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联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两篇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梳理内在逻辑。
2、通过比较两位作者读书感悟的异同,认识读书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播放《典籍里的中国》,感受典籍的魅力。
二、知人论世
1、赫尔曼·黑塞
德国作家、诗人,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代表作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
黑塞曾在神学院学习,而神学院教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和扼杀人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深深地陷入了与德国民族主义冲突的境地。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促进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
黑塞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具备了作家独有的、深具人生的智慧,同时又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他写书,爱书,所以能知道书的魅力。他曾说过:“我一生读过数万种书,有的读过不止一遍,有的读的遍数更多。”在本文中,地不从学者的立场出发,而以自由自在的笔法,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娓娓道出他对“读书:目的和前提”的看法。
2、王佐良
(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1916年2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28年进入武昌文华中学学习,1935 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 年秋考取庚款公费留学,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49年9月回国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职直至去世。专于对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
作为一名著作等身的教授和翻译家,王佐良的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中学时的文华图书科学校的“公书林”到大学时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再到出国留学时的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以及回国后执教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图书馆…… 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陪伴了他一生。在图书馆里,他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翻译,在教学、外研、翻译工作中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3、黑塞创作本文的背景大约是一战前后,享乐主义开始甚嚣尘上。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和自身隐逸浪漫风格的追求,黑塞对于人性拥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
王佐良先生主攻外国文学及翻译,因此上图书馆的经历也主要围绕养英美文化等杂志和书籍展开,文章和作者档案中都提及王佐良先生在武昌文华中学、西南联大、牛津大学,始终坚持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拥有了深厚的学术功底,最终才能在外国文学和翻译领域有如此卓著的建树。
4、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其突出特色。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说理,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综合议论。也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综合议论,且不受字数的限制。
三、文本梳理
任务一:理解文章内容,梳理内在逻辑
提示:
1、从两篇文章的标题中,我们可以了解什么内容?
2、黑塞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前提各是什么 对读书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3、概括《上图书馆》中心内容, 思考文中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的
四、比较赏析
任务二:比较两位作者读书感悟的异同。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两篇随笔记述了作者的读书生活和感悟,比较二者阅读兴趣的异同。
五、拓展交流
任务三 梳理读书经历,思考读书影响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两篇随笔记述了作者的读书生活和感悟,结合自己读书的经历,谈谈读书对你的影响。
六、课文总结
黑塞的读书启蒙更侧重来源于家庭,王佐良的读书基本是由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予以的支持。两人都从少年时代开始读书,并由此引发读书的兴趣,从世界文学等书籍开始读起,拓宽了眼界,获得认知上的共鸣,从读书中获得了知识、情感、精神上的新体悟。
七、课后作业
赏析两篇文章富有哲理、思辨性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