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5 20:04:56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1、CBCDD
6、BBACB
11、ADBDC
16、ABCAA
21、DCCBA
26、CDBDA
第II卷 非选择题
31(1)姆韦鲁湖湖面海拔较高,湖水水面较高,湖水以河水形式外泄,盐分不易积累,形成淡水湖;鲁奇湖湖面海拔较低,湖水水面较低,湖水无法以河水形式外泄,只能以蒸发形式支出,盐分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6分)
(2)东非高原部分地区被淹没,局部地区成为岛屿或半岛;距海更近,降水增多;植被由草原变森林;局部地区可能由陆域变海域,植被由陆生变水生。(6分)
32【答案】(1)(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海拔460~1580米(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波动上升明显;海拔1580~2005(针阔混交林)明显比附近要低:2005米~2120米(山顶植被)迅速上升。(4分)
(2)为矮林、灌木和草丛;(风大)矮小弯曲;耐湿,耐寒。(4分)
(3)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相比,针阔叶混交林的植被生物凋落物少;与山顶植被相比,针阔叶混交林海拔低,水热条件更好,有机碳分解快。(4分)
33答案:(1)中间低,南北两侧高;中部主要为河谷和平原,南侧为高原,北侧为山地。(4分)
(2)东南季风携带水汽深入内陆;经过黄河谷地时(M地附近),气流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在阴山南坡(N地附近)受地形抬升影响,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6分)
(3)特点: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降水集中于夏季。(2分)
原因:受干冷的冬季风影响较强,冬季寒冷干燥;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较弱。(4分)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 时90分钟。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单项选择题(共60分)
共30道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一年中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 的清晨,太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多米长的庙廊,照到神庙尽头的石像 上。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为“太阳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阿布·辛拜勒神庙
阿布·辛拜勒神庙地理位置
1.拉美西斯二世登基日的日期和神庙的正门朝向分别是 ( )
A.9 月23日、东北 B.3 月21日、西南
C.10 月21日、东南 D.12 月22日、西北
2.拉美西斯二世生日当天 ( )
A. 开罗的日出比阿布·辛拜勒神庙早
B.开罗的日落比阿布·辛拜勒神庙早
C.开罗的白昼时间比阿布·辛拜勒神庙长
D.开罗的正午太阳高度比阿布·辛拜勒神庙大
高二地理试题 第1页 共 1 0 页
在济宁某学校组织的地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于4月19日、5月10日和6月7日
在同一位置拍摄了“天际线上的太阳与城市”的作品(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3~4题。
4月19日作品 5月10日作口 6月7日作品
3.小明拍摄时面对的方向是 ( )
A.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4.如果在同一位置再次拍到与6月7日太阳位置相同的作品,至少需要等待 ( )
A.半个月 B. 半年 C. 一 年 D. 一个月
二十四节气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 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下 图为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由图推测,该地一年中气温最高的节气为 ( )
A. 清明 B.立夏 C. 夏至 D. 大暑
6.若立春时节该地平均气温为4.6℃,则该地可能位于 ( )
A. 广东 B. 安徽 C. 北京 D. 新疆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7~8题。
高二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1 0 页
7.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8.图中砂砾岩层下界为相对平坦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
A.地壳运动相对稳定,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C. 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接受沉积 D. 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 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育众多“壶瓦状” 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 下而上逐渐减小。据此完成9~10题。
9.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麓 ( )
A.河流季节变化大 B. 植被覆盖率低 C. 河流、沟谷众多 D.地势落差较大
10.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 ( )
A.持续变湿 B. 持续变干 C. 冷暖交替 D. 干湿交替
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写趵突泉时写道,“池子 中间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 济南泉水的枯水期,影响泉水喷涌的最直接因素是降雨。历史上喷出流量基本稳定, 1971年后出现阶段性停喷。2003年后山东省政府设计退耕还林、绿化引水灌溉等方 案,但效果不甚明显。下图为趵突泉补给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二地理试题 第3页 共 1 0 页
11.指出图中乙代表的区域为 ( )
A.直接补给区 B.间接补给区 C.汇集排泄区 D.直接排泄区
12.推测趵突泉停喷最多的月份 ( )
A.11-12 月 B.1—2 月 C.3-4 月 D.5—6 月
13.趵突泉补水恢复到清朝刘鹗所述“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周期长的原因说法
正确的是 ( )
①趵突泉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②地势高处的不透水层,需丙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才能回补泉区
③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补水困难
④济南周边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地下水位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某区域地下水水位平均为445米,主要采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随着种植年 限的增加,该区域土壤盐碱化加剧。下图示意该区域2001年11月20日~2002年4 月3 日气温和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土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代表该区域气温和深度3C厘米、150厘米土温的折线依次是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5.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
A. 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下图示意上海市7月某日的一次天气过程。 完成下面小题 。
高二地理试题 第4页 共 1 0 页
16.图中曲线代表的含义是 ( )
A. 甲—气温,乙—气压,丙—相对湿度
B.甲—相对湿度,乙—气压,丙—气温
C. 甲—气温,乙—相对湿度,丙—气压
D. 甲—相对湿度,乙—气温,丙—气压
17.15时—16时曲线丙数值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气压降低 B.气温降低 C. 水汽量增加 D. 太阳高度变大
下 图 示 意 某 日 1 4 时 海 平 面 气 压 场 分 布。 据 此 完 成 1 8 ~ 2 0 题 。
O、
城市
国界
1015、
等压线/hPa
18.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值范围分别为 ( )
A.1005~1010、1025~1030 B.1010~1015、1025~1030
C.1005~1010、1030~1035 D.1010~1015、1030~1035
19.此时,福州、贵阳的风向分别为 ( )
A.偏南风、偏北风 B.偏北风、偏南风
C.偏南风、偏南风 D. 偏北风、偏北风
20.此时,乌鲁木齐的天气最可能是 ( )
A. 冷晴 B. 暖晴 C. 阴 雨 D.暴雪
冰川稳定时期,前端的堆积物会不断垒高,形成弧形垄岗。冰川后退时,前端的 垄岗会阻挡冰川融水。形成冰碛阻塞湖。溃决风险较高。 M 、W 两 湖 是 冰 碛 阻 塞 湖 ,
其中W 湖有一个稳定出水口。图示意 M、W 两湖1987-2018年的面积变化情况。
高 二 地 理 试 题 第 5 页 共 1 0 页
据此完成问题。
21.M、W 两湖最可能位于山脉 ( )
A. 东坡 B.南坡 C. 西坡 D. 北坡
22.据图可知 ( )
A.M 湖面积的变化比W 湖小 B.M 湖为咸水湖,W 湖为淡水湖
C.M 湖溃决的风险比 W 湖高 D. 气候冷湿化导致湖泊面积变化
P 岛分布大量火山,较多上地幔物质喷涌而出,沉积于此形成岩石。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23.据图,甲地气温大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洋流、纬度位置 B.盛行风、地形
C. 洋流、地形 D.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24.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
B.P 岛地热资源丰富
高二地理试题 第6页 共 1 0 页
C.挪威峡湾地貌的形成与全球气候变化无关
D. 该图为该区域夏季等温线分布状况图
海洋研究者常采用海表温度、海平面2m 气温、海平面10m 经向风(南北向风)和 海平面2m 气温积温等参数用于诊断海洋气象因子与海冰面积的关系。下图示意某
时段我国某海域气象因子与海冰面积变化曲线。据此完成25~26题。
25.表示该海域海冰面积变化曲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6.2月9日~10日海冰面积异常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前一日 ( )
A. 海表温度上升 B. 海平面2m 气温积温上升
C. 海平面2m 气温上升 D.风向由偏南风变为偏北风
涌泉根灌是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的一 种新型灌溉方式。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 灌)灌溉后1 小时和24 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
水量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二地理试题 第7页 共 1 0 页
27.图中表示滴灌和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分别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 )
A.提高地下水位 B. 减少土壤蒸发
C. 促进杂草生长 D. 减少植物蒸腾
肯尼亚山位于肯尼亚中部,是非洲第二高峰。下图示意肯尼亚山地理位置及其
垂 直 方 向 上 的 自 然 带 分 布 状 况 。据 此 完 成 2 9 ~ 3 0 题 。
29.造成肯尼亚山东南坡和西北坡自然带数目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坡向 B.人类活动 C.降水 D. 相对高度
30.M 处自然带的形成原因是 ( )
A.海拔高,降水较少 B.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 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D. 东南信风气流湿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东非大裂谷南起约20°S 的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 原、红海, 一直延伸到西亚的约旦—死海地沟附近,绵延6000 公里,为巨大的地堑 构造带。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 泊,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这些湖泊成为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湖区水量丰 富,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裂谷每年以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
速度加宽。有科学家预言,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2亿年后,它将撕裂成一个新
高二地理试题 第8页 共 1 0 页
的大洋。下图为东非大裂谷局部及形成示意。
(1)东非大裂谷附近的姆韦鲁湖是淡水湖,而鲁奇湖则是咸水湖,解析其成因。
(6分)
(2)推测两亿年后东非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6分)
32.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森林土壤有机碳与植被凋落物及土壤微生物状况密切相关。不同植被的地 表凋落物会导致输入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和数量存在差异;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差 异,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猫儿山为南岭山脉越城岭的主峰,主峰海拔 2141.5 m, 相对高差1862m, 山顶的年均温7℃,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下图示意
猫儿山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下表示意猫儿山主要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
高二地理试题 第9页 共 1 0 页
海拔范围 植被类型 海拔范围 植被类型
460-1400 常绿阔叶林 1580—2005 针阔叶混交林
1400—1580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2005—2120 山顶植被
(1)据图表描述猫儿山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点。(4分)
(2)推测说明猫儿山山顶植被的特征。(4分)
(3)分析猫儿山针阔叶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其相邻植被类型的原
因。(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素有“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成为内蒙古重要农耕区。河套平原地区降水不 但东西差异较大,南北方向降水也有变化。图1为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地形及年降
水量线分布图,图2为图1中沿108°E 经线的年降水量变化曲线。
(1)说出图1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2)分析图2中M 地降水少和N 地降水多的原因。(6分)
(3)简述河套平原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6分)
高二地理试题 第10页 共 1 0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