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及分数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较复杂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利用分数乘法意义解决问题,共两小节内容。分数乘法包含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解决问题包含:“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利用迁移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自主发现并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借助整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方法。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4)通过练习活动,能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探索分数乘法计算的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分数问题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学法指导
借助整数乘法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
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7课时。
1、分数乘法……………………4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教学设计
1、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与整数相乘
教学内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课本第2、3页的例1、例2及练习一的第1~7题)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利用迁移原理,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2、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先约分后计算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借助分数加法计算知识和整数乘法知识,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题。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好奇心,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把7+7+7+7+7改写成乘法算式。
2、说一说6×3表示什么
3、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
4、计算下列各题。
5、小结。
(1)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同分母分数相加,只要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课题。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法则。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起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2、教学例l。
(1)电脑课件呈现例题插图。
①“个”是什么意思
生:……(课件演示)
②“求4人共吃多少个饼”可以怎样解答
生:……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计算结果是多少 (课件演示)
(2)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汁算方法。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①参照加法算式,发现计算方法。
②根据计算结果推断计算方法。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即时训练。
3、教学例2。
(2)强调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
(3)想一想:什么时候约分 怎样约分比较好
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先约分、后计算比较简便)
(4)即时训练。
4、小结。
(1)说一说,分数乘整数怎样算 (2)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第l~7题。
1、第l题。
(1)学生独自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全班反馈。说一说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方法。
2、第2题。
(1)弄清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2)学生独立解答,汇报结果。
3、第3题。
(1)回答:什么是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2)列式解答。
4、第4~7题。
(1)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与同学交流c
四、作业
五、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用了那些方法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课本第3页例3及练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少的解答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体会分数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计算。
教学关键:
体会分数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索新知
1、引入。
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每时可以行驶100千米,4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1)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
2、教学例3。
(1)将以上问题改为“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
①学生尝试列出解答算式。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③为什么求l00千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课件或画图演示线段图:
④列式计算。
(2)将问题改为“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
①说一说,你想怎样列式解答。
②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3、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4、练一练。
(1)80米的是多少 (2)120千克的是多少 (3)45吨的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第8、9题。
1、第8题。
(1)引导提问。①箱的重量是16kg的几分之几 求16kg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根的长度是m的几分之几 求m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2)学生列算式,并与同学交流。
2、第9题。
(1)说一说:这是求什么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学生列式解答。
四、作业
1、计算
2、解决问题
⑴小丽家七月份用去电费80元,八月份电费占七月份的,八月份用电费多少元?
⑵运输队要搬运水泥45吨,一个上午就运走了这批水泥的,上午搬运水泥多少吨?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什么?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课本第4页的例4、第5页的“试一试”、“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l、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理解、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经历教材提供的例题素材,深刻认识到分数乘法与生产劳动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关键
借助画图帮助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
2、列式计算。
(1)50米的是多少? (2)100吨的是多少
(3)甲数是56,乙数占甲数的,乙数是多少 (4)30公顷的是多少
要求:
①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②说一说你的体会。
通过练习活动,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呈现例题。
拖拉机每时耕地公顷,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t
①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说出解答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
②怎样计算“×”?
教师利用电脑课件或画图演示,配合说明×的算理。(略)
结合图示,说明:公顷的就是把l公顷平均分成l0份,取其中的3份。
×= =
你能发现其中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把以上问题改成“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
①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略。
②课件或画图演示×的算理,证明学生计算结果。(略)
说一说:从上面对演示中你看出了什么?(公顷的是把l公顷平均分成20份,取其中9份,结果是公顷。)
③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乘分数怎样算?
学生口头表达,教师板书: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母。
2、练习。
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课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约分,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
3、课堂活动。
(1)完成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要求:
①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记录存在问题。
②全班反馈,评讲存在问题。(着重说明最后一道题的计算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2)完成课本中的“课堂活动”。
①学生独立完成各道题目。
②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说出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l0、ll题。
1、第10题。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同学之问互相校对。
2、第11题。
(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作业
算一算:
五、全课小结
谈谈你对分数乘分数是怎样理解的?
六、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练习课
练习内容
分数乘法计算。(课本练习一的第l2~15题)
练习目标
1、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法则,能较熟练地、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2题。
要求:
(1)利用口算卡或幻灯片,逐一出示算式。
(2)学生回答计算过程和结果。
(3)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人数,可增加口算题目。
(2)由学生回答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两个计算法则,看一看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
②想一想:能不能把整数看成分母是l的分数
③归纳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分数乘分数(或整数),把分子(整数当作分子)乘积作分子,分母乘积作分母。
3、即时练习。
二、专项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第l3~15题。
1、第l3题。
(1)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第l4题。
(1)判断大小。
(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第l5题。
(1)“所占空间”是什么意思
(2)房子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如何计算它的体积
(3)学生列式计算。
三、作业
计算下列各题。
四、课后反思。
2、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求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内容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课本第8~11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运用连乘计算,解决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求一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题。
教学关键
运用连乘计算解决初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
2、列式计算。
(1)20吨的是多少 (2)135千米的是多少?
(3)米的是多少术 (4)36公顷的是多少公顷?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l。
(1)课件呈现课本例题。
(2)学生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引导提问。
①“行了全程的”是什么意思
②这里的是把什么看单位“1”
③求已经行了多少千米,实际是求什么
(4)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
(5)汇报解答情况。
2、教学例2。
出示例题:(略)
(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是把什么看作单位“l”
②在这里表示什么?
③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④在这里表示什么
(2)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列出解答算式。
②汇报解决问题的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步计算表示的意义。
(3)引导、启发学生第二种解决方法。
想一想:红玫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①是把什么看作单位“l” ②玫瑰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③的是多少,怎么表示? ④×的结果是多少
⑤求红玫瑰的种植面积就是求什么数的 ⑥怎样列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二”第l~3题。
1、第1题。
(1) 把什么看作单位“1” (2)你怎样列式
2、第2题。
(1)谁是l倍数 谁是单位“1”?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呢
3、第3题。
(1)学生独立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作业
1、小明身高90厘米,小强身高是小明的,小刚身高是小强的。小刚身高是多少厘米
2、3个同学跳绳。小红跳120下,小冬跳的是小红的,小丽跳的是小冬的,小丽跳多少下
五、全课小结
请谈谈你本节课的体会。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
利用分数乘法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9页的“课堂活动”及练习二的第4~10题)
练习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掌握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知识,发展应用意识。
练目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
2、列式解答。
(1)50的是多少 (2)60的是多少?
(3)100吨的是多少? (4)150千米的是多少
要求:
①口算题目用口算卡,逐一出示,学生回答时要求语句完整,说出算式及结果。
②列式解答题目,只要求列出算式,可不必计算。
③完成时,进行简要的小结。
④针对具体情况,还可以增加类似题目。
二、专项练习
完成课本“课堂恬动”。
1、第1题。 由学生议论,然后反馈。
2、第2题。
(1)说一说这里的数量关系。
①谁是单位“1”的量 ②分别说出各洲的陆地面积是非洲面积的几分之几。
(2)算一算,这6个洲的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①非洲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②应该怎样计算各洲的陆地面积?
③计算结果小组里同学互相校对,检查结果。
3、第3题。
(1)爬行类动物有多少怎样表示 (2)怎样求哺乳类动物?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二”第4~10题。
1、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校对结果。 (3)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评讲。
2、第5~10题。
(1)学生独立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你有什么不懂之处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作业
1、计算下列各题。
2、一包茶叶500克,用去,用去多少克
3、一根钢管长8米,用去一部分后,还剩下全长的,剩下多少米
五、全课小结
谈谈分数乘法对你有哪些帮助?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扣折问题
教学内容
有关商品价格打折的问题。(课本第12页的例3及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了解打折的含义,懂得“几折”就是十分之几。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方法。
3、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商品价格打折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有关商品价格打折的问题。
教学关键
会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2、列式计算。
(1)21的是多少? (2)18吨的是多少
(3)150元的是多少 (4)360元的是多少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商场里经常开展一些促销活动,你知道的促销方式有哪些 说一说,让同学分享你的经验。
生:……
师:这些促销活动都跟数学有关,有的还直接应用了分数乘法计算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类问题。板书课题:打折问题
2、教学例3。
(1)出示课本例题插倒。
从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喷雾器:50元/个 箩筐:l5元/个 水泵:320元/个
这里的农具一律打六折。
(2)“六折”表示什么
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六折”表示的意义。
生:……
②教师概括学生的意见,明确说明“六折”的含义。
六折就是原价的,它表示把原价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6份。
(3)提出问题:买喷雾器、水泵、箩筐各一个,250元够吗
学生独立寻找解答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课堂,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4)全班反馈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5)补充问题
如果打八折,买这几件农具一共要花多少钱?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三第5~8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提出疑问,进行讨论。
四、作业
l、某书店为了促进“读书节”活动,全场图书打九折,一本原价54元的图书,打折后只卖多少元?
2、如果一律打八折,买这一套服装一共需要多少钱
五、全课小结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问题可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
六、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