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后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后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23: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
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收热量
C.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
D.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4.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关于三氧化二碳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D.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5.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推动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C.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D.提倡公民绿色出行
6.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
C.用途:CO可以用来灭火, CO2可以做化工原料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小明同学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使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处的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先变成红色
B.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C.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D.该装置的左边部分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8.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
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
C.CO、C、CO2、CaCO3 D.CO2、C、CO、H2CO3
9.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通过燃烧、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①和⑥
10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与计算题
11.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过:二氧化碳增多造成__________,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功: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__________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1)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大面积砍伐森林
C.大量煅烧石灰石 D.淡水不断减少
(2)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许多市民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晚上熄灯一小时。下列说法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的是__________。
A.节约能源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欣赏城市夜景 D.关注全球气候
12.A~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氧化铁为红色固体)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G的名称为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反应③在工业上常用于_________。
13.紫色石蕊试纸由紫色石蕊溶液浸润滤纸晾干得到。用Y形管和Y形导管完成如图实验。
(1)图1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对产生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
(2)如图2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
14.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_________;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5.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如图1仪器进行CO2的制取和性质探究。
图1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制备: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2,并能在反应过程中添加液体药品,则可选择如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合。
(3)利用如图2装置进行CO2性质探究:②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若要证明②处CO2与水发生了反应,应在①试管里放___________,③处烧杯中低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由此可知CO2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
图2 图3
(4)用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装有CO2和空气的烧瓶,待两个烧瓶中气体温度相同时,打开取暖器模拟太阳光对两个烧瓶加热(如图3甲所示),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乙。实验表明:CO2的含量___________(填“越高”或“越低”),吸收热量越多。
(5)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4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探究学习。
图4 图5 图6
资料:Ⅰ.KClO3的熔点约为356 ℃,MnO2在加热条件下不分解;
Ⅱ.KClO3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及使用不同催化剂时的固体残留率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①由图5可知,KClO3分解温度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②图5中A→B段氧气浓度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分析图6可知,对KClO3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C 6.D 7.C 8.B 9.D 10.B
11.温室效应 光合 (1)AB (2)CO2+H2O=H2CO3 (3)C
12.(1)CO 铁 (2)2CuO+C2Cu+CO2↑ (3)炼铁
13.(1)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分子在不断运动 (2)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 H2O+CO2=H2CO3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气体主要从b管中通过
14.(1)2Cu +O22CuO (2)薄铜片由黑色变成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2CO+O22CO2
15.(1)锥形瓶 (2)ACDG (3)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4)越高 (5)高于 温度升高,试管中气压增大,部分空气排出  纳米二氧化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