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四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四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09: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期四中期中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问天实验舱内,水稻种子萌发时,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这体现了(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 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
3.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该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 )
A.小麦 B.鼠 C.鼬 D.鹰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的总和
C.在南极企鹅体内发现DDT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大树下面好乘凉 B.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C.仙人掌的叶是针刺状 D.“变色龙”的体色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7.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草→狼→兔→细菌 B.昆虫→蛇→鹰→鼠
C.阳光→草→狼→兔 D.草→昆虫→青蛙→蛇→鹰
8.如图是某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关系和一定时间内的相对数量关系,请分析图形并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丙
B.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C.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甲
9.南极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10.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的图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C.“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绿色植物体内
12.郑州绿博园将森林引入各个展园,营造天然氧吧,中心湖区,水草丰茂、天鹅成群,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绿博园内的所有植物 B.绿博园内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C.绿博园内的所有动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D.整个绿博园景区
13.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下图中的镜头组合为(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②③ B.⑤⑥ C.①⑤ D.②④
14.下列结构组合中,属于杜娟花的根表皮细胞有,而杜娟鸟的表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某兴趣小组将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单细胞喇叭虫切成了如图①②③三部分。一段时间后,最可能长成喇叭虫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6.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出现一处颜色较深的部分,为了进一步看清该部分,该同学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图中①~④为显微镜的结构图,⑤和⑥为该同学观察的两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旋转结构③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
B.视野⑤的亮度比视野⑥的亮度大,⑤视野范围小
C.从视野⑤到视野⑥,依次调节的结构是①④②③
D.从视野⑤到视野⑥,该同学向右下角移动装片
17.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在载玻片上的液体和染色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清水 B.清水、碘液 C.生理盐水、碘液 D.碘液、生理盐水
18.指纹识别是多数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叶绿体
19.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qb”,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q”
20.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横切面装片时,目镜的视野太暗,此时应进行调整的是( )
A.大光圈、平面镜 B.小光圈、平面镜
C.大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21.如图分别是绿色植物的细胞和动物的上皮细胞,图乙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膜 ②细胞壁 ③细胞质 ④液泡 ⑤细胞核 ⑥叶绿体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⑥ D.②④
22.小茗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d→b→a→e
B.c滴清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若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是因为步骤a操作不当引起的
D.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视野亮度不会有变化
23.随着科技的发展,科研工作者已经能应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动物新个体。如图为克隆羊多莉诞生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莉的外貌和母羊B最像 B.多莉的诞生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多莉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D.多莉是一只母羊
24.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有结构④和⑦
B.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结构⑤
C.①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D.⑤的流动能促进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2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下表皮时,若要使视野由图1变为图2,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图1 图2
A.②④① B.⑤④③ C.④③② D.②④③
26.桃花花瓣是红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这些与颜色相对应的色素存在细胞的( )中。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细胞质 D.液泡
27.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28.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把牙签上附着的碎屑均匀地涂抹在液滴中,防止细胞重叠
C.先用稀碘液染色,然后盖上盖玻片
D.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到水,然后在快速放下
29.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30.下列关于如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B.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
C.图中的①②③④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①是绿色植物,②③④是动物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31.(4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它们构成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3在盒子两侧中央处放的5只鼠妇,体型大小和健康状况要尽量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将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统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6)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32.(5分)如图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1)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_____________。
(2)图一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兔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
(3)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4)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物,造成土地沙化,难以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作为中学生,我们有责任为保护植被,绿化祖国做贡献。
33.(6分)某景区内有一棵古榕树,测定树龄百年有余,现已成为幸福、吉祥、美好的象征,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古榕树生长的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榕树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为了保护古榕树,工作人员会对它进行日常护理,从生物学角度看,蚜虫是影响古榕树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_____因素。
(3)由于榕树独特的隐蔽头部,榕树使得普通蜜蜂很难完成复杂的授粉,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榕树和授粉的榕小蜂(如下图所示)形成了一对“亲密伴侣”,每棵榕树都有一种特定的授粉榕小蜂进行授粉,榕小蜂和榕树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关系。
(4)榕树生长在气候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地区环境中气温高,空气湿热,因此榕树长有很多气生根,帮助榕树进行呼吸,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同时榕树枝叶繁茂,能为游客提供阴凉的环境,在榕树下,人们会感觉格外凉快,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4.(5分)“白菜——甘蓝”是科学家利用紫甘蓝子叶细胞和白菜下胚轴细胞,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该品种有些特征像白菜,也有些特征像紫甘蓝。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紫甘蓝子叶细胞内具有绿色的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能进行光合作用。
(2)去除了细胞壁的②不能维持白菜下胚轴细胞形态而变成圆形,说明细胞壁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
(3)④的细胞核内具有来源于白菜和甘蓝的_____________,这是“白菜——甘蓝”表现出两种植物特征的根本原因。
(4)c过程初期,④需要从外界环境吸收营养物质,控制物质进出④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
(5)利用显微镜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时,若要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较大的细胞,应从如下图所示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选用哪种组合?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③和⑥ D.②和⑥
七年级期中考试生物答案(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0:DCBAB ADBDD
11-20:CDDBB DBBAC
21-30:BDCBD DDBC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31.(4分)
(1)鼠妇喜欢(不喜欢)阴暗的环境;
(2)光(光照);
(3)控制单一变量(确保变量只有一个,意思一致可以得分,写避免偶然性或减少实验误差不给分);
(4)求平均值;(计算平均值/数)
32.(5分)
(1)分解者(微生物/细菌和真菌)
(2)捕食和竞争(写不全不给分,错别字不给分);太阳能(光能/太阳/阳光/光)。
(3)蛇;
(4)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33.(6分)(1)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顺序可以颠倒,但只写生物、非生物,少写因素不给分,将因素写成部分也不给分)
(2)生物 (3)共生(合作) (4)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能影响环境
34.(5分)(1)叶绿体。
(2)支持和保护(只写支持给分,只写保护不给分)。
(3)遗传物质(遗传信息/DNA/基因); (4)细胞膜。 (5)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