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检测题
时间:90 分钟 总分:120 分 书写等级: 质量等级:
Ⅰ.基础过关
一、小小书法家,美观写词语。(20分)
shàn zāi wēi é qín xián chē zhóu pù shài
qǔ pǔ lái yīn máng mù jiàn pán jǐng xiàng
yì lǚ táo zuì qīng yōu yōu jìng máo wū
shī míng chún shú zhú guāng jì lù mò shēng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6分)
绝弦(xián xuán) 戴嵩(sōng chōng) 汤汤乎(tāng shāng)
抽搐(chǔ chù) 谬论( muì miù) 入场券(juàn quàn)
恬静(tán tián) 驰骋(chěng chéng) 纳鞋底(nèi nà)
虚拟(ní nǐ) 抡圆(lūn lǔn) 戛然而止(gá jiá)
三、给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A.心志,情志 B.记述,记载 C.记,记住
2.汤汤乎若流水( )
A.假如 B.像 C.……的样子
3.尾搐入两股间( )
A.量词 B.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 C.大腿
4.今乃掉尾而斗( )
A.摆动,摇 B.对换 C.落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山( )水 ( ) ( ) 之音 余音( ) ( )
黄钟( )( ) 轻歌( )( ) ( )云( )水
( )( )天工 惟( )惟( ) 画龙( )( )
笔走( )( ) 妙笔( )( ) ( )( )如生
五、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语气,填序号。(4分)
①遗憾,内疚 ②迫切 ③诚恳,热情 ④体谅,安慰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 )
2.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
4.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
六、解释加点的词,并写出句子的意思。(8分)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鼓: 之:
句意:
2.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善哉: 若: 汤汤:
句意: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以为: 足: 复:
句意:
4.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曝: 之: 拊掌:
句意:
七、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4分)
1.《月光曲》一课记叙了贝多芬创作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真实故事。( )
2.《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
3.传统京剧中的“行当”有生、旦、净、丑等。 ( )
4.东晋王羲之被尊为我国历史上的“书圣”。 ( )
八、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 )(多选) (4分)
A.伯牙不愿再继续弹琴了。
B.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C.锺子期死了,伯牙对弹琴没有兴趣了。
D.伯牙认为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了。
九、回顾课本知识,体会艺术之美。(13 分)
1.古语有云:“ , 。”不可改也。
2.《伯牙鼓琴》一文中,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 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己的传说,《 》《 》等古书均有记载,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 ,世上无知音”“故人舍我归黄壤, ”。
3.贝多芬是 国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 ”。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有《 》《 》《 》。
4.写三个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四字词语: 、 、 。
Ⅱ.阅读升级
十、课内阅读我最棒,抓关键语句,展开想象。(13 分)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格外—( ) 清幽—( )
恬静—( ) 仿佛—( )
2.找出语段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2分)
仿写比喻句:
3.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字句)(1分)
4.音乐的优美、平静、波澜起伏、曲折动荡、高潮、热烈又壮美是用描写什么来表现的 (2分)
5.这段联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画“ ”。(2分)
(1)由贝多芬热烈而激动的表情引起的。( )
(2)由贝多芬所弹奏的优美而又热情的音乐声引起的。( )
(3)由兄妹俩被音乐陶醉引起的。( )
6.用“ ”画出皮鞋匠看到的事物,用“ ”画出皮鞋匠听了贝多芬弹琴后所产生的联想。(2分)
7.这段联想反映出兄妹俩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十一、课外拓展我能行,把重点部分写具体。(18分)
天 马
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这个图形标记的形象是根据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 )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 )极为生动健美。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 )使人感受到力量,( )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腿,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丝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但后来发现,马足踏的( )燕子,( )龙雀。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我们不敢肯定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极为珍贵的。龙雀是风神,飞行疾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神马了。
用这件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
2.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叹服: 颇:
3.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概括天马的造型特点,体会艺术之美。(2分)
4.文中具体描述了天马令人叹服叫绝的设计,主要从哪些方面描述的 (2分)
5.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原因是
。(2分)
6.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
我们不敢肯定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极为珍贵的。
7.这篇短文是一篇 文(体裁),作者从 、 、 、 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记的“天马”。(5分)
Ⅲ.习作赢家
十二、题目:我常想起的 (20分)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次活动……
③展开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