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08:17:55

文档简介

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年11月月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答案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B B A C B A A
11 12 13 14 15 16
D C C A D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
(1)体液 吞噬细胞 辅助性T
(2)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
(3)主动免疫 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18.(14分)
(1) 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程度不同
(2) f 具有两重性
(3)①空白琼脂块 
②植株的落叶时间(或情况) 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两组 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
19.(14分)
(1)种群密度 Aλt 生存空间、食物、天敌 
(2)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相等 
(3)样方 随机取样
(4)标记重捕法  捕食、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寄生等
20.(10分)
(1)血细胞计数板 增大 
(2)A A区草履虫最早达到种群数量最大值,且种群数量最大值最大 
(3)营养物质消耗殆尽、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 2023—2024 年 11 月月考 A.细胞毒性 T细胞依赖 B物质识别靶细胞
B.A物质为抗体,最终与猴痘病毒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卷
C.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为辅助性 T细胞和细胞毒性 T细胞等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D.猴痘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 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一. 单选题(共 16 小题, 每题 3 分,共 48 分)
5.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某人在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如图所
1.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胸腺随着年龄而增长,是 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C.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D.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针对病毒等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被吞噬细胞呈递给 B淋巴细胞或 T淋巴细胞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等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快速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
C.抗体在体内可以被反复利用,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抗体会被酶分解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D.任何病原体侵染机体后,都会被记忆细胞识别,产生更多的抗体参与免疫
D.感染某链球菌后产生的抗体攻击心脏瓣膜,导致心脏受损属于自身免疫病
6.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
3.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实现维持内环境的
①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③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坏死被清除
的效果不相同
C.病原体表面若无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产生抗体
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D.在抗原的刺激下浆细胞的核 DNA 会发生基因突变
⑤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
4. 2022 年,猴痘疫情拉响全球公共卫生警报。如图是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某种特异
节剂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性免疫反应过程,图中 A、B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⑥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
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A.只有一项叙述正确 B.只有两项叙述正确
C.只有三项叙述正确 D.不只三项叙述正确
高二年级生物 第 1页, 共 8 页 高二年级生物 第 2页,共 8 页
{#{QQABKQAEggCAAgAAARhCQQU6CAMQkAACACoGwFAAoAAAAQNABAA=}#}
A.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两者对红茴香苗生根具有协同作用
7.植物的生长受激素调控,下列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B.应设置红茴香苗插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作为空白对照
C.消毒可防止杂菌污染,去除叶片可以减少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D.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红茴香苗的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10.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多种
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促进细胞分裂时,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
A.若某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
B.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
围为(f,2f)
C.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f,
D.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0,f)
1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C.某些除草剂除草原理是使杂草中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处于大于 g状态下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以得到无子番茄
D.若某植物产生了顶端优势,其顶芽生长素浓度为 g,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 h
B.氧气不足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重力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8.下图是关于不同浓度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也比植物激素更加稳定
D.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显著增加纤维长度
其作用
12.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
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注:图 2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
A.图 1、2、3均说明低浓度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特点
B.图 1中 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用于除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C.图 2可表示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由图 3可知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为浓度较低时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
A. ①②两组实验能证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9.研究人员为研究生长素对红茴香生根的影响进行扦插实验,扦插前去除插穗上部分叶片
B. ③④两组实验能证明生长素具有横向运输的特点
并对插穗进行消毒,将插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实验结果显示,
C. 琼脂块 a、b、c、d、e、f、g中的生长素含量关系:c>a=f>d=e>b=g
在含有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生根数不理想,成活率较低,经检测其培养液中出现了乙
D. 琼脂块 a、b、c、d、e、f、g中的生长素含量关系:f>a=b=d=e>g>c
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高二年级生物 第 3页,共 8 页 高二年级生物 第 4页,共 8 页
{#{QQABKQAEggCAAgAAARhCQQU6CAMQkAACACoGwFAAoAAAAQNABAA=}#}
13.下列调查某种生物种群密度所使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二. 非选择题(共 4小题,共 52 分)
A.可用“逐个计数法”调查某山坡上珙桐的种群密度
17.(14 分)研究表明,新冠肺炎(COVID﹣2019)是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
B.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nCov,RNA 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会启动免疫反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草场跳蝻的种群密度
应对抗该病毒。如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
D.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示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4.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的取样时间、培养液 pH 等均为无关变量,对实验没有影响
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时,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以便酵母菌分布均匀
C.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故本实验无需设对照实验,但需做重复实验
D.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边缘滴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 (1)图示过程为 免疫的基本过程。过程①是新冠病毒被 等摄取处理并
15.下图为某研究小组调查千岛湖甲、乙两个孤立岛屿上社鼠数量在某年 3月至 11 月的变 呈递在细胞表面的过程,细胞 b是 细胞。
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2)当新冠病毒侵入患者细胞时,仅靠图中过程不能清除,需要启动 免疫。该
免疫的效应阶段起作用的细胞是 ,该细胞由 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3)科研工作者已成功研制预防新冠肺炎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接种疫苗属于
(选填“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疫苗需要接种 2~3次,其目的是 。
A.甲岛屿中社鼠在 6~7月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迁出率大于迁入率
B.乙岛屿中社鼠在 3~4月份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4月和 6月分别是乙岛屿和甲岛屿的最佳灭鼠时机
D.调查社鼠种群密度时,再次捕获后社鼠死亡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16.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海洋中藻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
C.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高二年级生物 第 5页, 共 8 页 高二年级生物 第 6页,共 8 页
{#{QQABKQAEggCAAgAAARhCQQU6CAMQkAACACoGwFAAoAAAAQNABAA=}#}
18.(14 分)如图一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曲线 X 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
题: 起始数量,则 t 年后该种群数量 Nt可表示为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
(2)若曲线 Y 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K 值是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夹河湿地曾是烟台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者在夹河湿地区域设置 20 个样
地,在样地中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时关键要做到
____________。
(1)比较图一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在野外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
(2)图一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为 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用
的因素除非生物因素外,还包括____________等生物因素。
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
20.(10 分)有机质污染的水体中含有较多的草履虫。某实验小组为了调查 A、B、C 3 个湖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
区的水体污染程度,从 A、B、C 3 个湖区中各取水样 100 mL,分别置于 3只含等量的相同
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二的实验方案 浓度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培养,并每天定时利用显微镜进行计数,以统计草履虫种群数量
进行探究。 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做图二所示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的 X处应放置
②观察记录三组的________,得出实验结论:
(1)显微镜下对草履虫进行计数时需要用到的关键工具是__________。与第 9 d 相比,第 12
若 ,则假设成立。
d对 B区草履虫取样计数时要适当__________稀释倍数。
若 ,则假设不成立。
(2) 根 据 图 中 数 据 分 析 , ____________ 区 的 水 体 污 染 更 严 重 , 判 断 依 据 是
19.(14 分)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到 16 d 后,A、 B、 C 3 个湖区的草履虫数量都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 2点即可)。
高二年级生物 第 7页,共 8 页 高二年级生物 第 8页,共 8 页
{#{QQABKQAEggCAAgAAARhCQQU6CAMQkAACACoGwFAAoAAAA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