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物质的分散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物质的分散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5 21: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 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
教学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吸附等重要性质和应用。
2.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区别溶液与胶体的方法。
3.通过导电性实验,感受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进而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4.初步学会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方法。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
胶体的概念、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展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标本,请大家通过观察分析一下这三种混合物的特点。
(学生回答 )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均一、稳定、透明。
乳浊液:(如:植物油和水)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悬浊液:(如:泥水)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引导学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引出分散系的概念。
【板书】1.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
分类:溶液、浊液、胶体。
(讲述)不同点: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
分散系 性质
分散系微粒 稳定性
溶液 <10-9 m 稳定
胶体 10-9 ~ 10-7 m 较稳定
浊液 >10-7 m 不稳定
【板书】2. 胶体:
(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 ~ 10-7 m 之间的分散系。
【展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胶体:ppt展示。
【活动与探究】实验演示P13活动与探究
(提问)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时,现象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展示】ppt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板书】(2)胶体性质:丁达尔现象。
说明这种现象可以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4资料卡:胶体的应用 。
(讲述)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到达净水的目的。
【思考】为什么溶液会NaCl、NaOH、盐酸发生导电而酒精、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讲述)水溶液中的化合物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以NaCl、NaOH、盐酸、酒精、蔗糖溶液为例分析)
【板书】3. 化合物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1)电解质是化合物,Fe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或”是两种情况之一即可,BaSO4 、Al2O3虽然难溶于水,不导电,但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3)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
① 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的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
② 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思考】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的状态下电离的过程如何表示呢
【板书】4. 电离方程式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2)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
(3)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NaCl === Na+ + Cl-
H2SO4 === 2H+ + SO
NaOH === Na+ + OH-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散系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性质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m < 10-9 10-9 ~ 10-7 > 10-7
外观性质 均一、稳定、 透明 均一、 稳定 、 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
现象 无 光照射时有光束通路 无
分散系与胶体
分散系的类别和性质
胶体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
导电性实验
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判断方法:酸、碱、盐和常见的金属氧化物等
3.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
H2SO4 == 2H+ + SO
NaOH == Na+ + OH-
课堂小结
电解质包含哪些类别物质:酸、碱、盐和常见的金属氧化物等。
同时要注意的是: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对其他难溶盐,尽管在水溶液中难溶,但只要在融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也是电解质。
当堂检测
1. 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A )
A.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 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 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 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2. 鉴别 FeCl3 溶液和 Fe(OH)3 胶体,下列方法中最简单有效的是 ( D )
A.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加热煮沸
C.加入足量的盐酸 D.观察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间的距离不同
B.不同分散系其对应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不同
C.1 mol O2 与1 mol O3 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D.1 mol氢气所占体积约22.4 L
4.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B )
A.CuSO4 B.CO2 C.HCl D.CH3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