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测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测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5 16:3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测验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P-31 Cl-35.5 K-39 Ca-40 Cu-64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答题卡内。)
1.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水结成冰,质量不变 B.铁制品生锈后质量增大
C.1g氢气与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9g水 D.氯酸钾受热分解,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氯酸钾的质量小
2.图1实验中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3.明末科技著作《物理小识》中对“硇水”(指硝酸)的记载为“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银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则R的化学式为 ( )
A. NO B. NH C. N O D. NO
4.在化学反应 nH O中,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a=3m B. m=2a C.3n=a D.2b=m+n
5.图2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6.图3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为混合物
B.物质质量减小.
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7.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8g B.24g C.12g D.16g ( )
8.某碳酸钙(CaCO )和氧化钙(CaO)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已知:CaO+CO ↑) ( )
A.6g B.8g C.13.2g D.20g.
9.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2:3
10.图4是一定质量混合均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t min时开始反应,a、b、c、d分别是其中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是氯酸钾 B. b是氧气 C. d是二氧化锰 D. t min时反应结束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5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丁是反应物
B. x的值为20
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12.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相关量的变化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 N点对应的固体为纯净物
C.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 0~t min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遵守客观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基本要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学习化学中十分重要。
(1)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 即想到以下两点,你能想到更多吗 请把你的想法补充到下面的空格中。
①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氧元素和磷元素。
③ 。
④ 。
(2)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事实或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与NO有毒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
14.(5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8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
(3)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15.(6分)图9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
(3)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 。
(4)硫化氢(H 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代号)。若选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则硫化氢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16.(6分)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学习小组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0)。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陶土网上的燃烧产物的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燃烧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B.有部分白烟逸散到空气中 C.部分产物粘在坩埚钳上
所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关系时,如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需要在 容器中进行。
(3)小红按图11所示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N )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 N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所示,取燃烧产物中的黄色固 体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 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 N
【反思与交流】
空气中N 的含量远大于O 的含量,而铁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 N ,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拓展延伸】
①根据题意,2.40g镁粉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为m,则m的取值范围为 。
②如果用图11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等于”)五分之一,注射器在本实验中还具备的优点为 。
17.(5分)自然界中存在一种非常漂亮的孔雀石,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已知铜绿的化学式为 ,受热可分解:
(1)假若铜绿分解生成88g二氧化碳,求同时生成氧化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反应前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 A 2. B 3. A 4. B 5. C 6. A 7. B
8. B 【解析】 根据“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可推知碳酸钙完全分解,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钙元素守恒,可求得反应生成的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则氧化钙的质量为 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42g=8g,B符合题意。
9. C 10. B 11. A
12. C 【解析】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M点时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此时对应的固体物质有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A说法错误。N点时,固体总质量不再改变,说明高锰酸钾已完全分解,此时对应的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说法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C说法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钾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但是( 0~t min 内,固体物质的总质量减小,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D说法错误。
13.(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磷在点燃条件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每124g的磷与160g 的氧气反应生成284g的五氧化二磷(合理即可)
(2)氧化物(或化合物、纯净物) (3)+1 (4)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合理即可)
(2)封闭右端管口,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水,浸没下端管口,继续注水,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4)B a
(2)BC 密闭
(3)【实验探究】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反思与交流】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拓展延伸】 ②大于 能够直接显示气体的体积
【解析】【拓展延伸】①设2.40g镁全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2.40g镁全部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质量为y。
由以上计算可知,2.40g镁粉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1)解:设同时生成氧化铜的质量是x。
答:同时生成氧化铜的质量是320g。
(2)大于 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不变,但生成物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故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