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橡皮筋小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只要缠绕一圈,小车就一定会运动
B.小车的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有关
C.小车的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的缠绕圈数有关
2.人的说话声是由于( )在振动。
A.嘴唇 B.声带 C.空气
3.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校园四周种草植树 B.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C.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4.下列做法能够让橡皮筋发出明显声音的是( )。
A.拉紧橡皮筋,并拨动
B.把橡皮筋重重地扔在地上
C.弯曲橡皮筋
5.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记录的单位是( )。
A.毫米 B.毫克 C.毫升
6.下列三条成语中,表示声音很弱的是( )。
A.震耳欲聋 B.窃窃私语 C.锣鼓喧天
7.挑西瓜时可以通过拍打西瓜判断其成熟度,因为成熟度不同的西瓜被拍打时声音的( )不同。
A.高低 B.音色 C.强弱
8.人耳中鼓膜的作用是( )。
A.收集声音 B.感应声波并振动 C.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9.二胡演奏家在调试二胡音高时,发现琴弦的音偏低,他应该将琴弦调( )。
A.紧 B.松 C.长
10.我们拿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看是否在白纸上留下油迹的方法就可以检查该食物中是否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11.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振动 B.受到力的作用 C.用力程度还不够
12.随着缠绕在车轴上的橡皮筋圈数的增加,橡皮筋中积聚的能量(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13.科学课中,有三位同学发生了争论,你赞同( )的观点。
A.甲同学说:“每天的锻炼时间越长,我们的身体就越健康。”
B.乙同学说:“经常锻炼身体,能使我们的肺活量增加。”
C.丙同学说:“测肺活量时,一共吹了三次,三次总和就是我的肺活量。”
二、填空题
14.将一根皮筋绷在纸盒上,绷得越紧,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绷得越松,振动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
15.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我们发现: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 (填“快”或“慢”)。
16.在科学中,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17.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18.让运动的小车停下来,得给它一个 。
19.当我们把橡皮筋拉长时,橡皮筋的 会发生变化,此时橡皮筋就会产生一种试图恢复原状的力,这种力就是 。
20.电视机遥控器上的声音键控制的是声音的 ,即音量。按不同的钢琴琴键,改变的是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
21.看标签或相关资料,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 、 和 。
22.我们的喉咙里有个能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 。它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它会变 ,并快速 ,产生声音。
2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肺部得到锻炼,增加 ,向血液提供更多的 ,使精力更加充沛。
三、判断题
24.小学四年级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是相同的。( )
25.吹响一根吸管,将吸管剪短一截,吹出的声音会降低。( )
26.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
27.自行车上的摩擦力都是有害的,我们要尽量减小它的所有摩擦力。( )
2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气体传播声的能力最强。( )
29.小明可以用长短不同的扳手自制一件乐器。( )
30.门齿的主要作用是撕碎食物。( )
31.设计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要控制两个变量发生变化。( )
四、连线题
32.请将相关设计应用与具体作用连一连。
自行车把手上有花纹 增加摩擦力
旱冰鞋上装上轮子
齿轮之间要加润滑油 减小摩擦力
足球鞋的底部有很多鞋钉
轮胎和轴之间使用滚珠轴承
五、简答题
33.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34.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35.用棒槌敲击锣一次,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如果敲击后马上用手触摸锣面,锣声会立刻消失。请解释这一现象。
36.我们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常常会有什么变化?请解释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至少写出3点。
六、实验题
38.下面是某同学为验证“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是否有关”的实验。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观察能否听到闹钟的声音。
b.用抽气筒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仔细倾听,观察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空至接近真空状态,观察我们听到的闹钟声音的变化。
(1)刚开始放进闹钟时,在玻璃罩外 (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铃声。
(2)在抽气筒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闹钟的铃声也变得越来越 (填“强”或“弱”)。
(3)上图中,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填“甲”或“乙”)
(4)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C
6.B
7.A
8.B
9.A
10.B
11.A
12.A
13.B
14. 高 低
15.快
16. 牛顿 N
17. 氧气 二氧化碳
18.力
19. 形状 弹力
20. 强弱 音高
21.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22. 声带 紧 振动
23. 肺活量 氧气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34.能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等等。
35.敲一下锣面,在一段时间里我们还能听到锣声,这是敲击停止,锣面的振动还没有停止,还在继续发声。如果敲击后马上用手触摸锣面,锣面停止振动,则锣声会立刻消失。
36.呼吸次数会加快。因为剧烈运动后,身体消耗了大量的氧气,需要快速补充。
37.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38. 能 弱 甲 乙 空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