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考点综述】
本讲内容参见岳麓书社版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本讲内容在《课程标准》对应的是选修四中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人物评说的第2个专题“东西方的先哲”下的第1条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和第2条“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在《考试大纲》中隶属于选考四的第2个专题“东西方的先哲”中的第1条“孔子”和第2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本讲主要探讨研究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伟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和智慧无论是对历史的影响还是对今天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看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孔子的相关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反复出现,需要密切关注。备考时要准确记忆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理解他们在本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还要对他们的思想文化的世界贡献有深刻的认识。
【考点剖析】
【考点1】先师孔子
1.孔子其人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派创始人。孔子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政治不断碰壁,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他博学多才,收徒授业,开创私学的先河;他收集古代文化典籍,整理成六经。公元前479年病故。
2.政治思想: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
(1)“仁”:要求统治者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了古典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后人多加以肯定。 “爱人”实现途径是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
(2)“礼”:“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为实现“礼”,孔子进一步主张“正名”。体现了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3.中庸之道:
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还要求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加以调和,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4.教育思想:
(1)主张“有教无类”,是教育史上的创举,推动了社会改革,并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2)主张“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教学。
5.全面评价孔子。
孔子诞生于古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的春秋时代,他热衷于政治,总想当官,但始终都未能如愿,他通过讲学而评论时事,独抒己见。他的思想和主张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孔子主张“仁”,“仁者爱人”是他的思想核心,并据此提出了他的政治理想、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他的教育思想已超出教育的范畴而成为一种道德规范;他整理的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历史文献,既是讲学的教材,又成为后世的儒家经典。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这对中华文明的生成、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派所无法比拟的。
(1)对中国:
①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②文化上,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③教育方面,孔子还是古代大教育家,他奠定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
(2)对世界:孔子学说对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当今,对世界,为世界所推崇。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第2章)
材料二:孔子针对同一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学生子张和子夏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孔子的什么思想?
(2)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
(3)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有无现时意义,结合事实说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中庸思想,解答需要找到材料的关键信息并挂靠教材相应史实特别是第二问要用到“过犹不及”和对中庸的理解。
[答案]
(1)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
(2)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倒好处。待人处世做到既温和又严厉,既威武又不猛烈。
(3)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孔子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仍有可借鉴之处,(回答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考点2】思想家柏拉图
1.柏拉图的生平:
(1)出身名门:公元前427年5月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名门望族,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
(2)追随名师苏格拉底:20岁结识苏格拉底,学习哲学。
(3)游历四方:西亚、北非、南欧。
(4)创办学校: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5)代表作品:柏拉图的作品共29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短不一,多用人名为篇目。除《理想国》和《法律篇》之外,比较重要的作品还有《斐多篇》《宴饮篇》《米诺篇》等。他的著作大多保留了下来,成为学术经典。
2.雅典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形式,自由讨论,教学内容不仅研究政治,传授进行政治活动的本领,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
(3)影响: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传播政治理想,培养众多人才;欧洲文化史上大事件,为后来欧洲文教、科技、哲学等发展奠定基础。
3.柏拉图的思想
(1)思想产生的背景:
①民主政体弊端暴露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奴隶制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打败了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雅典;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②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2)哲学思想——理念论
①观点: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②评价:理念论是唯心主义思想,但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3)政治思想——理想国
①代表作:《理想国》《法律篇》,这两部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理想国》:是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想国》从一个老人谈论日益逼近的_孵亡开始.用一个因果报应的神话结束,伦理学的主题——“什么是正义,贯穿其中。在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中,居民分成三部分:统治者、军人和平民。这三类人有不同的职责。如果他们各自恪尽职守,国家就达到了正义与幸福,否则国家就变得不义并趋向毁灭。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也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由.而是和谐与效率。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其中提出的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③《法律篇》:《法律篇》是柏拉图晚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品。虽然作品同样设计了一个理想国家,但与《理想国》不同,它强调法治,即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柏拉图认为,公民的义务包括抚养儿童、赡养老人、帮助朋友、恭敬上天等.法律对这些都应该做出详细的规定,告诉人们在社会中怎样生活。法律一方面依靠说服,一方面依靠强制。如果所有的人都遵守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但是柏拉图忽视了法律的性质,因为如果法律本身不好,遵守法律也不会是正义的,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批评过这一缺点。
4.对柏拉图的评价
作为苏格拉底的门生,柏拉图曾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四方,从事办学和著述,一生留下近30部作品,创建起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在此基础上,柏拉图建立了他的政治学说,描绘出一幅“理想国”的图景,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突破了固有宗教神话的束缚,充满着理性而睿智的思辩,透射出可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光华。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著作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子。人们可能赞同他的思想,也可能反对他的思想,但无法忽视他的思想的存在。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
『例』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
B.他最大贡献是创立著名的“三段论”
C.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院,成为培养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重要基地
D.他的《理想国》是叙事体著作,给后人智慧的启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的能力。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三段论”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理想国》是著名的对话体著作,只有选择C项。
[答案]C
【考点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1.生平小传:出生于希腊北部小城,17岁师从柏拉图,公元前336年在雅典创立学园,公元前322年逝世。
2.治学态度: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认为真理高于一切,提出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
3.亚里士多德的杰出贡献
(1)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他把逻辑学视为哲学的一部分,经过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所谓“三段论”,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的贡献除了创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逻辑学,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研究方法。他重视收集材料;而且他主张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有条理的论断。
(3)亚里士多德首次对科学进行了分类,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4)他在政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学》中。
①他把希腊城邦的政体分为六种:君主政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他认为前三者较好,后三者较劣,其中,最推崇贵族政体。
②他还对政体发生革命和内讧的原因进行了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讨,认为原因在于不平等,他提出九条原则来稳定政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订立好法制”,这就是他的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5)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道”的理论。
4.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大的,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是“人类的导师”。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政治学中的“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例』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主张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
[解析]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小马驹”的寓意,即从老师处吸取知识营养但对老师不盲从,所以其本意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高于一切,敢于挑战权威。
[答案]A
【考点4】孔子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比较
1.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方面 柏拉图 孔子
不同点 所处时代 古希腊奴隶制盛行之际 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政治思想 开创理想国 恢复周礼旧制
思想核心 “理念”,重理性 “仁”,中伦理
相同点 面临政治形势 都是社会秩序不安定
主张 提倡以德治国,维护等级秩序
文化教育 创立思想,创办学校
历史影响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2.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的比较
(1)两者分析的角度不同。孔子从矛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角度出发,观察矛盾双方如何实现协调——辨证法;亚里士多德:站在发展观角度出发,观察事物如何达到最佳——发展观
(2)两者提出的目的不同:孔子协调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仁的关系,追求社会和谐——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为了讲授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境界——伦理学、哲学思考。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主要是在处理事情和人生态度上,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例』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根据他们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想主张可以得知他们“中庸”思想的标准是不可能相同的。
[答案]A
【及时巩固】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以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爱人”主张中对建立或调解和谐人际关系有重大作用的内容。作答时应分清孔子的政治、伦理、教育主张。
[答案] B
2.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类无教
[解析] 由“中人以上,中人以下,……。”等信息,联系孔子的教育思想只能选因材施教。
[答案] C
3.下图最能说明孔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
(注:2006年7月第1版第4次印刷的岳麓版选修四第6页康熙为孔庙所题匾额)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解析]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成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和对孔子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这种图片题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难度较大,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答案] D
4.他设计了理想国是。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指( )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 C.孔子 D.圣西门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是柏拉图。
[答案]B
5.《理想国》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什么是正义
B.法治优于人治
C.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
D.理想国中的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史实的识记能力。伦理学的主题——“什么是正义”贯穿《理想国》其中。
[答案]A
6.提出法制优于人治的思想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孔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亚里士多德在其代表作品《政治学》中强调 “订立好法制”,这就是他的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答案]A
7.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泰勒斯
[解析] 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涉及多个领域,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答案]B
8.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
A.创立逻辑学
B.建立理念论
C.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
D.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解析] 建立理念论的是柏拉图;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和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的是苏格拉底。
[答案]A
9.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偿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城之外,东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治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
[解析]
本题主要在于考察孔子思想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影响这一知识点,要求考生能按照相关知识整理性地思考材料,并能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叙述。
[答案]
(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10.简述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主张,并评述柏拉图思想的历史影响。
[解析]
本题需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全面性和深刻性,还要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答案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不必展开,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
[答案]
思想主张及影响:
(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 的反映;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政治理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①在这个国家中,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国王真正懂哲学;
②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和谐与效率;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产生深远影响。
(3)强调法治,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有利于后代法制国家的建立。
(4)注重教育,创立雅典学园,成为思想的“集散地”,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专题一 东西方先哲
【课标要求 考纲概览】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考点突破 典例讲练】
考点一 先师孔子
重难疑点突破
1.孔子的思想
(1)仁者爱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但是,孔子主张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他还进而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克己复礼:孔子政治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礼”。“礼”是指周礼。孔子认为“礼”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没有“礼”,就无法分辨君臣、上下、长幼之序,就不能区别人们的亲疏远近。为维护“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
(3)中庸之道:孔子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中庸还要求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注重因材施教。
2.孔子的地位
(1)“万世师表”:孔子及儒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
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形象也逐渐被神圣化了。
(2)影响世界: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后,儒学传到了西欧。法、德等国先进的思想家们从儒学这个完全不同于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考点对应例题
例阅读下列材料:
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日:“请问其目 ”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请回答:上述材料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体会“克己复礼为仁”的意思。
答案:“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
考点对应训练
1.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他一贯主张的(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正名” D.“忠恕”
2.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要是因为( )
A.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B.新兴地主力量壮大
C.土地私有受到肯定 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3.阅读下列材料: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论语·八佾》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请回答:
(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和目的。
考点二思想家柏拉图
重难疑点突破
柏拉图的思想
(1)理念论:柏拉图是伟大的思想家,在哲学上,他提出了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2)理想国:由于对现实政治不满,柏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图不断探究、设计理想社会,在中年和晚年分别创作了《理想国》和《法律篇》。这两部著作在西方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理想国》中的“理想国”:在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中,居民分成三部分:统治者、军人和平民。这三类人有不同的职责。如果他们各自恪尽职守,国家就达到了正义与幸福,否则国家就会变得不义并趋向毁灭。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也不是自由,而是和谐与效率。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其中提出的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第二,《法律篇》中的“理想国”:《法律篇》是柏拉图晚期的作品,与《理想国》不同,这里设计的理想国强调法治,即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柏拉图认为,法律应对公民的义务做出详细的规定,说服或强制所有的人都遵守法律,国家就会昌盛。但是,柏拉图忽视了法律的性质,因为如果法律本身不好,遵守法律也不会是正义的。
考点对应例题
例 阅读下列材料:
柏拉图认为,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柏拉图称之为“理念”。例如世界上有白猫、花猫、黑猫,柏拉图认为,之所以有“猫”这个理念,是因为神创造了本质的“猫”,而且只创造了一只,其他的都是模仿。
请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柏拉图的哪一哲学观点 其核心内容及其实质是什么
解析:本题解答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结合对理念论的理解概括材料信息。
答案: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其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
考点对应训练
1.苏格拉底之死极大地震动了柏拉图,他对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反思( )
A.提出理想国 B.提出理念论 C.周游列国 D.创办学园
2.雅典学园的门上写着一行字:“不懂几何学者不许入内”。这说明( )
A.雅典学园主要是研究数学的学校 B.柏拉图办学重视自然科学知识
C.几何学在当时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D.柏拉图主张运用自然科学治国
3.下列符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理想国”主张的是( )
①统治者、军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民恪尽职守 ②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民主和自由 ③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④法律成为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4.阅读下列材料:
柏拉图的学园是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的学生不缴纳学费,但须具有初级的数理知识。学生大多来自希腊各城邦的上层社会,男生、女生平等对待。学园开设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学等。在学园里,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老师可以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学生也不必恭恭敬敬、唯命是从,这种轻松的学术空气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柏拉图时代的阿卡德米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
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办学成果等方面,评述雅典学园。
考点三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重难疑点突破
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1)坚持真理:亚里士多德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学当中,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但是绝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尽管他对自己的老师怀有高度的敬意,但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把柏拉图作为批评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还与当时著名的学者激烈争论。
(2)“学界巨人”:①亚里士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他广泛收集材料,从别人的著作中选出有用的知识,制成一览表。然后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论题下。随后对收集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有条理的论断。②亚里士多德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和创造的科学三类。他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著作,留下了丰厚的遗产。③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分析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提出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专门讨论政治问题和原理,他把整个希腊城邦的政体分为六种,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以及平民政体。亚里士多德还对政体发生革命和内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⑤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道”理论,鼓励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以理性为准绳。⑥亚里士多德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令后人赞叹。因此,有人称他是“学者中的大师”,还有人称他是“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
考点对应例题
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次柏拉图开玩笑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学校由两部分组成:亚里士多德是学园的灵魂,其他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当亚里士多德遭到同学的攻击时,柏拉图总是出面解围,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请回答:
(1)结合上述信息,你怎样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师生关系
(2)亚里士多德是怎样从理论上突破柏拉图的理念论的
解析:(1)问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方面看待问题,以探究亚里士多德学术成就的多方面因素。(2)问从具体内容上比较两者的不同。
答案:(1)柏拉图看重亚里士多德,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他的特点,给予保护和宽容,为亚里士多德学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见解,又树立了敬仰老师,但不盲从老师,勇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敬师观的典范。(2)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是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慌。
考点对应训练
1.下列与亚里士多德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
①“吕克昂”学园 ②“逍遥学派” ③“中道”理论④“三段论”推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政治上亚里士多德主张( )
A.哲学家做国王 B.和谐和效率是国家的目的
C.法治优于人治 D.生活实践以理性为准绳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科学者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出于对本学科的钟爱,总是愿意回顾它丰富的历史,追寻它那悠久的起源。然而,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还是人文社会的,许多学科的源头竟然都是亚里士多德。站在今天的立场,我们当然不能说,亚里士多德是所有学科之父。但是,他至少是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方法论等等学科的创始人。其实,只要开创了这些学科中任意一门,都可以当之无愧地承受“伟大”二宇,更何况它们都是出自亚里士多德一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知识最渊博的学者,被人们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材料二 传统逻辑学的任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认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演绎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上。经过研究,他发现了14种有效的三段论。虽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完整,但是有明显的系统性。
请回答:
(1)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亚里士多德对于逻辑学的贡献有何意义
【方法探究 规律总结】
专题复习攻略
本专题复习,首先应重视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东西方先哲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思想,并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其主要思想的社会根源。第二,注意三位思想家提出的思想在当时社会上的反响,并分析原因。第三,对三位思想家加以比较。第四,重视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果的把握。第五,重点注意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成果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影响。
复习方法例说
方法一 列表把握三大思想家的基本思想主张和成果
方法点拨:运用表格把握三位先哲的思想和学术成果,整体效果好,便于记忆。
目标落实:
分类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思想成果 仁、礼、中庸 理念论 “中道”
政治主张 以德治民、施仁政 理想国 法治优于人治
教育成果 兴办私学、有教无类 雅典学园 吕克昂学园
学术成果 整理“六经” 《理想国》、《法律篇》 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分类、逻辑学、三段论、《政治学》
方法二评价三位思想家
方法点拨:掌握基本方法,对三位先哲加以评价,是本专题复习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标落实:(1)评价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重要地位。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为了匡正社会秩序,孔子创立仁、礼、中庸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孔子开创私学,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在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他还注重言传身教。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评价柏拉图:柏拉图是古希腊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思想家,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这是本末倒置的唯心论。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政治主张,虽然“哲学王"的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托邦,但从他的论述中,人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的。柏拉图创办的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院重视自然科学的知识,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等是其中的代表。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尽管人们对他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则是大家公认的。
(3)评价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他也批评老师对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他的研究都是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希腊哲学的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典题类析 能力升级】
题型一重点难点突破题
本专题中对于三位思想家生平经历、基本思想和历史地位的把握是学习的重点,要结合历史背景加以理解分析。
典例1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先哲中的杰出代表。请回答1~3题。
1.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仁、礼、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
请回答:
(1)孔子说“克己复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克己复礼"。孔子为什么要“克己复礼”
(2)孔子是怎样协调“仁”与“礼”的
2.柏拉图不断探究、设计理想社会,他的“哲学王”的,观点出自( )
A.《理想国》 B.《法律篇》 C.《米诺篇》 D.《斐多篇》
3.亚里士多德哪一成果的提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
A.“三段论” B.“理念论” C.“中道”论 D.几何学
解析:1.本题关键是对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核心内容的理解把握。要注意理解礼、仁、中庸思想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并结合历史背景把握其意图。
2.“哲学王”的主张是柏拉图前期理想国的思想,因此应出自《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提出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答案:1.(1)孔子所讲的“克己复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匡正社会,所以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2)孔子将礼与仁结合起来,从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出发,提出中庸之道,主张妥善调和关系。
2.A 3.A
题型二 专题知能综合题
本专题中对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各自思想体系的把握理解,三位思想家的相互联系比较等都是专题综合的重要方向和视角。
典例2 东西方先哲的不懈探求和他们对人类文明传承的贡献将永远彪炳史册。请回答4~5题。
4.古代先哲留给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C.柏拉图——“中道”理论 D.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5.阅读下列材料:
在阿卡德米学园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里士多德经常跟他的老师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述都像是同柏拉图对话,但师徒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例如,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理念,它是世界的本原;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个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柏拉图认为,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科学的任务就是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学问题 各持怎样的观点
(2)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解析:4.“中道”理论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5.(1)问结合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信息,联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概括问题。(2)问是评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变式训练。 答案:4.C
5.(1)物质与意识(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着理念(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2)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非常敬仰,但在科学上决不盲从,把真理看得高于一切。
题型三 延伸探究创新题
复习本专题基本内容要注意与当时历史背景相联系,与后来的思想文化发展相联系,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以纵向或横向探讨问题。
典例3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成果泽被后世,影响深远。请回答6~7题。
6.(2004·上海)2004年4月,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下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请回答: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7.阅读下列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孔子讲学图 壁画《雅典学院》中间二人
左为柏拉图,右为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孔子、柏拉图、亚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多德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在个人经历、思想观点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他们的人生又是怎样各具特色
解析:6.图片中的特写小图为孔子头像,结合甲、乙、丙三种观点,明确复旦大学赠给美国副总统切尼的礼物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历史原因。
7.本题答案带有相对开放性,可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探究。
答案:6.甲侧重孔子是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思想,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7.相似处:游历、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私学、中庸之道等。孔子——追求礼乐的人生;柏拉图——理想国和雅典学园;亚里士多德——坚持真理、不断探求、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专题演练 巩固落实】
一、选择题
孔子创立的儒学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请回答1~3题。
1.孔子少年立志传承礼乐,重要因素之一是( )
A.社会动荡的必然结果 B.鲁国礼乐文化氛围的影响
C.礼乐制度受到普遍维护 D.孔子是熟知礼乐制度的天才
2.下列反映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是( )
①“过犹不及”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④“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孔子在春秋时期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汉武帝却把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主要因为( )
①孔子创立的儒学不适应春秋社会变革的要求②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适应了汉武帝的政治要求
A.①正确,②错误 B.①错误,②正确 C.①②皆正确 D.①②皆错误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先哲。请回答4~6题。
4.柏拉图苦心孤诣地设计一“理想国”,主要是因为( )
A.雅典民主政治一直是名不副实 B.找到了更为先进的政治模式
C.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严重弊端 D.雅典民主政治有待进一步改进
5.亚里士多德批评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理想国”的主要理由是( )
A.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 B.法治须以法的公正为前提
C.政治设计须符合实际 D.理想国必须是民主政治
6.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 )
A.设计了理想国B.提出了“中道”论 C.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D.提出了“三段论”
二、非选择题
7.1988年,诺贝尔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主齐聚巴黎,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 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政制,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政制。
材料二 里士多德说:在今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秀的统治者,法律能做出最恰当的判决……法治应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
请回答:
(1)柏拉图的“法治”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有何异同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与我们现代社会主义“法治”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东西方先哲
考点一 先师孔子
1.D 2.A
3.(1)重视礼,强调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以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完美。
(2)春秋时期,“礼崩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坏”,新旧社会势力矛盾激化,人际关系紧张。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的权威,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重建社会秩序。但孔子认识到,形式上的礼乐必须以仁德为根基,礼和仁必须结合起来,并以中庸之道协调礼和仁的关系,达到完美与和谐。
考点二 思想家柏拉图
1.A 2.B 3.B
4.办学目标:培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哲学的政治人才。办学理念: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轻松的学术空气便于学生自由讨论问题。办学成果:学园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考点三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1.D 2.C
3.(1)他不仅为许多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使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工具。
专题演练巩固落实
1.B 2.C 3.C 4.C 5.C 6.C
7.(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2)儒学创始人,中国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8.(1)同:都主张用完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律制度来统治国家。异:柏拉图认为“人治”优于“法治”,其“法治”思想是在哲人统治不能实现的前提下提出的次优选择;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优于“人治”。(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主张用完备的法律实行统治,君民共同纳入“法治”的范畴,它建立在雅典奴隶制基础之上,维护的是雅典少数人的利益,即占人口少数的公民的利益。我们现代的社会主义“法治”,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核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