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盐津县豆沙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盐津县豆沙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27 23:4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豆沙中学2015年春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答案填在下面答题卡中,否则答题无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
A. 轻徭薄赋 B. 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右图所示农具是唐朝时发明的,它属于 ( )
A.纺织工具 B.灌溉工具 C.交通工具 D.耕作工具
6、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 ( )
A.隋炀帝时 B.唐太宗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7、唐朝时对科举制的完善起过重要作用的几位帝王是 (  )
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⑤唐高宗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8、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
9、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被西部各少数民族信服,他被尊称为 (  )
A.大单于   B.天可汗   C.怀仁可汗   D.赞普
10、7世纪初期,给唐朝皇帝上书,称两族“和同为一家”的是 (  )
A.南诏   B.回纥   C.靺鞨   D.吐蕃
1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
12、我国经济重心完全南移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3、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古兰经》  B.《圣经》  C.《金刚经》  D.《诗经》
15、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
16、某历史兴趣小组要考察周边国家的历史,小明负责寻找印度的史料。请你帮他推荐一本书 ( )
A.《大唐西域记》 B.《竹书纪年》 C.《西游记》 D.《贞观政要》
17、下列地区的人民,最早用上纸币的是( )
A.北宋的江浙 B.明朝的江浙 C.北宋的四川 D.明朝的四川
1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 (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9、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朝长安的居民可以在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时做到的事有 ( )
① 去大慈恩寺观看佛事表演 ②观看西域传来的舞蹈《胡旋舞》
③去西市选购朝鲜人参 ④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应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22、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穌”,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3、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图是 ( )
24、下列唐朝僧人中,不畏艰险到六次东渡扶桑传律,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法海 D.一行
25、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赵州桥是隋朝著名工匠李冰设计的一座最古老的石拱桥。
改为
37、唐朝都城东京,不仅是国内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改为
38、世界最早雕版印刷品(现存)是晚唐时期印刷的《九章算术》。
改为
39、90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史称北宋。
改为
40、南宋时纸币流通于东南地区的叫钱引。
改为
三、材料题(共40分)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6分)
(2)两位挑战者正在辩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唐太宗时唐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4分)
(3)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 ”。(2分)
43、(材料一:“(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6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市舶”指什么?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是怎样“措置”的?(4分)
4、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4分)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股如秋鹰。——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1、“颜公”指的是哪位书法家?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2、他得书法有什么特点?其代表作是什么?
3、和他同时期的另一位书法家是谁?他们在书法史上并称为什么?
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水平测试
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BCB 6-10 ABDBD
11-15 BAACB 16-20 AABCA
21、 1、魏征 2、诗赋 3、靺鞨族 4、李白
22、.(1)科举考试制度;
(2)改善了用人制度,选拔了许多有才学的人;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化的发展。
(3)略。可从考试的规模、作用等方面来谈。
23、(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度。(只答其中两个即可,每个得2分)
(2)文成公主入藏
(3)贞观之治(2分)
(4)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2分)(答“贞观之治”只得1分)
24、文字: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制度: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服饰、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上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为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等。
3)不忘中日友好的历史,铭记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两国中学生都应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文化、学术、环保、科技、媒体、影视、旅游等领域展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增进中日友谊,共创美好未来而奋斗。(只要从“温故”和“创新”两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5、(1)杜甫。
(2)开元盛世的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玄宗。
(3)“诗史”。
(4)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