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23:2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中,要往水中加入食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一次性将20克食盐全部加入
B.用小勺随意舀取食盐加入
C.将食盐平均分成10份,一份一份地加入
2.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
A.不透明圆柱体 B.透明圆柱体 C.透明圆锥体
3.如下图,把纸团用胶带贴住杯底,倒扣人装满水槽的水中,纸不会湿。下面三种解释,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有重量的,会沉在水底,水碰不到纸巾
B.空气会占据杯子的大部分空间,水碰不到纸巾
C.水会流动的,水会从杯子里边流到水槽,水碰不到纸巾
4.捏橡皮泥和折纸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点是( )。
A.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B.都改变了质量 C.都改变了状态
5.一天中,早晚和中午冷热不同的原因是( )。
A.太阳和地球的距离不同 B.太阳的高度不同 C.天气特征不同
6.课堂上,升上高空的“热气球”过一段时间后掉下来了,是因为( )。
A.袋子里的热空气温度降低了 B.袋子里的热空气越来越多了
C.袋子里的热空气越来越少了
7.水沸腾时的温度( )。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8.海水晒盐采用的是( )。
A.降温法 B.蒸发水分法 C.以上都不是
9.天气预报信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明天多云,可在学校测量降水量
B.后天下雨,上学时需要带雨伞
C.大后天下雨,适合在操场上体育课
10.小亮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降水在直筒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5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共为45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A.15毫米 B.45毫升 C.30毫米
11.徐州某一天的降水量是51毫米。根据降水量等级的划分,这天徐州的降水量属于( )。
A.小雨 B.大雨 C.暴雨
12.如图所示的两杯水,放置几天后,会发现( )。
A.无变化
B.1号杯、2号杯水位都降低了
C.1号杯的水位下降了,2号杯水位基本无变化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封瓶子中的空气质量可以发生变化
B.两个相同的瓶子中的空气质量可能不同
C.在用打气筒给皮球充气时,每次活塞压缩的距离要尽量保持一致
二、填空题
14.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 ℃。
15.风向标是用来测量 的,它的箭头指向风 的方向。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时,此时风向为 。
16.食盐 于水,通过 ,可以将食盐和水 。
17.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方法: 、 、切碎。
18.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下雨的等级通常以 小时内的降雨量来确定。
19.当环境温度高于 ℃时,冰开始 。 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 、 、 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物质本身的 却没有改变,如水的 。
21.同一时间、 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 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2.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 。空气可以被 ,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23.雨过天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一部分渗到土中,还有一部分变成了 跑到空气中,这是 现象。给水加热时,这个过程更 (选填:快;慢),一般情况下水持续加热到 时,会沸腾。
三、判断题
24.人们常说的空旷处的冷暖、阴晴、雨雪、风、雷都属于天气现象。( )
25.一袋空气的质量很小,用电子秤无法称量。( )
26.天气预报只对相关的行业有意义,对我们意义不大。( )
27.水生植物的生长也需要空气。( )
28.水在沸腾时,那些不断翻腾的气泡就是从空气中来的。( )
29.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流动。( )
30.加热水后,烧杯、三脚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是很烫的,千万不要用手触摸。( )
31.装有空气的袋子很轻,所以空气没有重量。( )
四、连线题
32.连线题。
面粉
洗衣粉
沐浴露 固体
氧气
食用油 液体
二氧化碳
课本 气体
汽油
氮气
粉笔
五、简答题
33.2021年7月20日,河南多地遭遇了极端暴雨天气,这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你说说暴雨天气可能带来什么灾害。(至少三例)
34.实验课时,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需要注意些什么?
35.怎样测量气温才会得到可靠的气温数据?(至少答对三点)
36.简述人们怎样用海水制盐?
六、实验题
37.为了研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小军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小军一份一份往水中加入食盐或小苏打,这样做有利于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 的强弱,两者在水中溶解较多的是 ,判断两者不再溶解的依据是看到 。
(2)实验二:比较1号杯和3号杯,小军是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快慢与 的关系;为了研究“搅拌是否加快食盐的溶解”,他应该选择 两杯。
(3)小军需要控制等质量的溶解物质的实验是 (填“实验一”或“实验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在“50mL水能溶解多少小苏打”的实验中,要往水中加入小苏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将小苏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一份地加入,这样可以比较准确的计算出物质的溶解量。
2.B
【详解】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
3.B
4.A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捏橡皮泥和折纸过程中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5.A
【详解】早上的时候太阳的高度低,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高度慢慢变高,到正午时候最高,下午太阳西下,太阳的高度越来越低。所以一天中,早晚和中午冷热不同的原因是太阳的高度不同。
6.A
【详解】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课堂上,升上高空的“热气球”过一段时间后掉下来了,是因为袋子里的热空气温度降低了。
7.B
【解析】略
8.B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过滤方法也就不同。蒸发结晶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所以海水晒盐采用的是蒸发水分法。
9.B
【详解】选项A明天多云,可在学校测量降水量,错误;应该在可能是雨天的情况下测量降水量;
选项B后天下雨,上学时需要带雨伞,正确;
选项C大后天下雨,适合在操场上体育课,错误;下雨的时候不适合在操场上体育课。
10.A
【详解】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小亮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降水在直筒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5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共为45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量筒中的数据,即45毫升。
11.C
【详解】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根据降水量等级的划分,徐州某一天的降水量是51毫米,这天徐州的降水量属于暴雨,所以C符合题意。
12.C
【详解】分析①②杯子可知,①放置几天后水分减少了,②套着塑料膜,影响了水分的蒸发,所以①号杯的水位比②号杯低。
13.A
【解析】略
14.0
【解析】略
15. 风向 吹来 北(风)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时,此时风向为北。当风向标箭头指向南方时,这时的风向是南风。
16. 溶 蒸发结晶 分离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食盐可溶于水,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17. 搅拌 加热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
【点睛】本题考查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方法。
18. 雨量器 24
【详解】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并通过与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通常情况下,气象学家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的降雨量的多少来区分降雨量的等级。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雨量的等级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六个等级。
19. 0 融化 热量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0. 大小 形状 颜色状态 组成成分 三态变化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等。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物质本身的性质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21. 不同地点 不同时间
【解析】略
22. 能占据空间 压缩
【详解】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到、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等。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23. 水蒸气 蒸发 快 100℃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雨过天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一部分渗到土中,还有一部分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是蒸发现象。给水加热时,这个过程更快,一般情况下水持续加热到100℃时,会沸腾。
24.√
【详解】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所以人们会用冷暖、阴晴、雨雪、风等信息来描述天气情况。
25.×
【解析】略
26.×
【详解】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使我们对天气的变化早做准备。如发布台风警报,可以使渔船及时躲避,我们根据天气预报添减衣物等。
27.√
【详解】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生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生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才能长大。
28.×
【解析】略
29.√
【详解】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空气流动性强。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30.√
【详解】使用酒精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等。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31.×
【详解】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空气是不可以看的到、能摸的到、有质量的气体。装有空气的袋子很轻,但是空气有重量,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32.
【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详解】面粉、洗衣粉、课本、粉笔是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是固体;沐浴露、食用油、汽油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属于液体;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没有固定形状,且容易被压缩,是气体。
【点睛】掌握对物体状态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洪涝、滑坡、泥石流。
【详解】暴雨的发生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系统的影响,是一种自然现象,有的时候暴雨太大的话特别容易引发自然灾害。暴雨天气可能带来洪灾、涝渍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4.①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②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③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④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详解】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时,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测量不准确。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5.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把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详解】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用气温计测量气温,首先气温计挂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高;读数时,保持气温计竖直,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6.以海水灌注盐田,然后蒸发而成海盐。
【详解】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
37. 溶解能力 食盐 杯底有沉淀 水的温度 1、2 实验二
【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即相同体积的水中,能够溶解的物质的质量不同。
【详解】(1)将食盐或小苏打分成小等份放入相同体积的水中,这样做有利于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即相同体积水中溶解物质的量不同,通过实验发现,两者在水中溶解较多的是食盐,判断两者不再溶解的依据是看到杯子底部有食盐或小苏打。
(2)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实验二:比较1号杯和3号杯,控制的变量是水的温度,研究物质的溶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为了研究“搅拌是否加快食盐的溶解”,控制的唯一变量是搅拌,他应该选择1号和2号两杯。
(3)小军需要控制等质量的溶解物质的实验是实验二,这样才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