀粉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C不符合题意;
D. 常温下其水溶液遇碘变蓝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淀粉是多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可乙发生水解,最终的产物是葡萄糖,常温下用碘单质检验淀粉。
13.【答案】A
【解析】【解答】A.甲烷能在空气中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我们可以利用其燃烧放出的热量烧水、做饭等,A符合题意;
B.淀粉遇碘单质,溶液变为蓝色,因此可以利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元素的存在,这与淀粉是否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无关,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强的还原性,在加热时可用被弱氧化剂氧化,如被银氨溶液氧化产生Ag单质,因此可用于制热水瓶胆内部银镜,这与其是否具有氧化性无关,C不符合题意;
D.乙醇用作消毒剂是由于乙醇能够使细胞脱水,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失去其生理活性,这与其是否能够与金属钠发生反应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燃料燃烧会放出热量;
B.淀粉遇碘单质变为蓝色,与淀粉是否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无关;
C.醛基具有强的还原性,与是否具有氧化性无关;
D.乙醇用作消毒剂是由于乙醇能够使细胞脱水,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失去其生理活性,与其是否能够与金属钠发生反应无关。
14.【答案】D
【解析】【解答】A.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钠才称为皂化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均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题意;
C.古代四大发明中“黑火药”的成分是“一硫二硝三木炭”,这里的“硝”指的是硝酸钾,C不符合题意;
D.“瓦”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在生活、生产的应用及原理。
1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而淀粉、纤维素和麦芽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A错误;
B.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用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故B错误;
C.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天然油脂为混甘油脂,水解产物含高级脂肪酸,故C错误;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发生盐析,为可逆反应,则析出后再加水蛋白质又会重新溶解,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B.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
C.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天然油脂为混甘油脂;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发生盐析,为可逆反应.
16.【答案】B
【解析】【解答】A:X含有醛基, 中含有 碳氧σ键,故A不符合题意;
B:Y分子分析如图,则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B符合题意;
C:X含有醛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Y含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不可用酸性溶液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Z分子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为,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判断原子共平面:1找出分子内的模型:双键、三键、苯环、甲烷。2.圈出模型一定共平面的原子:苯环12原子共平面、双键6原子共平面、三键4原子共平面。3.通过单键旋转思想,使尽可能多的平面重合,确认共平面最多原子个数,通过单键旋转,使各平面不重合,确认共平面最少原子个数。
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17.【答案】(1)①⑤
(2)④⑨
(3)⑥⑨
(4)
(5)
(6)和
(7)甘油
【解析】【解答】(1)的结构只有,与戊烷()一定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①⑤
(2)与甲酸苯甲酯()中存在,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故答案为:④⑨
(3)羧基、酯基和酚羟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
故答案为:HOOCCOOH和甲酸苯甲酯。故答案为:⑥⑨
(4)和HOOCCOOH通过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5)具有碳碳双键,加聚成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6)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的的结构简式为和。故答案为:和
(7)的俗名为甘油。
故答案为:甘油
【分析】(1)同系物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
(2) 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的物质含有醛基;
(3)羧基、酯基和酚羟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
(4)根据反应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5)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
(6) 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分子中只含有一种环境的氢原子;
(7)丙三醇俗称甘油。
18.【答案】(1)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2)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3)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4)ClCH2CH2Cl+2NaOH HOCH2CH2OH+2NaCl
(5)CH3CHClCH3+NaOH CH3CH=CH2↑+NaCl+H2O
【解析】【解答】解:(1)1,3﹣丁二烯含有2个碳碳双键,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发生1,4加成的方程式为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故答案为: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2)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所以苯酚钠通入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故答案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3)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氧化亚铜和水,该反应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4)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类,所以1,2﹣二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可以生成乙二醇(HOCH2CH2OH),反应方程式为:
ClCH2CH2Cl+2NaOH HOCH2CH2OH+2NaCl,
故答案为:ClCH2CH2Cl+2NaOH HOCH2CH2OH+2NaCl;(5)2﹣氯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连卤原子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和卤素原子同时消去生成烯烃,反应为:CH3CHClCH3+NaOH CH3CH=CH2↑+NaCl+H2O,
故答案为:CH3CHClCH3+NaOH CH3CH=CH2↑+NaCl+H2O.
【分析】(1)1,3﹣丁二烯含有2个碳碳双键,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发生1,4加成生成CH2BrCH=CHCH2Br;(2)苯酚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3)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氧化亚铜和水;(4)1,2﹣二氯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5)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与﹣X所连碳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19.【答案】(1)
(2)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3)CH3CH2OH+HBr CH3CH2Br+H2O
(4)2,5﹣二甲基﹣2,4﹣己二烯
(5)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解析】【解答】解:(1)3﹣甲基﹣2﹣丙基﹣1﹣戊烯属于烯烃,主链有5个碳原子,碳碳双键在1号C,在2号C含有1个丙基、3号C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故答案为: ;(2)乙醛和氢氧化铜加热反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醋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3)乙醇和氢溴酸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HBr CH3CH2Br+H2O,
故答案为:CH3CH2OH+HBr CH3CH2Br+H2O;(4)选取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碳链,含6个碳两个双键,2,5号碳上有甲基,2,4号碳有碳碳双键,得到名称为:2,5﹣二甲基﹣2,4﹣己二烯,
故答案为:2,5﹣二甲基﹣2,4﹣己二烯;(5)选取含取代基最多,碳链最长的为主碳链,含5个碳,2,4号碳上有甲基,3号碳上有乙基,名称为: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故答案为: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据此回答(1)(4)(5)(2)乙醛和氢氧化铜加热反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醋酸钠、氧化亚铜和水;(3)乙醇和氢溴酸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
20.【答案】(1)分液漏斗
(2)NaOH或氨水
(3)D
【解析】【解答】解:在烧瓶放20克蔗糖,依次加入少量水、20mL浓硫酸,蔗糖逐渐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黑面包,是碳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烧瓶发烫反应放热,品红溶液颜色变淡,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1)仪器a是添加溶液,控制液体流速和体积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2)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溶液吸收,故答案为:NaOH或氨水;(3)A.蔗糖为碳氢氧化合物,浓分子式C12H22O11,硫酸具有脱水性,氢和氧2:1脱去剩余碳,C12H22O11→12C+11H2O,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品红颜色变淡说明SO2有漂白性,故B正确;
C.蔗糖逐渐变黑体现了浓硫酸脱水性,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黑面包,碳和浓硫酸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吸水性,故C正确;
D.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硫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烧瓶放20克蔗糖,依次加入少量水、20mL浓硫酸,蔗糖逐渐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黑面包,是碳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烧瓶发烫反应放热,品红溶液颜色变淡,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1)仪器a是添加溶液,控制液体流速和体积的仪器;(2)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通过碱溶液吸收;(3)A.蔗糖为碳氢氧化合物,浓分子式C12H22O11,硫酸具有脱水性,氢和氧2:1脱去剩余碳;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D.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硫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
21.【答案】(1)合成;白色污染;热能
(2)D
(3)过滤;③;D;A、C、D
【解析】【解答】解:(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故答案为:合成;白色污染;热能;(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可知,
该反应中,反应物中含有4个N,8个O;生成物中已有6个N,2个C,8个O和8个H,还差2个N,2个C,8个H在X中,故答案为:D;(3)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②Ⅰ.图中的③,称量固体的质量应该把砝码放在右盘,固体放在左盘,图中二者位置放反了;故答案为:③;
Ⅱ.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取液体和体积,溶解去分析解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故答案为:D.
Ⅲ.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作物消耗不了的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和空气,故A错误;
B.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变成中水,减少了对水的污染,故B正确;
C.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磷酸盐是一种高效助洗剂,同时也是藻类的助长剂,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会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等现象,故C错误;
D.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 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1)根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解答;根据塑料造成的污染是白色污染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①从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去分析解答;②Ⅰ.从称量固体的质量应该把砝码放在右盘,固体放在左盘去分析解答,图中二者位置放反了;Ⅱ.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取液体和体积,溶解去分析解答;Ⅲ.A、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作物消耗不了的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和空气去分析解答; B、从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变成中水,减少了对水的污染去分析解答; C、从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磷酸盐是一种高效助洗剂,同时也是藻类的助长剂,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会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等现象去分析解答; D、从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去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