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题 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大单元主题 凡人不凡故事会
教师 课题 《穷人》第二课时 班级
学习内容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闪现的人性光辉。《桥》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舍已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夫妇善良、美好的心灵,《金色的鱼钩》则刻画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忠于革命、舍己人的老班长形象。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人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通过五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这次专门编排小说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交流平台”通过回顾课文,梳理、总结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与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有一定的联系。从小说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表达的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单元目标 字词句 会写22个字,会写28个词语。 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紧扣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3.留意环境描写,能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口语表达 1.根据对象,把说服别人的具体理由讲清楚。 2.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获得对方支持。 书面表达 1.展开想象,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生活故事。 2.把故事情节写完整,通过环境或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
单元任务群设计 凡人不凡故事会那些陪我长大的小说人物猜猜他是谁请你支持我赏凡人不凡的故事老汉的不凡穷人的不凡班长的不凡分享凡人不凡的故事笔尖流出的故事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来吧,一起讲故事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7个词语。 快速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 品读语句,初步感受桑娜和西蒙家的穷。 第二课时(本课时) 关注人物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形象。 品读人物对话描写,感受渔夫形象。 3.联系全文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本节课要落实“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两个核心素养,涉及“审美创造”、“文化自信”两个核心素养。 1. 借助“内心活动波折图”,品读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讲述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复杂内心,感受桑娜形象;品读人物对话描写,感受渔夫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体会文字间透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联想想象、解释关键词、分析比较、归纳判断,进行讲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3.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穷人》,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美好心灵,获得审美经验。 4.善良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好的人品。善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学习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习重、难点 重点:1.能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难点:2.联系全文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生学情分析
本文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距离学生认知经验较远,班上学生都是成都市锦江区的孩子,大多学生衣食无忧,没有体验过“穷”的生活。为落实“感受人物形象”这一要素,教学时需注重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逐层推进对人物的理解,丰富学生对文本的感受。 学生有一定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但对于人物形象的认知尚停留于表面。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做了调整: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填“内心活动波折图”,探究桑娜的言外之意,明晰桑娜做出“收养孩子”之决定的内心活动过程,探究主人公桑娜的内心世界。学生品读人物对话描写,感受渔夫形象。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生对于环境描写并不熟悉,第一次接触环境描写的作用,难度较大,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学 习 过 程
学习任务 教学活动 学习目标
导入 1.提出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去了解桑娜和渔夫身上不平凡的故事。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桑娜一家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 预设:贫穷、艰苦、困难 2.在自身难保的状况下,作出收养孤儿的决定并不容易。平凡的穷人为什么会做出这一不平凡的决定呢?就让我们先关注桑娜的心理活动,去感受她做出收养孤儿这一决定时内心所经历的波折吧。 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任务一:关注人物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形象。 活动1 感知桑娜的内心世界 1.快速浏览课文,画一画小说中描写桑拿内心活动的语句。 2.这篇小说有很多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你认为桑娜哪一处心理活动内心波动最为强烈?(第9自然段)那我们现在就来聚焦第九自然段的心理活动描写。 3.桑娜的内心经历着怎样的波折,男孩子读黑色的部分,女孩子读红色的部分。 4.用一个词来形容桑娜此时的内心活动,你想用哪个词?(焦急、紧张、复杂、矛盾等) 活动2 品读桑娜的内心世界 1.初步探究,读懂言外之意。 桑娜的内心为什么如此复杂,让我们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细细探究。先读这一句(PPT出示: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思考桑娜到底想到些什么,你能把句子里感受到的言外之意讲出来吗? (1)生边读边想。 (2)抽生交流,相机引导品鉴。 预设: <1>生:桑娜担心丈夫会骂他。 <2>生:桑娜觉得丈夫已经非常辛苦了。 师:丈夫有多辛苦呢?你能结合能让你感受到渔夫辛苦的句子说一说吗? 生:(结合能感受到渔夫辛苦的句子交流) <3>师:老师把这些句子也梳理了一下,一起来读。(生配乐感情读) <4>是啊,桑娜想到这些,她怎能不担忧挨骂呢?她怎能不心疼丈夫辛苦呢?一起再读这一句。 2.自主探究,交流言外之意。 PPT出示“内心活动波折图”导学单 (1) 学生一边读一边填卡片。 (2) 抽生汇报,相互补充,相机引导品鉴。 预设: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桑娜太害怕了(相机引导学生从内容上和标点上关注到表达特点) <2>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桑娜有点后悔了。(若不能体会,老师用换一换句型等方式相机引导,“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改为陈述句就是“我不应该把他们抱过来。”) <3> “他会揍我的”----桑娜特别害怕挨揍。 <4>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我读到了,此时桑娜内心觉得自己活该受罚,对什么样的惩罚都认了。 <5> “嗯,揍我一顿也好”----做出决定。(老师相机引导品析:为什么觉得挨一顿揍也挺好的?) 活动3 讲好桑娜的内心世界 1.我们已经读懂桑娜的内心世界了。现在,能不能结合这段描写和你们探究到的言外之意,连起来讲一讲她是如何做出决定---哪怕挨揍都要收养孩子的? 2.感情朗读。 3.感悟人物形象(预设:善良;关心体贴丈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4.体会形象后,感情朗读。 此环节聚焦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借助“内心活动波折图”,探究桑娜的言外之意,明晰桑娜做出“宁可挨揍也要收养孩子”之决定的内心活动过程;通过讲述这样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相机进行的联想、对比、解释关键词、追问等品鉴赏析活动,充分体会到桑娜内心活动的复杂与矛盾,进而感受到桑娜关心丈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物形象。
任务二:品读人物对话描写,感受渔夫形象。 过渡语:本篇除了有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还有很多的语言描写。刚刚我们读懂了桑娜的内心世界,接下来我们一起关注渔夫和桑娜的对话,来走进渔夫的内心世界吧。 活动1 感知对话 自己快速浏览12-27段渔夫和桑娜的对话,从中你体会到渔夫怎样的形象,简单批注。 预设:尊重妻子,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小结:渔夫和桑娜一样,是一位尊重爱人、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人。 此环节聚焦渔夫的对话,感受到渔夫对桑娜的尊重,以及宁可自己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物形象。
任务三:联系全文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过渡:刚才我们从桑娜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和渔夫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他们善良的人物形象,我们知道小说三要素除了人物、情节外还有(环境),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一处环境描写。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2.大声朗读这一处环境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渔夫和桑娜的人物形象就显得更高尚了。一起读一读。 小结 通过回顾开头“温暖而舒适”的渔家小屋,联系全文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任务四:传播善良的力量 1.“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的理解。” 他们虽然很穷很穷,但却拥有( ) 师:学了全文你们的感受很到位。他们物质上虽然贫穷,但是他们拥有这么多宝贵的东西,他们在精神上非常富有。 2.穷人仅仅是桑娜和西蒙这两家人吗?还有很多很多,是一类人。托尔斯泰想告诉我们的就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闪着人性的光辉。他们很富有,他们拥有善良的灵魂。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远远比穷人优越的时代,我们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善良,更应该去帮助别人,爱别人。 引导同学感悟到善良这一精神力量,能够一课一得,知道自己也可以传播善良的力量。
总结 只有关注小说的心理、语言、环境描写,我们才能把小说中的人物读懂、读透、读得立体。 总结
板书设计 14 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