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2024上学年期中阶段评估卷
七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1.满分5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恐龙化石 B.钟乳石 C.流感病毒 D.会跳舞的机器人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光 B.温度 C.水 D.天敌
3.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生物关系是( )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
4.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后,其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这种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食物链“海藻→虾→鱼→人”中,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海藻 B.虾 C.鱼 D.人
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有约20千米的厚度
C.生物圈包括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岩石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立足点”
6.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下列生态作用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 D.污染环境
7.在用显微镜观察苹果果肉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是( )
A.5×、40× B.12×、10× C.10×、4× D.10×、40×
8.如果要探究“湿度(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应选择下列哪种实验装置( )
A. B. C. D.
9.在秦岭山中的松林中,常常会看到可爱的小松鼠。与松鼠的细胞相比,松树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0.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
A.皮肤上皮 B.心肌 C.血液 D.神经
11.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 )
A.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体积增大 C.遗传物质增多 D.细胞功能增强
12.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 B. C. D.
13.关于下图所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C.过程③产生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 D.过程③中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
14.橘子的筋络、果皮和果肉分别属于下列哪一类组织( )
①输导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分生组织 ④保护组织
A.①④② B.①③② C.①④③ D.③④②
15.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B.水域中许多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饵料
C.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可能会危害到渔业 D.单细胞生物均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16.(每空2分,共12分)
生物的特征、生物圈
资料一 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老鼠和猫做游戏——自寻死路”。狗、鼠和猫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 资料二 下图表示某地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不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可以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小狗出生后还没有睁开眼睛就已经急不可耐地吃奶,这体现了生物特征是______________;1只老鼠生下了9只小鼠,这9只小鼠与母鼠的性状相同,这种体现了生命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夜晚猫的瞳孔会放大,白天则会缩小,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___;影响猫这种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草原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
(4)从食性的角度分析,鹰与蛇之间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17.(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3分)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图一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像,图三为观察植物体结构层次所画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所指的结构名称:[2]__________;[4]__________。
(2)若要将观察到的物像由图二中的①变成④,他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移动。(1分)
(3)图三中的多细胞植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__________形成组织。
(4)植物组织中贯穿植物的根、茎、叶,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属于__________组织;吃西瓜时,吃进去的瓜瓤主要属于__________组织。
(5)图三中的乙是__________器官。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个西瓜就是一个__________(填“细胞”、“组织”、“器官”或“植物体”)。(1分)
18.(每空2分,共10分)
实验与探究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破坏性极强的农业重大害虫。自入侵我国迅速蔓延到17个省份,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下表为某中学生物学小组在探究3种不同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毒杀效果时,得出的实验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组别 农药种类 草地贪夜蛾三天内死亡率/% 对人的毒性
第一组 农药甲 96 强
第二组 农药乙 92 弱
第三组 农药丙 476 弱
(1)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三组实验中,甲、乙两组或甲、丙两组都可形成__________实验。
(2)本实验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应保证三组农药的用法、用量、浓度要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防治草地贪夜蛾应选用农药乙,原因是__________。
山西省2023~2024上学年期中阶段评估卷
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A 3.B 4.C 5.A 6.B 7.B 8.A 9.C 10.C 11.C 12.B 13.C 14.D 15.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16.(每空1分,共14分)
(1)刚毛 前端 (2)软体 贝壳 (3)外骨骼 蜕皮 附肢
(4)脊柱 (5)肺 气囊 (6)两栖 爬行
(7)犬齿 胎生、哺乳
17.(每空1分,共9分)
(1)③ 滑液 ② (2)收缩 肌腹 肌腱
(3)神经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后两空答出任意三个答案中的两项即可)
18.(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2分)
(3)①叶片的种类 相同(1分) 对照 ②群体生活
③不可行(1分) 实验具有偶然性(合理即可) ④不能排除学习行为(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