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大道之行也《礼记》制作:jmf(QQ41073598)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全书包括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四书:《论语》《大学》
《孟子》《中庸》 知识拓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wéi)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zhǎnɡ),矜(ɡ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xīng),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6)故/外户而不闭
读出下列句子的节奏,并用“|”标示出来。
①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1)通假字①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用作动词,赡养。
②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名词用作动词,
抚养。
③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壮、幼,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中年人、孩童。
④选贤与能:贤,形容词用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形容词用作名词,能干的人。(2)词类活用①男有分:分(古义)职业、职守
(今义)过分
②女有归:归(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乱(古义)造反
(今义)没有秩序(3)古今异义①亲
A、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B、故人不独亲其亲(父母)
②独
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子的人)
B、故人不独亲其亲(单)
③闭
A、是故谋闭而不兴(封闭、阻塞)
B、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4)一词多义①大道之行也:行,实行。
②讲信修睦:修,培养。
③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第二个“亲”,父母。第二个“子”,子女。
④皆有所养:养,供养。
⑤货恶其弃于地也:恶,憎恶。
⑥不必藏于己:藏,私藏。
⑦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所以;兴,发生。
⑧盗窃乱贼而不作:贼,指害人;作,兴起。
⑨外户而不闭:闭,用门闩插门。(闩:shuān)
⑩是谓大同:是,这;谓,是。
(5)重点词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判断句)
②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固定格式】
(常说的“‘所’字结构”)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口技》
(6)特殊句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理解重点词句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译文课文层次:“总—分—总”的形式
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讲信修睦。
(总领全文)
|
分: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总: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总结全文)
思考:如何理解“大道”“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①大道: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②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③大道之行也:指执政者施行大道,老百姓便
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④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
的天下)。1、哪一句总写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理解文意2、本文是如何具体描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大同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人受到关爱人人安居乐业物尽其用人尽其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女有归②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③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使老有所终……皆有所养④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男有分,女有归⑤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们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把共同劳动看作分享快乐的句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⑥文中体现“大同”社会安定和平的句子:外户而不闭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 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3、孔子生活得时代是否实现了 “大同社会”呢? 大同社会是人们对现实不满的 体现,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但是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虽 然如此,“大同社会”仍然是从古至今人们不懈努力寻求的理想社会。大同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孟子
极力主张王者以仁义治理天下,认为使百姓得以温饱与教育才是国家强盛之本。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说 。 陶渊明:
世外桃源 康有为著《大同书》,描绘了一个“大同梦”: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莫尔,16世纪英国的大法官,《乌托邦》的作者,《乌托邦》描绘了一个公社式的社会,它并不强求一致,但却通过明显可见的公正制度而达到全体一致”,财产公有,人人平等。“乌托邦”成了理想社会的代名词马克思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和谐社会 “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十六大报告
1、你心目中的大同社会是怎样的?
2、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看待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
[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