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月、日》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年、月、日》单元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二学段“年、月、日的秘密”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提出:“知道24时记时法;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初步的应用意识。了解中国古代如何认识一年四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业要求”中指出:“年、月、日的秘密。知道24时记时法与钟表上刻度的关系,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简单历法知识;知道一年四季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古代是如何通过土圭之法确定一年四季的,培养家国情怀。”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和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材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大月、小月,教材还编排了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并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关于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奠定基础。
关于24时记时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触,如广播、交通,甚至部分学生知道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互换,但是受具体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用普通记时法叙述时,忘记说限制词。在学习经过时间的推算时,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只要是由于时、分、秒之间是60进制,学生往往会按100来计算,容易出错。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判断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进行互换,并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会根据作息时间表中呈现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判断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3.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二)教学难点
1.会辨别平年和闰年。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关联的理解;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的价值。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教材编排特点:
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甚至不准确。教材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逐步完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推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计算经过时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计算中把时、分、秒之间60进制当成100进制,而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计算的方法和道理。为了帮助学生刚好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教材淡化列式计算,借助钟表,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推算经过的时间,三年级的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7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综合与实践 年、月、日 看日历 2
时间表 1
一天的时间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7.1《看日历》 目标: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 任务一: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 任务二:认识大、小月 → 任务三:记忆方法 → 任务四:认识平年、闰年→ 1.说出关于年、月、日的信息。 2.整理和记录各月份的天数,观察并发现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借助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来记忆大月、小月。 4.通过填一填、涂一涂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平年和闰年,学习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7.2《时间表》 目标: 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任务一:看一看,说一说 → 任务二:从时间表中查找第二节课的时段判断时刻 → 任务三:补充时间表 → 1.通过观察情境图,说说什么时间谁在干什么,感受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的作息时间的不同。 2.借助上面的时间表学习从时间表中查找第二节课的时段判断时刻。 3.综合运用到所学知识把时间表填完整。
7.3《一天的时间》 目标: 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任务一:看一看,说一说 → 任务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 任务三:推算经过的时间 →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并感受与12时计时法的联系。 2.认识24时计时法,了解在钟面上表示的方法。 3.利用画一画、数一数的方法探索并掌握推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时间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板书设计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新知导入
这是我们国家的地图。我国地域辽阔,有很多的自治区,直辖市。
新知导入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知导入
你知道吗?
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时区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新知讲解
小兰上午8时在上课。
古丽上午8时刚起床。
为什么同样的时间,她们却做的事情不一样?
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2时。
新知讲解
看看上面两地的上课时间表,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想问什么?
新知讲解
上午8时小兰正在上课,而新疆的古丽刚刚起床。
古丽上午10时才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也是40分。
新知讲解
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面哪个时刻?
小兰上第二节课从9:10开始,到9:50结束。
小兰
新知讲解
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面哪个时刻?
小兰
古丽上第二节课从:11:10开始,到11:50结束。
古丽
新知讲解
第二个钟面上是什么时间?这时候的小兰和古丽可能在干什么?
8:45
这时候正是北京启明小学第一节课后的课间活动时间,小兰可能在跟同学们进行课间游戏。
新知讲解
第二个钟面上是什么时间?这时候的小兰和古丽可能在干什么?
8:45
新疆民族小学是从10:00开始上第一节课的,这时候的古丽可能还在家吃早餐。
新知讲解
你能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吗?你打算怎样补充时间?
小兰从13:00开始上两节课,第五节课课后是1时的大课间,然后上第六节课。
第五节 13:00~13:40
大课间 13:40~14:40
第六节 14:40~15:20
新知讲解
你能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吗?你打算怎样补充时间?
古丽下午从15:00开始先上两节课,然后是1时的课外活动。
第五节 15:00~15:40
第六节 15:50~16:30
课外活动 16:30~17:30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上午眼保健操要做15分,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
9:30~9:45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小强一家暑假坐高铁去旅行,为了能顺利出发,小强在前一天晚上就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如下表)
(1)吃早餐用了_____分钟。
(2)上午7: 55小强正在____
_________________。
(3)进站、安检和检票计划用30分钟,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30
坐地铁到广州南站
8:50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 一部动画片第一集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如下,这一集有多长时间
7:50
8:15
这一集有25分钟。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收听小百灵广播台。
第一次播音: 上午7: 35~8: 00
第二次播音: 下午1: 30~2: 00
上午播音时间长还是下午播音时间长 长多少分
上午:8时-7时35分=25分
下午:2时-1时30分=30分
30-25=5(分)
下午播音时间长,长5分钟。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会看时间表了,还会补充时间表。
我还知道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2时。
板书设计
时间表
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 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
第五节 13:00~13:40 第五节 15:00~15:40
大课间 13:40~14:40 第六节 15:50~16:30
第六节 14:40~15:20 课外活动 16:30~17:30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星期日上午,丽丽 9: 20 开始写作业,9: 50 完成。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9时50分-9时20分=30分
答:他写作业用了30分。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某学校的阳光课间操是每天的9: 50开始,20分钟后结束,那么每天阳光课间操结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9时50分+20分=10时10分
答:每天阳光课间操结束的时间是10:10。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看图填一填。
6 10
6 45
35分
9 30
10 20
11 00
50分
40分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填空。
(1)《动漫世界》播出了( )分钟。
(2)《音乐欣赏》播出了( )分钟。
(3)8: 30正在播放的节目是( )。
(4)小红想看《社会观察》,现在是7: 15,她还需要等( )分钟节目才开始。
40
20
《现代保健》
15
作业布置
回家后制作一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综合实践类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3时间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运用24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教科书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20,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两地日出时间有差别的缘故。在这样的背景下,这节课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难点: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课件出示:学生:中国地图。师:这是我们国家的地图。我国地域辽阔,有很多的自治区,直辖市。小兰是一名来自北京的小学生,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古丽是一名来自乌鲁木齐的小学生,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课件出示:师: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时区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小兰和古丽一天的学习生活中。板书课题:时间表 通过交流,初步感受地域引起的时间差问题,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看一看,说一说课件出示:师:观察上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1:小兰上午8时在上课。学生2:古丽上午8时刚起床。师:为什么同样的时间,她们却做的事情不一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说说: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2时。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兰和古丽一天的上课时间表。课件出示:师:看看上面两地的上课时间表,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想问什么?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1:上午8时小兰正在上课,而新疆的古丽刚刚起床。学生2:古丽上午10时才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也是40分。…… 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说说什么时间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的作息时间的不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对比的思维能力。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二:从时间表中查找第二节课的时段判断时刻师: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面哪个时刻?说说你的想法。课件出示:学生独自观察,然后与同伴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1:小兰上第二节课从9:10开始,到9:50结束,9:10应该是小兰看到的时间。学生2:古丽上第二节课从:11:10开始,到11:50结束,11:20应该是古丽看到的。师:第二个钟面上是什么时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8:45。师:这时候的小兰和古丽可能在干什么?学生1:这时候正是北京启明小学第一节课后的课间活动时间,小兰可能在跟同学们进行课间游戏。学生2:新疆民族小学是从10:00开始上第一节课的,这时候的古丽可能还在家吃早餐。 让学生借助上面的时间表学习从时间表中查找第二节课的时段判断时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三:补充时间表师:你能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吗?你打算怎样补充时间?学生独自思考尝试补充时间表,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反馈。学生1:小兰从13:00开始上两节课,第五节课课后是1时的大课间,然后上第六节课。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第五节 13:00~13:40 大课间 13:40~14:40 14:40~15:20学生2:古丽下午从15:00开始先上两节课,然后是1时的课外活动。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第五节 15:00~15:40第六节 15:50~16:30课外活动 16:30~17:30…… 让学生综合运用到所学知识把时间表填写完整,充分经历了时间表的制作过程,不仅巩固了新知,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迁移运用 任务四:课堂练习基础题:1.上午眼保健操要做15分,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2.小强一家暑假坐高铁去旅行,为了能顺利出发,小强在前一天晚上就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如下表)(1)吃早餐用了_____分钟。(2)上午7: 55小强正在_____________。(3)进站、安检和检票计划用30分钟,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3.一部动画片第一集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如下,这一集有多长时间
拓展题 5.收听小百灵广播台。第一次播音: 上午7: 35~8: 00第二次播音: 下午1: 30~2: 00上午播音时间长还是下午播音时间长 长多少分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星期日上午,丽丽 9: 20 开始写作业,9: 50 完成。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2.某学校的阳光课间操是每天的9: 50开始,20分钟后结束,那么每天阳光课间操结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选做题:1.看图填一填。2.填空。 (1)《动漫世界》播出了( )分钟。(2)《音乐欣赏》播出了( )分钟。(3)8: 30正在播放的节目是( )。(4)小红想看《社会观察》,现在是7: 15,她还需要等( )分钟节目才开始。【综合实践类作业】回家后制作一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板书设计 时间表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 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第五节 13:00~13:40 第五节 15:00~15:40大课间 13:40~14:40 第六节 15:50~16:30 14:40~15:20 课外活动 16:30~17:3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