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盼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盼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6 16:4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盼》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作家铁凝在《盼》这篇文章里,以小女孩的视角叙述了这样一个可爱的故事:妈妈为“我”买了一件绿色的新雨衣,“我”爱不释手,从此日日夜夜盼望着天阴下雨,好有机会穿上它。好不容易有一天真的下雨,“我”多次找借口想穿雨衣外出,但都被妈妈拒绝。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天一早又下起了雨,“我”终于得偿所愿。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如果说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从不同方面来围绕中心意思写”,那么第17课《盼》,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选取不同的事例,突出表现中心意思。
除了落实理解“紧紧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这一语文要素外,本课对于让学生学习如何“把重要的事例写具体”也起到了典型范例的作用。文章重点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以及环境的描写,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和“盼”的情感细腻生动地呈现出来。
【设计理念】
在本教学设计中,以单元任务“明明白白我的心”为驱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通过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环境描写来学习作者把重要的事例写具体的方法。在教法上,注重启发学生思辨思维,聚焦文中多处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辨析这样写的好处,从而总结方法,接着学以致用,推进单元任务的完成,新法活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3.运用所学方法,完成单元习作的写作提纲。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的。
【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完成单元习作的写作提纲。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整体感知,思辨选材之妙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你们读懂这篇文章作者梁容若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了吗?
2.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17课《盼》,看看我们是否能读懂铁凝老师在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请大家齐读课题。
3.课前,大家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么吗?(预设:盼穿新雨衣。)
4. 师:一个“盼”字,既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含着本文的中心。回忆:作者围绕“盼穿新雨衣”这一大事件又写了哪些小事件呢?(相机板书:得雨衣,盼变天;下起雨,盼出门;出不去,盼雨停;又下雨,终如愿。)
5.思辨选用事例之巧
思考: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作者选取的4个小事件,你有什么发现?既然主人公蕾蕾的心愿是穿上新雨衣,那么只写第4个事例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前面三个事例呢?
教师小结(板书:围饶中心选材料)
活动二:精读课文,破译写作密码
1.借助板书,回顾:在围绕“盼”所写的四个小事件中,哪个
事件的描写让你印象最为深刻?(预设:下起雨,盼出门)
2.师:为什么这件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习作策略。
(课件出示:)作者是如何借助这个事例把“盼”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5自然段,选出写得生动的两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把感受批注在书上。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1)细节描写表现“盼”
(2)景物描写烘托“盼”
师:在这个事例中,你还发现作者有什么隐藏的写作密码吗?
师:看来,你不仅读懂了本文的中心,还破译了作者把中心意思
写具体的写作密码。正如本单元交流平台中所言:在为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板书:重要部分写具体)
活动三:回归整体,感受作者布局之妙
1.思考:既然作者围绕小主人公盼穿上新雨衣写了四个事例,为什么不把其他三个事例也写具体呢?
2.小结:有详有略,有主有次,才会重点突出。这样的安排也正体现了作者整篇文章
活动四:读写迁移,推进单元任务完成
1.请从下面汉字中选择一个,试着完成写作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出示课件)
题目:
中心意思:
写作提纲:

2.布置作业:课后,请大家继续修改自己的写作提纲,期待大
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汉字用习作的方式精彩呈现!
【板书设计】
17.盼
得雨衣 盼下雨 围绕中心选事例
下起雨 盼出门 重要部分写具体
出不去 盼雨停
又下雨 终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