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猫课件(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猫课件(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6 10:0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郑振铎
1、了解作者作品,识记并理解生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理解作者行文的结构安排——伏笔、呼应。
4、把握文章主题,培养善待动物、爱护生命的观念。
学习目标
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作者简介
郑振铎(duó) 污涩(sè) 红绫(línɡ)
小侣(lǚ) 乞丐(ɡài) 怂恿(sǒnɡ yǒnɡ)
诅骂(zǔ) 怅然(chànɡ) 蜷伏(quán) 凝望(níng) 衔着(xián) 惩戒(chénɡ)
虐待(nüè) 妄下断语(wànɡ)
字音字形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妄下断语:随便地下结论。
词语释义
本文一共出现了几只猫?你最喜欢哪只?
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妈捡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后来吃胖了
活泼
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
不大喜欢
死亡
丢失
死亡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完成下表。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第三只猫?
整体把握
回到犯罪现场,
冤案如何发生
作者借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平等地对待生命,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
合作探究
本文一共出现了几只“猫”?
我们都有可能成为那只猫,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有可能成为“少数人”,所以……
我们应怎样看待文中的“我”?
面对一只被自己伤害的小猫,也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可是“我”却愧疚,忏悔,深深自责。这种自省精神是一种道德素质的体现,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