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生物第8章 人类的营养第1节 人类的食物参考教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第8章 人类的营养第1节 人类的食物参考教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4-28 20:53:07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类的食物》学习应用指导
年级 七年级下学期 学科 生物
章节 《人类的食物》 学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说出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优教通学习应用指导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活动说明 资源形式 资源位置
预习探究 1、预习新课,反馈难点问题; 1、完成《人类的食物》新知预习的学习,提前熟悉课本内容,增加学习针对性,提高听课效率 在线导学预习 【同步学习】-[预习导学]- 《人类的食物》预习导学
互动学习 1、教师互动学习 1、学习教师周推荐资源、作业、导学,及时加强知识巩固,提升学习效率。 网上题库在线导学 【互动学习】
2、学生互动学习 1、同学间推荐、分享资源、话题讨论,造就集体学习的气氛,利用集体优势解决个人困惑,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利用对比提高个人学习动力 资源信息 【互动学习】
课后巩固 做课后作业自主进行巩固练习 网上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查看错题本,及时了解薄弱环节,便于查漏补缺自主选择试题进行巩固训练,有选择性的针对性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网上题库 【互动学习】-[我的作业] 《人类的食物》同步练习【测评提升】-[选题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学习目标】
1.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说出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探究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制作搜集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展示广为人知的维生素C的故事,使学生对食物对人的作用产生好奇。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这些营养成分对我们人体有何作用? 观看维生素C的故事,根据老师所提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在列举中要求能够简单地分出类别。提问: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以小组为单位写出食物名称及营养物质种类,并对营养物质分类,思考老师所提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演示实验内容,介绍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方法,学生小组为单位参与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探究实验,播放实验动画及课件提问:1.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实验中甲乙试管中容易的颜色不同? 阅读课本预习实验,小组为单位参与演示探究实验,思考为什么实验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要检测的食品的营养成分作出假设,供检测的食品中是不是含有这些营养成分呢?制定活动计划,并对活动结果进行分析,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做完了实验你所假设的活动中你认为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2.尝试说出在检测的食品中含营养物质种类最多的是什么? 阅读课本P4的探究活动,设定实验假设,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3. 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内容,播放视频及课件讲解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 阅读课本内容,观看视频及课件,了解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
水:约占人的体重60%-——70%,是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到重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无机盐:无机盐占量4%,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铁 、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常见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它们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见p6表。 根据营养成分的分类,分别学习各个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4.小结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 (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2.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3.无机盐:含铁 、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4.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5.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6.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7.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1.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铁 、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5.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6.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类的食物》优教应用指导
年级 七年级下学期 学科 生物
章节 《人类的食物》 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说出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优教通教学应用指导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活动说明 资源形式 资源位置
学情分析 1、网上作业、作业反馈;2、导学反馈、导学发布; 1、发布新课《人类的食物》预习导学。2、查看导学反馈情况,通过《人类的食物》导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在线导学 【同步导学】-[课前预习]- 《人类的食物》预习导学【同步导学】-[课前预习]- 《人类的食物》导学案
教学设计 教案 1、教案下载、浏览、参考 Word 【个性备课】-参考教案
课堂应用 1、新课导入 播放《人类的食物》导入资源,有图片、音频和视频,激发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兴趣,引入新知的学习。 视频图片动画 【教师空间】【快捷备课】-[新课导入]-《人类的食物》导入资源【授课端】【同步授课】-[新课导入]-《人类的食物》导入资源
2、新知探究 进入《人类的食物》授课课件,从情景导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目标、新知探究、本课小结、当堂检测五个环节讲解,重点学习以下两个知识点:(1)了解食物中含人类所需营养成分。设计:通过播放“人类日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图片,让学生先了解人类日常所吃的食物大概包括哪些。播放“营养物质的检测”“ 检验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相关探究视频展示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认识更深入。(2)认识到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设计:播放“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图片,先让学生对营养成分的作用有直观的了解,播放“含蛋白质食物”“含糖类食物”“含脂肪食物”等动画及相关课件,具体引导学生了解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PPT课件 【快捷备课】-[新知探究]- 《人类的食物》参考课件【授课端】【同步授课】-[新知讲授]
3、随堂训练 能够举一反三的经典例题,进行知识运用情况检测。 网上题库授课PPT课件word 【快捷备课】-[课堂训练]- 《人类的食物》随堂测试【授课端】【同步授课】-[课堂训练]- 《人类的食物》随堂测试
4、拓展延伸 (1)学生知道蔬菜抗癌的原因(2)展示“蔬菜抗癌的原因”视频,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感性认识。 视频 【快捷备课】-[拓展延伸]- 《拓展资料:蔬菜抗癌的原因》【授课端】【同步授课】-[拓展延伸]
导学作业 (1)网上作业(2)导学预习(3)家校互动(作业) (1)发布《人类的食物》课后作业,进行知识的深化巩固及迁移应用(2)推荐学生查看下一课《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预习导学,进行知识的提前预习(3)发送作业消息。 题库在线导学消息 (1)【网上作业】-《人类的食物》同步练习/拔高练习(2)【同步导学】-[预习导学]-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预习导学(3)【家校互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