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现象不能说明热空气上升的是( )。
A.蒸馒头时向上冒出的白气
B.热气球升上天
C.从墙壁上方制冷空调吹下来的冷风
2.在用尤克里里进行演奏时,要想让它发出的声音更强一点,应该怎么做?( )
A.更换新的尤克里里 B.调节弦的松紧度 C.手指拨弦用的力度大一点。
3.金鱼生活在水里,靠产卵繁殖后代,所以是卵生动物;海豚也生活在水里,它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 )
A.卵生 B.蛋生 C.胎生
4.像箫、单簧管等属于管乐器,它们发声的原理是( )。
A.自身的长度 B.吹的力度 C.管内空气柱的振动
5.小红看到妈妈晾的床单向西飘,这时候的风向是( )。
A.南风 B.西风 C.东风
6.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 )为食。
A.昆虫 B.鱼虾 C.花蜜
7.下列天气现象中,( )不是降水的形式。
A.大雪 B.冰雹 C.雾霾
8.将细沙、小苏打、黄豆三种物质分别放入A、B、C三个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由下图所示的现象可知( )烧杯里的物质能溶解在水里。
A. B. C.
9.升高水温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
A.食盐的剂量 B.温度 C.水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严厉打击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
B.不保护珍稀动物,他们也不会灭亡。
C.加强宣传不是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1.大量事实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 。
12.蚊子和苍蝇的相同点是:它们都属于昆虫类动物,身体都分为 、 、 三个部分,头上有 等,胸部有三对 ,卵生。
13.把相同重量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水中,食盐在20℃水中的溶解速度 (填“快于”或“慢于”)在40℃水中的溶解速度,原因是 。
14.哺乳类动物一般胎生哺乳。鱼类动物一般通过 繁殖后代,昆虫类动物一般 。
15.昆虫类动物,身体都分为 、 、 三个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 ,卵生。
16. 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17.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 ,像 、 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18.空气的温度叫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19.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大小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 级,最大为 级。
20. 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
22.风力没有大小。( )
23.蚕和蝴蝶生命历程相同。( )
24.一定量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
25.蟋蟀响亮的叫声是从腹部发出的。( )
26.制冷空调安放在室内墙壁的上方,这样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 )
27.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天气是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
28.通常根据一个地方12小时总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强度等级。( )
29.风力使风车转动,风车带动发电机发电就是风力发电。( )
30.只有成熟的动物能够繁殖下一代。( )
四、连线题(共7分)
31.将下列动物归类。
熊猫
金鱼 鸟类
蝴蝶 哺乳类
企鹅 鱼类
奶牛 昆虫类
孔雀
蚂蚁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2.暴雨来临前有哪些防范措施?
33.高锰酸钾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4.听力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你平常会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吗?是如何保护的呢?(列举三例)
35.作为小学生,保护珍稀动物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请你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告诉人们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六、实验题(共8分)
36.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着一定的空间
a.空塑料瓶 b.气球 c.水槽 d.水 e.排球 f.玻璃杯 g.纸团 h.乒乓球 I.酒精灯 j.铁架台 k.镊子 i.石棉网
(1)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有:( )、( )、( )、( )( )、( )。(填对应字母,每选对一个1分,共6分)
(2)实验步骤:①在瓶子的侧壁钻一个小孔,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如图)。
②把瓶子竖直放入水中,直至侧壁的小孔被水淹没,再来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如图)。
③杯子底部紧塞一团纸,然后将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入水底,杯子里的纸团( )湿(填“会”或“不会”)。
④然后将杯子倾斜,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倾斜后杯子里的纸团( )湿(填“会”或“不会”)。
(3)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着( )并充满各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解析】略
2.C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在用尤克里里进行演奏时,要想让它发出的声音更强一点,应该手指拨弦用的力度大一点,所以C符合题意。
3.C
【详解】金鱼生活在水里,靠产卵繁殖后代,所以是卵生动物;海豚是体型较小的鲸类,广泛生活在大陆架附近的浅海里,偶见于淡水之中。海豚繁殖时,母豚会直接将小海豚生出来,生的小海豚会从母豚生殖孔两侧的乳头中吸取乳汁。海豚是胎生繁殖后代的。
4.C
【详解】乐器是指能够发出乐音,并能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管乐器发声主要依靠空气柱振动,像箫、单簧管等属于管乐器,它们发声的原理是管内空气柱的振动。
5.C
【详解】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题中小红看到妈妈晾的床单向西飘,这时候的风向是东风。
6.A
【详解】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根据对鸟喙形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如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昆虫为食。
7.C
【详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雾霾不是降水的形式。
8.B
【详解】溶解:在水中看不到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没有沉淀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细沙、黄豆不能溶解在水中,小苏打能溶解在水中。由下图所示的现象可知B烧杯里的物质能溶解在水里,所以B符合题意。
9.B
【详解】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温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10.A
【详解】A.应该严厉打击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正确;
B.不保护珍稀动物,他们也不会灭亡,错误;不保护珍稀动物,它们就会灭绝;
C.加强宣传不是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错误;加强宣传是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11. 振动 消失
【详解】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12. 头 胸 腹 触角、眼、口器 足
【详解】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蚊子和苍蝇的相同点是:它们都属于昆虫类动物,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角等,胸部有三对足,卵生。
13. 慢于 温度越低溶解速度越慢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把相同重量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水中,食盐在20℃水中的溶解速度慢于在40℃水中的溶解速度,原因是温度越低溶解速度越慢。
14. 产卵 卵生
【详解】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胎生动物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哺乳类动物一般胎生哺乳。
15. 头 胸 腹 足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16.气候
【详解】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等。
17. 胎生动物 鸡 猫头鹰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比如鸡、鸭、猫头鹰等,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比如狗、猫。
18. 气温 摄氏度 ℃
【详解】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19. 0 12
【详解】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风速,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20.风力
【详解】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的力量的大小。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大小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21.√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题目说法正确。
22.×
【详解】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0-12级,共13个等级。
23.√
【解析】略
24.√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定量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5.×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同动物发声器官是不同的,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声响。
26.√
【解析】略
27.√
【详解】气候 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8.×
【详解】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根据对雨量等级的认识,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的降水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29.√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风车是一种利用风能来工作的装置,风力使风车转动,风车带动发电机发电就是风力发电。
30.√
【解析】略
31.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 熊猫、奶牛属于哺乳类动物,金鱼属于鱼类,蝴蝶和蚂蚁属于昆虫,孔雀和企鹅属于鸟类动物。
32.1.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2.暴雨来临前,低洼地区的居民应在房屋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3.市政和物业管理人员应及时清理城市、小区的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管道畅通。
【解析】略
33.高锰酸钾与食盐都能在水中溶解。相同点:它与食盐在水中都是慢慢溶解,搅拌后溶解加快,溶解后不会自行沉降了;不同点:食盐溶液是无色透明的,而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详解】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高锰酸钾与食盐都能在水中溶解。相同点:它与食盐在水中都是慢慢溶解,搅拌后溶解加快,溶解后不会自行沉降了;不同点:食盐溶液是无色透明的,而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34.会。我会尽量远离,并控制声源。比如在用耳机听音乐时注意控制音量,使其不超过60分贝,有时候也会给制造噪声的人提一些建议。
【详解】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耳朵的卫生和保健,如尽量不用耳机,如果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防止对鼓膜造成危害。保护措施:①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如有堵塞,可以用双氧水冲洗;②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35.保护珍稀动植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珍稀植物重要性的认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饲养和繁殖珍稀动物,减少环境污染等。
【详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关的政策法规,不猎杀、捕食珍稀动物,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珍稀植物重要性的认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饲养和繁殖珍稀动物,减少环境污染等。
36. a b c d f g 不会 会 一定空间
【详解】(1)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着一定的空间,需要用到的材料有空塑料瓶、气球、水槽、水、纸团、杯子。
(2)实验步骤:①在瓶子的侧壁钻一个小孔,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②把瓶子竖直放入水中,直至侧壁的小孔被水淹没,再来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发现从小孔的位置冒气泡。③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比如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例扣在水槽中,纸团不会湿,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④然后将杯子倾斜,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水逐渐占满杯子,杯子底部的纸团湿了。
(3)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空气占据着空间并充满各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