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
a
15.5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a*
a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5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路以及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本节课是对前面学习的延伸及拓展,也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a*
a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过程,学会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实践的科学态度。
a*
a
2、教学重、难点、实验器材
【重点】学会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以及能自主设计探究实验。
【难点】探究电流规律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实验器材 】两种规格(2.5V两只和3.8V一只)的小灯泡(共3只)、开关一个、学生电源、导线若干、学生电流表 (共14组)
a*
a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学生能够顺利连接串联电路,但部分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的连接不够熟练。正确使用电流表,少数学生有一定困难。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困难。
a*
a
三、方法阐述
类比法,科学探究法。我将指导学生采用观察法、讨论法、探究式与合作式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a*
a
四、教学程序
情景设置、激智启疑;启发诱导、科学探究;课堂小结、深化拓展;变式练习、布置作业。
a*
a
这一环节大约用时7分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我的教学思路是,学生刚接触电学,对各种仪器都很感兴趣所以,让各组同学比赛测量一个小灯泡的电流(要求要分别测出小灯泡正极一侧和负极一侧的电流进行比较)。
1、情景设置、激智启疑
a*
a
如图:
在比赛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回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提示要想快速完成实验,在完成一侧的电流测量后不要拆除电路只需要更换电流表位置即可直接测量了)得出实验结果后,追问在电路中再加一个小灯泡如下图电路中电流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a*
a
a*
a
I2
A
I1
C
I3
B
2、启发诱导、科学探究
这一环节大约用时30分钟,我将指导学生采用类比法通过与水流的比较大胆地猜想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a*
a
C
I2
A
I1
B
I总
a*
a
组织学生交流并参与他们的讨论,从而得出了我们的实验方案。(要求先用2.5V的两只小灯泡进行试验,更换其中一个小灯泡再次测量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a*
a
提问学生通过刚才的探究实验你的猜想正确吗?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让学生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猜想总结收获。
这样整个探究过程让学生真正在说中学、思中学、做中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用物理术语表达问题的概括能力真正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a*
a
3、课堂小结、深化拓展
这一环节大约用时3分钟。使学生明白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重新归纳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a*
a
4、变式练习、布置作业
1.甲、乙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甲灯比乙灯亮,那么通过两灯的电流____________ (填“ 甲灯大”“乙灯大”“一样大”或“无法确定”)。
2.两只灯泡接在电路中,电流表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值相等,由此可以判断两灯的连接情况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无法确定
a*
a
3.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电流表应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图甲中的 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表示,原因是电流表的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a*
a
五、板书设计
实验次数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1/A C点的电流I2/A
两只灯泡相同
两只灯泡不同
15.5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一、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二、并联电路
实验次数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1/A C点的电流I2/A I1+I2
两只灯泡相同
两只灯泡不同
并联电路总电流等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a*
a
如:两灯泡接在电路中,电流表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值相等,由此可以判断两灯的连接情况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
a*
a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各位老师!谢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