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6 12: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黄河的大量泥沙主要来自( )
A.甲河段 B.乙河段
C.丙河段 D.丁河段
2.丁河段支流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早灾频繁 B.河床高
C.水污染 D.用水量大
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洪水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威胁……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黄河保护法》。图1是某班学生绘制的“黄河流域简图”,图2是黄龙入海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黄龙入海”景观的形成,说明黄河( )
A.含沙量大 B.流量大 C.流速缓 D.有凌汛
4.黄河流域不同河段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应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A.河源—凌汛多发—破冰防凌 B.上游—洪涝灾害—加固堤坝
C.中游—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D.下游—河流断流—限制排污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长江和黄河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
A.都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 B.冬季都不结冰
C.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都注入东海
6.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7.秦岭—淮河以南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不大,汛期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结冰期短
C.汛期短,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长征路线简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属于长征路线上“万水千山”的是( )
A.秦岭、淮河 B.大渡河、岷山 C.湘江、大兴安岭 D.乌江、武夷山
9.巧渡金沙江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战役,渡江地点位于长江( )河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10.松潘草地是位于四川省北部岷山和巴颜喀拉山脉之间的高山草原,被称为“生命禁区”。1935年8月,穿单衣的红军走过松潘草地时,遇到漫天飞雪,这主要是由于( )
A.此时正值冬季 B.此地海拔较高 C.行军路线有误 D.史料记载有误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对比甲、丙两处( )
A.甲河段海拔在3000米以下 B.丙河段航运便利
C.甲河段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丙河段水能丰富
12.乙河段多洪涝灾害。结构图中序号和文字能一一对应,正确反映洪涝成因的是( )
A.①加快 B.②沉积 C.③下降 D.④均匀
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长江干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长江干流上的水电站为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西电东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下图为长江干、支流上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黄海,为外流河
B.流域面积广阔,支流众多,结冰期较长
C.流程长,流经了鄂、苏等省的行政中心
D.是南北交通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
14.白鹤滩水电站分布在( )
A.我国的内流区
B.长江中游河段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地势阶梯交界处
15.我国建设清洁能源走廊有利于( )
①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 ②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③改善大气环境的质量 ④彻底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数据分析:读表,黄河流经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质 (疏松或坚实),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C 6.B 7.D
8.B 9.A 10.B
11.B 12.B
13.C 14.D 15.A
16.(1) 中 疏松 稀疏
(2) 地上河 减慢 抬升
(3) 丙 少 植树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