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5.1 认识分式
(第一课时)
素养目标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明白分式的定义及其含义。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符号感。
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分式的定义及其含义,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对任意给出的有理式能够正确进行区分。
思考1:
什么是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思考2:
什么是单项式?并举例说明。
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思考3:
什么事多项式?并举例说明。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做一做
1.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某县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 hm2,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 hm2 ,结果提前完成原计划的任务.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 hm2,那么
(1)原计划完成造林任务需要多少月?
(2)实际完成造林任务用了多少个月?
做一做
2.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某一时段内的统计结果显示,前 a 天日均参观人数 35 万人,后 b 天日均参观人数 45 万人,这(a + b)天日均参观人数为多少万人?
做一做
3. 文林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 a 元,现每册降价 x 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 b 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文林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
议一议
上面问题中出现了代数式 , , ,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观察分母)
从形式上都具有分数 形式
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
分子A、分母 B 都是整式
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 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式.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不能为零.
理解要点:
(1)分式也是代数式;
(2)分式是两个整式的商,它的形式是 (其中A,B都是整式并且还要求B是含有字母的整式);
(3)A称为分式的分子,B为分式的分母(不能等于0).
做一做
1.有下列式子: 其中是分式的有( )
A. 1个 B.2个 C. 3个 D.4个
B
判断时,注意含有 的式子, 是常数,不是“字母”。
例1.
(1)当a=1,2,-1时,分别求分式 的值
(2)当a取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
例1.
(1)当a=1,2,-1时,分别求分式 的值
(2)当a取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
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
在 中,
当B≠0,即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有意义;
当B=0,即分母等于0时,分式无意义.
(1)分式是否有意义,与分子无关.只要分母不等于零,分式就有意义;
(2)有关求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的问题,常转化为不等式的问题.
做一做
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解:
(1)由x-1≠0,得x≠1.
所以当 x≠1时,分式 有意义.
(2)由x2-9≠0,得x≠±3.
所以当x≠±3时,分式 有意义.
分式 的值为零应满足什么条件?
当 A=0且 B≠0 时,分式 的值为零.
注意:分式值为零是分式有意义的一种特殊情况.
想一想
例2.
当x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零
解:当分子等于零而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的值为零.
∴ x ≠ 1.
而 x-1≠0,
∴ x = ±1,
则 x2 - 1=0,
的值为零.
∴当x =﹣1时,分式
思想方法
逆向思维,转化思维,整体思想。
分式的概念
概念:一个整式 A除以一个非零整式B(B中含字母,B≠0)所得的商 .
应用:列分式;求分式的值。
三个条件
1.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0;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0;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
1.无论x取什么值,下列分式中总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A
因此当 时,
解: (1)当2x-3=0,即 时,
分式的值不存在.
2. 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 的值.
(1)不存在;(2)等于0?
即 x=2 时,
分式 的值等于0.
(2)当 x -2=0,
有2x-3=1 ≠0,
因此当x=2 时,
习题5.1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