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8章 第5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8章 第5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07 14: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5节 实验:验证机械
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阐述了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导入
  在蹦极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吗?为什么?
  (1)系统机械能守恒。因为在蹦极的过程中,人只受到了重力和弹力。
  (2)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因为在蹦极的过程中,人除了受到了重力和弹力,还受到了空气阻力,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如果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系统机械能守恒吗
  可以认为系统机械能守恒。
环节一: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方案
  从实际情况到物理模型,还是有差异的。那么,我们该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情境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呢?
  (1)可以选择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物体沿光滑轨道下滑、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来进行验证。
  (2)应该选择质量大、体积小且表面比较光滑的物体来进行实验。
环节一: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
  (1)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下落,以地面作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任选初状态和末状态,则有:
  mv初2+mgh初=mv末2+mgh末,
  mgh初﹣mgh末=mv末2﹣mv初2,
  mgΔh=mv末2﹣mv初2。
环节一: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方案
  所以,只要测量出重物下落的高度、初状态的速度和末状态速度,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满足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
  实验器材可以选用打点计时器,得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纸带。
  通过纸带,用刻度尺测量出重物下落的高度,再利用纸带数据可以计算出初状态和末状态的速度,就可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了。
环节一: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方案
  (2)选择物体下落作为研究过程,如果我们选择从开始下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来进行研究,则有mgh=mv2。
  所以,只要测量出重物下落的高度和末状态的速度,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满足上述关系式,就可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了。
  (3)可以借助于频闪照片,来测量相应的物理量。
  (4)可以运用平抛运动演示仪,通过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也可以测出相应的高度差、瞬时速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5)可以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环节一: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纸带、复写纸、带夹子的重物、刻度尺、导线等。
实验过程
  我们该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环节二:根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搭建
    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数据测量
  首先,组装实验装置,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然后,将纸带的一端用
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
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
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
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
最后,对得到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数
据,得到实验结论。
环节二:根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搭建
    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数据测量
  实验操作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我们要注意哪些环节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力。所以,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使重物受到的重力远大于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可使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影响相对减小。
  另一方面,打点计时器要固定在稳定的铁架台上,打点计时器平面与纸带限位孔要调整到沿竖直方向,以减小摩擦力。同样,实验中要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放开纸带。
环节二:根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搭建
    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数据测量
  根据实验原理有mgh初﹣mgh末=mv末2﹣mv初2,那么实验中该怎样测量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呢?
  选择点迹小而清晰的纸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测
量下落高度时,要从第一个小而清晰的点迹测起,并且
各点对应的高度一次测完。利用刻度尺测出hOA、hOB、
hOC、hOD、hOE、hOF、hOG。研究从B点到F点的运动过程,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OF﹣hOB)。
环节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中该如何得到每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根据vB=,vF=来得到瞬时速度。
  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吗
  等式两边都有质量,可以消去,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环节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环节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结论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系统机械能守恒。
环节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误差分析
  我们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稍大于动能的增加量,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过程中存在着阻力,阻力做负功会使系统损失一定的机械能,物体实际下落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会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该类由于测量方法本身所造成的误差,我们称之为系统误差。
环节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选择用v=gt或v=计算出来吗?为什么?
  利用v=gt来计算,认为加速度为g,但实验过程中总是存在阻力,实际加速度小于g。若根据v=gt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则变成消除了阻力影响,计算出的相应动能偏大。
  也不能用v=来计算速度。因为我们要根据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来验证,应根据物体的实际加速度a来分析,实际上a<g。如果根据v=来计算物体的速度,阻力造成的系统误差已经自行消除,等式两边一定成立,这样就陷入了自洽矛盾。
环节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我们可以选择从开始下落的O点至任意一点来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来验证mgh=mvn2是否相等。除了通过计算来分析数据,我们还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分析数据?
  图像法。
  我们可以通过作出什么图像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可以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个点到其余各点下落的高度,并计算出各点速度的二次方,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计算出的实验数据作出v2-h图像。
环节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该如何从图像中分析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
  因为如果测量是从起始点算起的,则需要满足mgh=mv2,即v2=2gh。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2g。
  最终,我们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该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
环节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B
课堂练习
A
AB
﹣mghB
C
  不正确。因为如果测量是从起始点算起的,则需要满足mgh=mv2,即v2=2gh。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