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2024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情速递
命题点 考查内容 2018—2023年考情
金属材料 本命题点常出现在单项选择题、填空与说明题中,主要考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材料的识别,合金的性能与优点等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 本命题点可出现于各类题型中,主要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命题点 考查内容 2018—2023年考情
金属的利用与保护 本命题点常出现在单项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中,主要考查铁生锈条件的判断、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金属回收的重要性、工业炼铁的原理
置换反应 本命题点常出现在填空与说明题中,主要考查根据置换反应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断相关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
续表
真题小试
命题点1 金属材料
1.(2021·南京)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的是( )
A.锌 B.铁 C.铜 D.银
C
2.(2021·眉山)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
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
B.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
C.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
3.(2022·江西 节选)控疫情、建方舱,化学知识应用广。
建方舱:建筑材料包括轻钢龙骨、聚氯乙烯塑料线槽等,钢材属于______(选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金属
命题点2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4.(2021·长沙)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下列金属
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镁 B.铝 C.铁 D.铜
A
5.(2022·江西)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A
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或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等)
6.(2021·江西)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
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
面____________。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实验过程中小辰意外发现:当两种金属发生触碰时(如图
2),铜片表面产生了气泡。
【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猜想:
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小彬猜想是氢气。
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
质量守恒定律
【查阅资料】
(1)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体。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发生了转移。
(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他们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导管与图4中的装置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知 连接导管 与导管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 ________________ 小彬的猜想正确
小辰 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小彬 连接导管 与导管__(填序号),收集气体后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 指点火 气体燃烧,听到轻微的“噗”声
品红溶液不褪色
【教师释疑】图1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
【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____(填“锌”或“铜”)
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
锌
【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没有
【延伸应用】制造钢制船闸门时,为防止铁被腐蚀,常在钢闸门表面安装比铁更活
泼的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___(填序号)。
A.锌 B.铜 C.银
A
命题点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7.(2023·潍坊 节选)《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能溶于水
C.“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C
8.(2021·北京 改编)某实验小组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
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时 的含量
. . ① 干燥剂
② 10滴水
③ 10滴水和 食盐
A.②③中 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B.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D
命题点4 置换反应
9.(202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列化学反应(反应条件已省略)不属于置换反
应的是( )
A. B.
C. D.
C
10.(2023·江西)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不带电,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B.酸性溶液 小于7,则酸溶液 小于7
C.氮肥含氮元素,含氮元素的物质都可作氮肥
D.置换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考点攻关
考点一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合金。
2.金属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性质特点
颜色 大多数金属为______色,但铜为______色,金为____色
状态 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______,但汞为______
共性 具有______光泽,具有良好的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大
多数金属密度大、熔点高,但不同金属间性质差异大
银白
紫红
黄
固体
液体
金属
导电
导热
延展
3.合金
(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合金属于______物。
(2)由于合金的组成与其成分金属不同,因此性能上存在差异。一般合金与
其成分金属相比,______更大,______更低,____________更强。
(3)常见的合金:铁的合金有______和钢(二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铜的合金有黄铜和______。
混合
硬度
熔点
抗腐蚀性能
生铁
含碳量不同
青铜
例1 (2022·云南 改编)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下:
(1)青铜器、铁器属于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A
(2)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
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
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性。
延展
(3)青铜的熔点比铜____。
技巧点拨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低。
方法归纳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物质复合而成的材料,玻璃钢等属于复合材料。合成材料是指通过人工方法,由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合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某些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硅酸盐等,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的强度、硬度、抗腐蚀性能比纯金属强,熔点低。
低
考点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即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但反应的难易度、剧烈程度不同。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__________________,可以
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______,即使在加热条件下也不与氧气
反应。
2.与酸反应
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稳定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________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2)几种常见金属与酸反应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现象 有剧烈反应,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锌 现象 有比较剧烈的反应,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铁 现象 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为浅绿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氢前面
3.与盐溶液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____的金属从它
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三种金属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除外)。
(2)常见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现象 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后面
4.金属活动性顺序
(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位于____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
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②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________中置换出来。
强
氢
盐溶液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判断金属被利用的先后顺序。
②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③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④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渣及滤液的成分。
(4)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
①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判断该金属位于氢前面还是后面。
②根据金属能否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判断两种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
例2 在 、 和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
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没有( )
A. B. C. D.
B
技巧点拨 判断金属能否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依据是金属活动性顺序。
方法归纳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三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
银等主要以______形式存在)外,其他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
2.铁的冶炼
单质
化合物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①实验装置
②步骤
开始实验时先通一会儿 ,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物引起爆炸;实验完毕,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 至试管冷却,防止还原出来的铁重新被氧化。
③现象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尾气燃烧产生____色火焰。
④反应原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炼的铁是______物。
⑤尾气处理
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处理原则是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使其
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
黑色
变浑浊
蓝
纯净
(2)工业炼铁(以赤铁矿炼铁为例)
①原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备:高炉。
③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焦炭的作用为产生热量,提高温度;
产生 ,提供还原剂)
④工业上炼得的铁为生铁,属于______物。
3.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共同作用,铁锈是________,
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混合
氧气
水
混合物
(2)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破坏铁生锈的条件: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与洁净,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如涂油、电镀、刷油漆等),制成合金。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①防止金属被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有效地开采金属矿物。
④寻找金属替代品。
例3 (2023·宜昌 节选)
(1)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用三枚洁净无锈铁钉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只有甲中铁钉有明显锈迹。
①实验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
隔绝氧气
②由实验甲、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3)宜昌三峡机场新国际航站楼钢网架建设中,使用了700多吨钢。
①酸雨会腐蚀钢网架,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双选)。
A.甲烷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BC
②钢网架防腐漆施工时规定,表面清理结束4~8小时内必须进行防腐底漆的喷
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绝氧气和水,防锈
技巧点拨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方法归纳 (1)书写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反应条件不是“加热”。
(2)①实验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②实验甲中铁钉与氧气、水接触,会生锈;丙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不生锈。这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3)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②进行防腐底漆的喷涂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起到防锈的目的。
考点四 置换反应
1.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反应。
2.单质铁参加置换反应,生成物中的铁一般显____价。
另一种单质
另一种化合物
例4 冶炼钛 的反应之一为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C
技巧点拨 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方法归纳 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①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表示为 。②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表示为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表示为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表示为 。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