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周测评卷(范围: 古诗三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周测评卷(范围: 古诗三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6 09: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
诗人王昌龄的《出塞》(sài sāi)表达了作者对朝(cháo zhāo)廷用人不当(dāng dàng),将(jiāng jiàng)帅无能的不满,全诗洋溢着爱国情怀。
2. 看拼音,写词语。 (17 分)
cháng zhēng jié chū zuì jiǔ yīng xióng
3. 同音字找朋友。 (8分)
(1)[qín] ( )国 钢( ) ( )劳 ( )菜
(2)[jié] ( )出 ( )果 整( ) ( )日
(3)[huò] 疑( ) 收( ) ( )者 ( )物
(4)[xùn] ( )斥 ( )速 ( )色 通( )
二、词语世界。(11分)
1. 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5分)
(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 )下午就下起了雨。
(2)这件事情发生得太( ),我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3)老师感冒了,但他( )坚持带病给我们上课。
(4)十二岁的周恩来( )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
(5)( )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2.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6分)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 教: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 莫: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作: 亦:
三、句子天地。 (15分)
1.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改为“把”字句)
2.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缩句)
3. 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改成陈述句)
4.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修改病句)
5.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四 、古诗欣赏。(20 分)
1. 默写《凉州词》,并回答问题。 (8分)
, 。
,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 。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出塞》的诗人从写景入手,“ ”一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色,“ ”一句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 的情感,诗的后两句“ , ”表达了诗人希望 。 (6分)
3.《夏日绝句》是 代诗人 创作的一首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 , 。表达了诗人 。 (6分)
五、阅读平台。(25分)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12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震)!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竞)然有如此的(抱 报)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 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 用“\”划去选文括号内不恰当的生字。(3分)
2.“如此抱负和胸怀”指的是 。 (用原文回答)(2分)
3. “魏校长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说明了什么 (2分)
4.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 (3分)
5. 对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周恩来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
B.周恩来虽然嘴上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其实和其他同学一样也是为吃饭,挣钱,当官而学习。
(二)“丧权辱国最苦”(13分)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爱国教育家。他学识渊博,致力于许多学科的研究以及科学和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他对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祖国争了光。他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与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是分不开的。
竺可桢从小就勤奋好学,爱动脑筋。他的作业,字写得端端正正,老师每次都评“优”。 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
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丧权辱国的苦难,在竺可桢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他决心发愤学习,为振兴祖国而奋斗。
有一次在语文课上,老师教“苦”和“甜”两个字。 老师问大家:“什么东西最苦?什么东西最甜 ”教室里立刻举起不少手来,老师向坐在前排穿花衣服的女同学点点头:“你说吧!”那位女同学迅速站了起来,说:“黄连最苦,蜜糖最甜!”
老师又叫竺可桢回答。 竺可桢从容不迫地站起来,坚定而又响亮地说:“丧权辱国最苦,祖国富强最甜!”
同学们都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老师也不住地点头赞叹:“小小年纪,胸怀大志,不简单啊!”
1. 文中“水深火热”一词的意思是( )(2分)
A. 形容程度很深,接近极点。
B. 形容人民的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2. 文中哪句话道出了少年竺可桢决心发愤学习的动力?请用“ ”画出来。 (2分)
3. 竺可桢的抱负是: 。 (3分)
4. 你认为竺可桢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5. 你如何理解“丧权辱国最苦,祖国富强最甜”这句话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