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1.【2014中考山东泰安卷】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几个手指飞快捏弄②右手依然端杯饮酒③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④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⑤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A.②③④①⑤ B.④③①⑤② C.④③①②⑤ D.②④③①⑤
2.【2014中考山东枣庄卷】填入下面空白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方法,孔子注重启发,强调引发学生的创造力,他说:“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014中考云南卷】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 , 。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④①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4.【2014中考云南卷】请结合语境,写出恰当的对话。(2分)
周末,你应同学小明之约,去他家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制作手抄报的任务。到他家后,小明的父亲对小明说:“你们两个不好好读书,一到周末就约在一起玩,能有什么好事情?小明很委屈,又不敢与父亲争辩,他无助地看着你。
见此情景,你上前对小明的父亲说:“ 。” 小明父亲听了你的解释,高兴地同意你和小明去做手抄报了。
5.【2014中考河北卷】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6..【2014中考江西卷】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 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②④③①⑤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⑤②① D.④⑤@③②
7.【2014中考山东东营卷】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8.【2014中考山东东营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9.【2014中考山东潍坊卷】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牵挂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妈妈的牵挂,朴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满了温馨的记忆;
10.【2014中考湖南株洲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中考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中考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
“爸爸”的意思是:
为了说服爸爸,你说:
1.【2014中考山东泰安卷】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几个手指飞快捏弄②右手依然端杯饮酒③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④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⑤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A.②③④①⑤ B.④③①⑤② C.④③①②⑤ D.②④③①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语文知识及运用部分。出题思想: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014中考山东枣庄卷】填入下面空白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的方法,孔子注重启发,强调引发学生的创造力,他说:“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山东省枣 ( http: / / www.21cnjy.com )庄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语境的掌握。方法:根据语境含义,“孔子注重启发”,结合句子意思。只有A项有“启发”的意思,故选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14中考云南卷】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 , 。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④①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答案】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2014中考云南卷】请结合语境,写出恰当的对话。(2分)
周末,你应同学小明之约,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家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制作手抄报的任务。到他家后,小明的父亲对小明说:“你们两个不好好读书,一到周末就约在一起玩,能有什么好事情?小明很委屈,又不敢与父亲争辩,他无助地看着你。
见此情景,你上前对小明的父亲说:“ 。” 小明父亲听了你的解释,高兴地同意你和小明去做手抄报了。
【答案】叔叔,您好,您误会我们了。我们今天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合作完成手抄报的。做手抄报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解析】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型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是:首先要语言得体,必须要有称呼,说话有礼貌,然后再考虑语言简明与连贯,即把缘由说出来,最后也要表明意思,注意语言必须表达得体。这类题型的出题思想,注重知识的视野和积累,及考生的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方法,不仅要学习,还要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2014中考河北卷】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的衔接,实际上是语言表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连贯的要求,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使全文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句子的衔接,能综合检测出学生语言运用中的各项能力。因此颇受命题者青睐。句子衔接试题的主要题型依然是选择题和填写题。考生在解答句子排序试题时,要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不管何种类型的衔接题,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即分析理解题干项,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突破口。③句为这段话的首句。②句是结尾句。⑥句承接③句而来,后面的句子因为之间密切的上下文联系,比较好排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2014中考江西卷】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 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②④③①⑤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⑤②① D.④⑤@③②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2014中考山东东营卷】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句子衔接与连贯题就是在中考试卷中落实这一理念的最好载体。方法归纳:(一)话题(主语)要一致;(二)句式(格式)要相同;(三)语句顺序要合理。(四)前后要照应。前后照应应包括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和语序上的前后关联以及分承的对应性。当然,也包括语气上的衔接与呼应。(五)前后语境(风格或情境)要一致。对于写景的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分析景物的色彩及写法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明快、暗淡的区别,而不同色彩的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感情自然也各不相同。写景的视角又有远望、近观、俯视、仰视、平视的区别。另外还可以注意:关联词语要搭配;注意音节要协调:要尾字押韵,结构一致,句子由短而长。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语句顺序安排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2014中考山东东营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答案】答案示例:漫画由左右两部分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内容构成:左边是一个人,总“想在这里栽树”,在地上依次画四次圆圈,圆圈由少到多;右边是另一个人,与左面人画圈相对应的是,栽树、挑水、浇水、树下乘凉;当前者在地上画满无数圆圈回头时,猛然发现已经长成的一棵大树矗立在眼前。画面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互相对比照应,辛辣地讽刺了只空想而不实做者的可笑可怜,构思别出心裁,寓意耐人寻味。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题是一种综合性考题,旨在综合考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解答漫画题,可以遵循“一析,二联,三解”的步骤:“一析”是指剖析漫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观察漫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弄清漫画是褒还是贬,这对于弄清寓意具有导向作用。同时要透过漫画中的提示性语言和漫画的标题来领会寓意。还要通过分析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就事论事,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和中心。“二联”是指联系材料,联系相关知识,结合漫画寻找解题依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现象,蕴含着我们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因此,应将题干、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和我们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三解”是解答问题,“答案在画外,道理在画中”,这是命题者的意图,在解题时,同学们的思维的角度要尽可能多样化,从学过的知识和漫画所表现的主旨中去寻找突破口。本题的第一问是介绍漫画的内容,这其实就是写小的说明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画面上的内容介绍清楚。画面的特点也很清晰,两条线索始终是对照并行。漫画一般都具有讽刺意义,这幅漫画所揭示的意义从分析中得出一个讽刺现实的道理:辛辣地讽刺了只空想而不实干的可笑可怜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2014中考山东潍坊卷】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牵挂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妈妈的牵挂,朴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满了温馨的记忆;
【答案】示例:有了朋友的牵挂,平淡无奇的日子便充满了快乐的音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仿写句子的题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要仔细分析被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观察句式特点,然后进行仿写,仿写时要注意与上文的内容之间的关联,字数与被仿写句尽量保持一致。被仿写句的句式特点为:有了……的牵挂,……便……,注意仿写句与被仿写句之间的内容不能重复。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2014中考湖南株洲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中考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中考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
“爸爸”的意思是:
为了说服爸爸,你说:
【答案】不要参加活动(抓紧时间学习);从减轻精神压力,更利于迎考的角度作答。
【解析】
试题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属于“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命题范围,它是学生语文的四大重要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一,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这是一道揣摩言外之意的口语交际题,要正确解答,首先就必须读透情境提示语言,抓住了情境提示语中的关键语句“中考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委婉拒绝)。然后把这些信息加以整合,清楚连贯地表达出来即可。第二问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要注意语气,要有理有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