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
生物
注意:共两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
A.晚霞满天 B.气温下降 C.水凝成霜 D.枫叶变红
2.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内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下列采取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B.选择科学的调查活动路线
C.确定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 D.调查过程中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3.光学显微镜的光来自显微镜的( )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通光孔
4.在透明玻片上写有“6<9”的字样,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应是( )
A.6<9 B.6>9 C.9>6 D.9<6
5.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中就包括了经过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发育全过程的水稻种子。下图表示水稻的发育过程,过程a表示(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以上都是
6.植物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比( )
A.明显增多 B.明显减少 C.只减少一半 D.相同
7.下列不属于苹果形成的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8.水稻种子萌发时,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这体现了(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9.科学工作者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一只名为“多莉”的克隆羊,出生后的“多莉”长得( )
A.更像甲羊 B.更像乙羊
C.更像丙羊 D.和甲、乙、丙羊都不相像
10.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8对染色体,经过2次分裂后,新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A.4对 B.8对 C.2对 D.1对
11.下列都属于无机物的一组是( )
A.无机盐、氧 B.蛋白质、糖类 C.糖类、无机盐 D.蛋白质、氧
12.牡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的美称。研究发现,新鲜牡蛎体内锌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海水中锌元素的含量,这是由于下列哪一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1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的位置,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转动目镜,视野中的污点随之转动。由此可以推测此污点位于( )
A.玻片上 B.目镜上 C.光圈上 D.物镜上
14.眼虫(如右图)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眼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不能运动 B.不能独立生活
C.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D.多个细胞才能构成一个生物体
1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B.一座青山
C.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D.草原上的所有动物
16.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 )
A.土壤 B.空气 C.动物 D.植物
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描述的生物共同所在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8.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的是( )
A B C D
19.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理由不包括( )
A.阳光普照大地,大气规律性地环流,水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B.黄河、长江源于三江源,途经湖泊、湿地,一路奔腾到大海
C.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种子的传播都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生物种类丰富,但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
20.下表为小明设计的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 )
组别 鼠妇数量/只 实验盒底部 温度/℃ 光照
甲 15 湿润土壤 5 明亮
乙 15 湿润土壤 25 阴暗
A.应将鼠妇的数量都减少为1只 B.乙组实验盒底部应放干燥土壤
C.应保持温度一致为25℃ D.应保持光照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6分)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设线上线下主会场,此次会议的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图表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之称,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2)图中东方白鹳与鱼的关系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图中的食物链共有条,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图还需要补充_________部分和生物部分中的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2.(16分)显微镜是研究生物学不可缺少的观测仪器,下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_】”内填序号):
(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_________,另一只手托住图中的【⑨】_________。
(2)对光时,应转动【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填“低”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取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_________】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_________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某标本时,目镜和物镜分别标有5×和10×的字样,则标本被放大了_________倍。
23.(16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_】”内填序号);
甲 乙
(1)图甲是_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它具有【①】_________
【_________】叶绿体和【⑤】_________。
(2)图中的结构【③】和【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图中的【④】_________。
24.(12分)草履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单细胞生物,请结合“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_________(填“表层”、“中层”或“下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上_________,在_________(填“高倍”或“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常采取的措施是在液滴上放几丝_________。
(3)小明在两个载玻片的两侧各滴—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用牙签将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图甲中右侧的培养液里放盐粒,在图乙中右侧的培养液里放等量的白砂糖(如下图所示),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甲 乙
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草履虫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D 3.A 4.B 5.C 6.D 7.B 8.D 9.A 10.B 11.A
12.B 13.B 14.C 15.B 16.C 17.C 18.C 19.D 2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6分)
(1)地球之肾
(2)捕食 竞争(两空答案可互换)
(3)7 水草一蝗虫一蛙一蛇一东方白鹳
(4)非生物 分解者 能量
22.(16分)
(1)镜臂 镜座
(2)⑧ 转换器 低 ① 明亮
(3)50
23.(16分)
(1)植物 细胞壁 ③ 液泡
(2)叶绿体 ⑦ 线粒体
(3)细胞核
24.(12分)
(1)表层
(2)盖玻片 低倍 棉花纤维
(3)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或草履虫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等,合理即可)
(4)净化污水(或作鱼类饵料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