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7 00: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能感受到物体的味道,是因为食物刺激到了( )。
A.味蕾 B.舌咽神经 C.大脑
2.大街上有许多环卫工作者使用垃圾夹子(如图)夹垃圾,垃圾夹子属于( )。
A.费力杠杆 B.省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3.在农田中,大雨过后往往会有大量蚯蚓钻出地面,这是因为( )。
A.土壤中的温度太低 B.土壤中缺少食物 C.土壤中水多,氧气少,无法呼吸
4.通过火山喷发现象,我们可以推测( )。
A.地球上到处是火山 B.地球上所有的火山都会喷发
C.地球内部有高温高压的岩浆
5.大脑对事物的认知离不开眼、耳、鼻、舌、皮肤等各种( )的共同作用。
A.感觉器官 B.味觉器官 C.嗅觉器官
6.泥石流的灾害特点是( )。
A.会流动,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场
B.大地摇晃、房屋倒塌
C.岩浆喷涌、烟云笼罩
7.下列常用的电话求助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交通事故122 B.消防求助110 C.医疗急救 120
8.不能给我们带来热能的是( )。
A.晒太阳 B.喝牛奶 C.盖棉被
9.占地表岩石的70%的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10.冬天如果在温暖的房间里放置两支温度计,一支靠近屋顶,一支靠近地面,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
A.靠近屋顶的高一点 B.靠近地面的高一点 C.一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12.人体的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 并通过 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 、 ,就形成了对事物的 。
13.影响冰淇淋冷藏箱保温效果的因素有: 、 、 。
14.热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称为 。
15.科学用脑五要素包括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 、 。
16.烧水时,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 。
17.地壳自形成以来就在持续不断地 着,只不过运动的 很慢,平时难以察觉。
18.发现有建筑物着火,应该拨打 消防求救电话。
19.升国旗时,利用了旗杆顶端的 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 。
20.旗杆顶端的滑轮是 (填“动滑轮”或“定滑轮”),使用时 (填“能”或“不能”)省力。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1.生鲜食品快递时都盛放在泡沫箱中,是为了保温。( )
22.用湿拖把拖地,地板上的水慢慢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水被地板吸收了。( )
23.在饮食方面,脑保健的措施包括经常多吃肉少吃菜。( )
24.在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尊重事实的证据,就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
25.存入“问题银行”的问题,都适合我们在课堂上研究。( )
26.热的良导体适合用于需要更好地保温的场合。( )
27.勤洗澡、勤换衣可以预防一些皮肤病。( )
28.遇到困难要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 )
29.岩浆岩可能变成变质岩,沉积岩不可能变成变质岩。( )
30.不同坡度的斜面越陡越费力。( )
四、连线题(共12分)
31.将你遇到的下列情况与正确的电话求助方式连起来。
邻居家失火 120
查询某饭店的订餐电话 110
公园里被人恐吓 114
放学回家路上发现老奶奶晕倒在路边 122
公交车上发生抢劫事件 119
看到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 12110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2.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
33.自然灾害对人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习应对措施,请你说一下如何应对地震灾害。(至少写出3点)
34.请说说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35.发生地震时、如果我们在教室应该怎么办?
六、实验题(共8分)
36.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穿上一颗小钢珠,然后对小钢珠进行加热,如下图所示。
(1)图中给小钢珠进行加热的仪器名称是 ; 号钢珠温度上升得最快; 号钢珠温度上升得最慢。
(2) 号和 号两颗钢珠温度上升得一样快。
(3)若把酒精灯移到3、4号小钢珠中间,则 号、 号小钢珠的温度上升最慢。
(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2.A
3.C
4.C
5.A
6.A
7.B
8.C
9.B
10.A
11.人脑
12. 感觉信号 神经 综合 判断 整体认知
13. 材料的导热性 物体的结构 物体的颜色
14.热传导
15. 动静结合 适当休息
16.热对流
17. 运动 速度
18.119
19. 定 方向
20. 定滑轮 不能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答:1、保持眼睛周边卫生,风沙天气减少外出。
2、定期检查视力,预防近视。
3、不要躺着看书、玩手机。
4、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
5、坚持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
6、保证充足的睡眠。
7、发现近视,及时就医等
33.答:①不要惊慌∶②躲在能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③保护好头部、眼睛和口鼻;④地震时不要乘坐电梯等。
34.既能减轻环境污染,又能节约资源。
35.1.不要惊慌。
2.躲在能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3.保护好头部、眼睛和口鼻。
4不要随便点火。
5.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
6.不要乘坐电梯等。
36. 酒精灯 2 6 1 3 1 6 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