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史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史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28 08:1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4张PPT。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唐史复习课
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3.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4.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5.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科举制的兴起与完善
多民族的交往与活跃的外交
辉煌的隋唐文化知识要点战国 、秦、汉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 历史线索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形成、确立和发展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原始社会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
炎帝、黄帝、尧舜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商、西周、春秋……繁盛一时的隋朝繁盛一时国家统一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建立:2、隋朝统一南北:时间:人物:都城:时间:过程:影响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
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
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隋的富庶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请你举些实例来说明。3、隋朝经济的繁荣:(1)原因: (2)表现: 二、大运河的开通2、目的: 3、时间、人物: 4、中心、起始点: 1、开通大运河的条件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古运河
5、长度及地位: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秦、隋朝的共同点: 1、秦、隋朝由长期分裂割据到大一统。2、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隋朝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
4、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5、秦、隋朝都是二世而亡。 三、隋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灭亡。 主要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材料1:胡增《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材料2:宗元鼎《炀帝冢》:
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
原因 不正确
材料3: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材料4: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在承认运河劳民伤财的同时,更肯定了运河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 正确的史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4.材料二中“涿郡”、“江都”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隋朝大运河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方经济的交流。北京、扬州第2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人物: 都城:二、“贞观之治”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 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大臣要廉洁奉公。
这样才能巩固统治。 2、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 ② 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③ 合并州县,整顿吏治,革除民少吏多
弊政,减轻人民负担。④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玄龄)谋杜(如晦)断”;
魏征是最著名的谏臣。“君,舟也;民,水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房


断房玄龄杜如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魏
征3、效果: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三、女皇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2、政绩:
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
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结果: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评价: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动脑筋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秦隋: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唐: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问:唐代哪位皇帝喜欢引用这一说法?为什么他被称为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唐太宗;唐太宗摄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他重视发展生产,清徭薄赋;注意节俭;合并州县;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第3课 “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
①任用贤才(姚崇);
②重视地方吏治;
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 曲辕犁; 新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方面:3、?商业方面:4、“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
转折:安史之乱 ——由盛而衰
瓦解:唐末农民战争
灭亡:907年,唐朝灭亡史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忆昔》
请回答:1)这是谁的诗句?
2)“开元”时期在位的皇帝是哪一位?
3)诗句中描写了什么景象?这一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杜甫唐玄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景象。
开元盛世第4课 科举制度
——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
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用功
读书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
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直到清末废除。史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1)上述三则史料都与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系?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科举制度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形象刻画出进士及第的难度,同时也说明了科举制是士人入仕的途径,也是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说明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下面是一幅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请你将吐蕃、回鹘、黑水靺鞨、南诏的位置填到图上相应位置。回鹘吐蕃黑水靺鞨南诏和同为一家唐玄宗册封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朕”指哪个皇帝?他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
2.此话是什么意思?
3.此话题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 贞观之治 自古以来统治者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而我却一样地爱护他们。体现唐太宗实行的是比较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史料分析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一、唐与日本的关系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1)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
很多遣唐使来唐朝学习文化,
两国进行贸易。(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① 遣唐使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
进行政治改革,② 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 社会生活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
某些风尚。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2、鉴真东渡日本(1)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
响的是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
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鉴真
(688-763)
扬州人
14岁出家
法号鉴真。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成。
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2)鉴真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鉴真干漆坐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1980年4月,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鉴真干漆坐像 二、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唐太宗时期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对外友好往来找出唐朝时与哪些地区的国家有交往吗?玄奘鉴真亚洲、非洲、欧洲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原因:
1、国力强盛
2、开明的对外政策
3、发达的对外交通旧金山唐人街有些国家和地区称华人
聚居的街道为“唐人街”唐朝影响深远,中国人被称为“唐人”。海外华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我国的传统服装叫“唐装”的。读右图,请回答:
(1)图中是哪位历史人物?
(2)他的主要著作是什么?
(3)这部著作有什么价值?玄奘《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1、建筑: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一、科学技术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 明代祝万祉 思考: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
①赵州桥采用平拱桥的形式,既方便船只通行,又方便车马、行人在桥上行走。
②赵州桥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既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自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还可起泄洪的作用,这样就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 2、印刷术:① 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
雕版印刷术。②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金刚经》 雕印于868年。二、文学:诗歌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2、代表诗人:① 李白──“诗仙”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② 杜甫──“诗圣” “三吏”“三别”(诗史)③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诗仙——李白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代表作品: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语言轻快“诗圣”——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代表作品:
“三吏” “三别” “ 诗史”作品特点: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语言锤炼、凝重 白居易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代表作品:
《秦中吟》 《新乐府》作品特点: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三、书法:“颜筋柳骨”1、颜真卿: “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2、柳公权:
“柳体”,代表作为《玄秘塔碑》。四、绘画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五、雕塑 甘肃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敦煌莫高窟内的佛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北朝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隋唐甘肃敦煌莫高窟秦朝 秦始皇陵兵马俑 雕塑看图后回答问题:
(1)此印刷品的名称是
什么?
(2)它雕印于868年,属于
公元几世纪?当时我国处于
哪个朝代?
(3)该印刷品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金刚经》9世纪 唐朝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读右图,请回答:
(1)这一飞天壁画出现在我国哪一座石窟之中?
(2)这一石窟也被称为什么?
在世界具有怎样的地位?
(3)在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石窟?
敦煌莫高窟 千佛洞
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知识擂台1、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句,其中“唐宗”是指( )
A.唐太宗 B.唐高祖 C.唐中宗 D.唐玄宗A2、“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兴旺景象( )
A.开荒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D3、一种可以随水流自行转动而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的灌溉工具在唐代出现,它是( )
A.水排 B.筒车 C.耧车 D.翻车B知识擂台4、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B5、赢得北方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统治者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B6、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所称颂的是( )
A.屈原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甫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