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结果和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政权的措施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学会多个角度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3.比较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认识到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数据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时间 罢工次数 参加摆工人数
1914.8---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0次 100万
知识回顾:“一战”中的俄国
英法 德
俄 奥德
奥匈 塞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材料一: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落后。
1、革命爆发的原因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种类 棉纺织品 生铁 熟铁 煤炭 铁路
增长 76% 190% 116% 131% 增加到32000千米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时间 罢工次数 参加人数
1914.8一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0次 100万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农民反抗和工人罢工不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材料五: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2)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而一战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材料三: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9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反对战争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大国崛起》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败,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要求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呼声越来越高;最后爆发二月革命。
社会上流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里勉强果腹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相关史事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0多万人举行了反战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得到士兵的支持。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苏维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正在前线
的沙皇尼古拉二世
被迫退位,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掌握了
全国政权。
2.二月革命
时间 1917年3月 地点 彼得格勒
目的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口号 “打到沙皇”、“打倒战争”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 (1)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掌握全国政权
2.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人民需求
临时政府举措
我们要面包!
我们要土地!
我们要和平!
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饥荒来了,每人能有一小块面包就不错了!
正打仗呢,你还想种田?!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二月革命后俄国的革命形势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退出一战,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军区司令以“维护市内秩序”为名下令部队向示威群众开枪,造成400余人伤亡。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封闭《真理报》并通缉列宁。
临时政府执行反人民的政策,革命势在必行!
对内: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
对外:将一战进行到底。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们的要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探索
1917年4月16日列宁结束了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发表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在这份报告中,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
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对国内的形势和今后的革命方针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了以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方针。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四月提纲: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4月17日,他在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提出《四月提纲》。核心内容是解决政权问题,即以工人代表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以苏维埃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四月提纲》确立了布尔什维克党以夺取政权为革命最终目的,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的成立起到指导作用。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二、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时间地点:
1917年11月(俄历10月)彼得格勒
4、目的: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背景:
临时政府执行反人民的政策。
5、结果:
6、性质:
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2、领导者:
7、特点: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列宁
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
布尔什维克党(列宁)
》
二、十月革命
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胜利的信号
十月革命过程
彼得格勒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攻下冬宫,革命胜利。
二、十月革命
思考: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的差异
俄国 中国
道 路 城市中心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原 因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二月革命后城市反动力量相对薄弱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城市反动势力强大
对我们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有何启示?
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硬套。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⑴时间:1917年11月7日晚
⑵地点:斯莫尔尼宫
⑶内容: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①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③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 列宁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苏维埃政府的措施
措施 作用
政治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工、农、兵代表苏维埃)
经济 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军事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外交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社会主义性质
满足了人民的和平愿望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的土地愿望
加强军事实力
苏俄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俄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3.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局面
局面:内忧外患,中外联合势力想要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结束这这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国外
国内
联合起来
三年内战
(1917——1921)
不甘失败!
原因:制度不同和单独退出一战。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
国内的地主,资本家等
措施:苏维埃政府为此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该政策不利于发展,但是保证了内战的胜利。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俄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时期(1918-1920年),为适应战争需要而采取的临时的经济政策。
作用:集中国内一切人力、物力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为赢得
国内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
生活必需品等。
弊端:忽视了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造成工农之间的矛盾。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苏维埃政权面临
经济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能否长期进行下去?
材料一: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材料二: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煤和钢铁产量只有1917年的28%和4%。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
苏俄内战
4.十月革命的影响
(4)它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鼓舞半殖民地人民起来进行解放斗争;
(5)十月革命开启了世界的新纪元,世界开始进入现代史阶段。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
(3)加速了俄国工业化过程,为经济发展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6)对中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并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思考:中国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路异同,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家国情怀
项目 中国 俄国
相同 代表人民的利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等
不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心城市暴动包围小城市到农村的武装夺取政权。
原因 由各国国情决定的
启示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实事求是, 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课堂小结
三、苏维埃
政权的建立
2、巩固措施:
3、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1)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
第二次代表大会:
历史意义
二、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列宁与十月革命
背景:
目的:
时间:
主力:
结果:
口号:
性质:
时间地点:
目的:
结果:
性质:
领导者:
特点:
背景:
时间、地点、内容:
经济上:
军事上:
政治上:
外交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作用:
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知识巩固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B
2、抓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
A
3. 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C.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