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检测
试 题 卷
一、基础知识 20分
1. 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tuì( )尽 yǒu( )黑 文zōuzōu( ) fēi( )红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回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练习(4分)
请你写出两个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关于清明的诗歌吗?请写出两句关于清明节的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23分
(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 棉花糖(周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文言文阅读 17分
(一)马说
14.(4分)⑴虽 ⑵食 ⑶见 ⑷ 策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17.(4分)⑴全 ⑵ 是故 ⑶已 ⑷蚁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你从这段文字中,看出孙子主张的战争策略是怎样的吗?请结合自己的话说一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装
订
线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检测答案
1.褪,黝,邹邹,绯
2.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环堵萧然,箪瓢屡空
(3)独怆然而涕下
(4)俱怀逸兴壮思飞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尼摩(尼莫),康赛尔,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海洋能源
4.(1)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除夕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5. 现象: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懂桐乡本地话。
6. 网友认为的原因:孩子缺少讲桐乡话的环境;桐乡话比较土,外地我人不容易懂(或:桐乡话的交流正在减弱)。
学者的解释:全球化时代,需要用公共语言交流方言的沟通交流价值不断减少,使用方言的机会也就不断减少,因而年轻一代对方言了解的也越来越少。
7. (1)方言里有亲切的乡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2)方言里蕴含文化。(3)方言的艺术表现力更强。(4)方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特点(或: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根)。(答出三点即可)
8. 示例:
①我同意“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观点。第一,现代社会讲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如果小的时候不学,长大后方言交流的环境就更少了,学习方言的困难也就更大了。第二,实践证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从小讲方言的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因而“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不误的好方法。
②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的观点。第一,既然方言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少,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主要是课堂。第二,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可以学习方言背后的文化,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的自豪感,是具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
③我同意“工作普通话,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绍兴话”的观点。第一,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包括本地人和外地人, 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二,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大部分人也都听得懂,而且更加亲切,可以准确表达很多普通话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
④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地发展,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种语言在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如果一种方言特别具有文化价值,我们也可以做些保护。但是对于大部分方言来说“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需阻挡的。对方言和普通话就应该一视同仁,让语言和语言对话,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
9. ①当我好奇地问父亲喝凉水的味道时,父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笑着哄我说是甜的;②当我掉进水缸后,父亲对我的惩罚仅仅是用一根草在我的脸上拂过,而且过后还怕我疼 ;③当父亲病危里,他还叨念着“打”我的那件事 。(写出两件即可)
10. 口渴时喝凉水也甜;逗女儿开心;女儿的亲热举止和可爱神情让父亲从心底感到甜蜜。
11.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因为我掉进水缸而非常生气的样子,但是又很担心我,表现父亲又气又急,展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和关切。
12.父亲想打我时找了很多东西,最后却只用了一根草,这是父亲不舍得打我表现,所以这一根草凝聚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13.略,语句通畅,中心明显,围绕父亲对子女的爱即可。
14.即使、 通“饲”,喂养、 通“现”,表现、 用鞭子打
15.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16.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17. ①全,完整、完全,这里作动词,指完全地占有、②因此、③停止 ④像蚂蚁一样
18. 还没有打仗,就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19.孙子主张用兵的原则是要让对方举国屈服,还没有打仗就让对方没有抵抗的念头,要使用谋略,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对方。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将帅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检测
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 20分
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一声欸乃,江南古镇的夜色渐渐tuì(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尽。有人推开木制的屋门,拎出一个闷了一夜的煤炉,从门口夹出几颗yǒu( )黑的圆煤球,一股脑扔进了炉子里。隔壁的屋子也开了门,走出一个中年男人,看起来文zōuzōu( )的,手里提着菜篮子。两人互相招呼,伴着fēi( )红的漫天霞光,如此的热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富春江美景的感受。
(2)最能体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不蔽风日;短褐穿结,________________。”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5)《水调歌头》中,作者感慨世事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回顾(4分)
在《海底两万里》中,作者跟随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船长,带着他的仆人________和一个捕鲸手,坐着__________号的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这艘潜艇是船长在大洋中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__________发电。
综合练习(4分)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
除了清明,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请你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
你知道关于清明的诗歌吗?请写出两句关于清明节的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23分
(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
材料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桐乡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桐乡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桐乡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桐乡本地话,但那种老桐乡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桐乡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 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桐乡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桐乡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材料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 ——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5、第一则材料关于“桐乡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2分)
6、网友们认为造成方言逐渐消失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3分)
7、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3分)
8、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桐乡话。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 (3分)
(二) 棉花糖(周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 ( http: / / www.21cnjy.com )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母亲气着说。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我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 .这辈子 .只打过你 一次。”父亲喘着气说。“您 一次 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9.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2分)
10.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2分)
11.请赏析“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3分)
12.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2分)
13.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3分 )
三、文言文阅读 17分
(一)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4分)
⑴故虽有名马 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⑶才美不外见 ⑷ 策之不以其道
15.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16.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二)
孙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 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17.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全国为上 ⑵ 是故百战百胜
⑶又三月而后已 ⑷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18.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19.你从这段文字中,看出孙子主张的战争策略是怎样的吗?请结合自己的话说一说。(3分)
四、作文 40分
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
请以“拥抱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