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食盐、白砂糖、小苏打中,( )的溶解力最强。
A.食盐 B.白砂糖 C.小苏打
2.冬天我们应该穿( )面料的衣服。
A.羊毛 B.亚麻 C.丝绸
3.下列服装中,透气性最差的是( )。
A.羽绒服 B.毛衣 C.夹克服
4.测量蚯蚓的长度最好用( )。
A.直尺 B.直尺和细绳 C.三角板
5.我们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
A.侧视 B.垂直 C.倾斜
6.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A.游码 B.平衡螺母
7.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8.下面对于固体、液体、气体,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流动性
B.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C.固体、液体、气体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9.下列物体不是液体的是( )。
A.菜籽油 B.木棒 C.酱油
10.白色污染是指( )造成的污染。
A.白纸 B.白色的垃圾 C.废旧塑料包装制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盐湖湖水中的硝随 溶解能力变小,冬天从湖面 ,出现晶莹剔透的“ ”现象。
12.我们身边的材料中,棉花、煤、泥土、矿石属于 ,塑料、玻璃、水泥属于 。
13.水有 、 、 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 的。
14.比较塑料手套和棉线手套渗水性时,塑料手套渗水性 ,棉线手套渗水性 。
15.向量筒中倒液体时,要将液体沿 缓缓倒入量筒中。
16.要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我们所用的工具是 ;要测量跑1千米所用的时间,我们所用的工具是 ;要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我们所用的工具是 。
17.我们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该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至 处。
18.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直尺的 与物体的一端对齐。
19.通常我们用的直尺的最大量程是 ,最小刻度是 。
20.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 (填“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生活中,我们利用塑料的性能制造了很多东西,如插线板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玩具利用了塑料的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1.我们可以用气球做模拟实验来研究水火箭的动力问题。( )
22.用天平称量完毕后,应把游码移回“1”处。( )
23.同一根弹簧,无论怎样按压,它产生的弹力大小是不变的。( )
24.滑冰场的地面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
25.20mL相当于20立方厘米。( )
26.在水中溶解的物质,超过一定量就不能再溶解了。( )
27.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在增加。( )
28.冰是水的一种形态 ,它们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都是透明的。( )
29.我们可以用皮尺测量自己的腰围。( )
30.水在常温下也能蒸发。( )
四、连线题(共12分)
31.连线题。
冰
花生油 液体
水蒸气
空气 固体
粉笔
橙汁 气体
大米
雪花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2.放入水中的物体为什么有的会上浮有的会下沉?
33.玻璃是怎样形成的,你有哪些发现?
34.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盐洒在了地上,里面全是沙子。你能想办法利用学过的知识。把盐和沙子分离开,重新得到干净的食盐吗?
35.固体、液体和气球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六、实验题(共6分)
36.如图所示,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用一块儿比烧杯口稍大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面,10秒钟后,拿开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
(1)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 。
(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分析】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204克白糖,74克味精,9.6克小苏打,说明白糖的溶解能力最强,小苏打最弱。
【详解】实验“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白砂糖数量最多,说明白砂糖的溶解能力最强。
2.A
【详解】常用纺织材料有羊毛、棉布、丝绸、合成纤维。羊毛松软保暖也用于御寒。棉布柔软透气可做内衣。丝绸颜色鲜艳可做外衣、合成纤维结实耐磨可做运动服。根据对纺织材料特点的认识,冬天气候寒冷,应该穿保暖性好的材料做成的衣物。羊毛松软保暖,用于御寒,适宜冬天穿着。
3.C
【解析】略
4.B
【解析】略
5.B
【详解】刻度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对齐,以及其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6.B
【详解】在正式使用天平之前,需要让天平保持平衡,这样在使用中才不会有误差。所以要通过平衡螺母去调节其平衡,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7.C
【详解】温度计测量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等待温度计内液面保持稳定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A、温度计下端触碰了容器底,影响测量,方法不正确;
B、温度计读数采用俯视的方法,操作不正确,应该采用平视的方法读数;
C、温度计下端完全浸没被测液体中,没有触碰容器壁或底,采用平视的方法读数,操作正确。
8.A
【详解】A.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流动性,错误;固体、气体都具有流动性,固体不具有流动性;
B.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正确;
C.固体、液体、气体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正确。
9.B
【详解】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菜籽油、酱油属于液体,木棒属于固体。
10.C
【详解】白色污染是人们对一次性塑料袋等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塑料不易降解,影响环境的美观,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
11. 温度降低 析出 硝花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的能力的大小与温度、颗粒的大小和是否搅拌有关。我国山西运城的盐湖含有丰富的硝,冬天会产生特别的“硝花”现象。这是因为盐湖湖水中的硝随温度降低溶解能力变小,冬天从湖面析出。从面出现晶莹剔透的“硝花”现象。
12. 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棉花、煤、泥土、矿石等。有的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是人工材料,像塑料、玻璃、水泥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3. 气体 固体 液体 相互转化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4. 弱(差) 强(好)
【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透气性,吸湿性,保暖性等性能,比如塑料手套渗水性弱,棉线手套渗水性强。
15.筒壁
【详解】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量筒,将杯中的液体沿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16. 天平 停表 量筒
【详解】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我们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该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使用之前要先将天平调节平衡。要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我们所用的工具是天平。要测量跑1千米所用的时间,我们所用的工具是停表;要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我们所用的工具是量筒。
【点睛】本题考查测量的工具,要求学生掌握测量的工具。
17. 水平 零刻度
【详解】我们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该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使用之前要先将天平调节平衡。
【点睛】本题考查测量质量,要求学生掌握使用托盘天平注意事项。
18.零刻度线
【解析】略
19. 20厘米 1 毫米
【详解】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通常我们用的直尺的最大量程是20厘米,最小刻度是1 毫米。
20. 人造材料 可塑性
【详解】塑料的特性:具有可塑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生活中,我们利用塑料的性能制造了很多东西,如插线板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玩具利用了塑料的可塑性。
21.√
【解析】略
22.×
【详解】正确操作要领是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拨零点,观察天平是否平;不平应把螺母旋;相同纸片放两边,潮、腐药品皿盛放,左放称物右放码,镊子先夹质量大;最后游码来替补,称量完毕作记录,砝码回盒游码零。
23.×
【详解】在弹簧的弹性形变范围内,弹簧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同一根弹簧,用不同的力按压,弹簧的形变大小情况不同,它产生的弹力大小是不同的。
24.√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滑冰场的地面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力。题目说法正确。
25.√
【解析】略
26.√
【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能继续溶解了。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7.×
【详解】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8.√
【解析】略
29.√
【详解】长度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可以用肉眼或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皮尺测量自己的腰围。
30.√
【详解】水蒸发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水面蒸发包括水分化汽(又称汽化)和水汽扩散两个过程。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水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
31.
【详解】世界上的物质分为三大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液态和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物质不论固态、液态还是气体,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冰、花生油、橙汁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是液体;冰、粉笔、大米、雪花不会流动,具有固定的形状,是固体;水蒸气、空气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是气体。
3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会下沉
【详解】浸入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33.玻璃是一种人造材料。它是由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经过高温炉中熔化,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玻璃、塑料、石头、纤维、纸等。不同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不同用途。根据对玻璃的认识,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期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制成透明的玻璃。
34.将盐和沙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通过过滤得到沙子,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食盐。
【详解】要分离开混合在一起的食盐和沙子,需要先知道食盐和沙子有哪些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去寻找分离它们的可能方法,利用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而食盐可以溶解的特性分离。
35.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
【解析】略
36. 玻璃片上出现很多水珠。 水加热至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变成水。 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气态水蒸气,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变成水,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
(1)实验步骤是: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用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面(注意不要盖得太严),10秒后,拿开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水珠。
(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加热至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变成水,。这说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水。
(3)得出结论: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气态水蒸气,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变成水,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