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3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例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3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例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5 20:3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4.3 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
—以“一带一路”为例
你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吗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问 题】
【材 料】
导入新课: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论坛。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家之间协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结合案例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说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实践意义。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家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从政策沟通、设施互联、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个走向,从我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99—100
思考“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地缘上的联系性
地理覆盖范围广,整个亚欧大陆和非洲部分地区,联系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线国家已达60多个。
地缘上的联系性
地缘优势
“一带一路”国家地缘的临边性和联系性增强了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联系。
人口
资源
资金
信息的
流通
促进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国家间的协作发展。
地缘上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的差异
途经地区地形、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理环境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也存在空间分异,对国家及地区间的协作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差异
地形
气候类型
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
文化
宗教
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的基础
各国资源条件差异
产生供需矛盾
促使各国充分发挥
比较优势
利用市场机制
配制资源
中国:稀土和钼;
中亚:油气;
东南亚:有色金属;
投资贸易潜力
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
铁路:
新亚欧大陆桥、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
中俄高铁(规划)、中巴铁路(规划)、中缅印铁路(规划)
油气管道:
中俄和中缅石油管线;
中俄天然气管道(规划);
信息通讯:
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规划)
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是执政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
中国高铁的优势
中国
高铁
过对国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全面掌握高铁完整技术的国家之一,积累了丰富的高铁运营管理经验,如高寒的气候、复杂的地质等。
01. 技术优势
中国政府作为牵头部门,加大了国家的支持力度,放宽了境外投资审批权限,全力推动相关产业“走出去”。
03. 机制优势
随着亚投行作用的逐渐发挥,英、德、意、法等欧洲技术和经济强国的加入带动了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
02. 资金优势
强大的成本管理能力以及批量化工业制造能力。有中国庞大的市场作为支撑,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性价比较高。
04. 成本优势
经济发展的互助性
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
沿线国家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1
中蒙俄经济走廊
2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3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4
中巴经济走廊
5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6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对我国各区域发展的意义
西南地区: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广西和云南加速发展,使广西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核心区,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的枢纽地域。
西北地区:通过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国际大通道和中巴(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加强与中亚、南亚发展的联系。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对我国各区域发展的意义
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的全方位合作,为东北和内蒙古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合作对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1.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地理背景。
2.查阅资料,说说为什么选择瓜达尔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南端起点。
活 动
2015年,中国对巴基斯坦启动了总计46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投资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 000千米,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
瓜达尔港
【思考题】
问题:1.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地理背景。
答案:
①中巴发展了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传统友谊,现已建立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②“中巴经济走廊”连通“一带”和“一路”,地处中东、南亚、中亚和中国地缘板块的中心位置,是我国西北内陆、中亚各国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③中巴两国在资源、经济、贸易、市场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问题:2.查阅资料,说说为什么选择瓜达尔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南端起点。
答案:
①瓜达尔港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扼守波斯湾出口,地理位置重要,是中亚各国、我国新疆等地区最近的出海口;
②瓜达尔半岛三面环海,港阔水深,终年不冻,地处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是印度洋沿岸的天然深水良港;
③瓜达尔港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极大地拉动瓜达尔港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
建设港口,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建设公路铁路,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
形成水陆联运通道等。
问题:3.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
对中国:提高中国能源和贸易的运输安全;
缩短中国与中东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扩大西部商品输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改变中国西部的闭塞格局,打开印度洋海上出口;
利于喀什的农业、工业等产品外运。
对巴基斯坦:促进巴基斯坦对外贸易;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
通过输油管线建设,带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
带动西南部港口的发展。
问题:4.简述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国、巴基斯坦两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繁荣
之路
开放
之路
创新
之路
文明
之路
和平
之路
一带一路-重要意义
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
促进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
全球层面
01
有利于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
02
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区域层面
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01
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02
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03
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沿线国家
发展
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沿线各国
有助于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对我国而言
活 动:在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主办方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1.结合图4-3-5中的数据,说说“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查阅资料,举例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问题:1.结合图4-3-5中的数据,说说“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答案: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①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②促进经贸合作,扩大海外市场;
③输出优质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④加快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扩大民间交往,增强地缘影响力。
问题:2.查阅资料,举例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
对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①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②扩大贸易市场,促进各国优势产业发展;
③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
④承接中国优质产能输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⑤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民生;
⑥加强与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