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快乐的小笛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不束缚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本人在《快乐的小笛子》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趣”介绍带着学生“趣”认识小笛子,把小笛子拟人化,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带着学生变着花样“趣”聆听,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深挖音乐结构、熟悉歌曲,有步骤地“趣”学唱,最后引导学生“趣”编创歌词、启发学生变着速度、力度等等“趣”编创歌曲。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他们容易被世界上更多新鲜事物给吸引走。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衔接处,本人都以节奏XX XX | X吹响小笛子,塑造“小笛子有话说”。通过这样小小的举措提醒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同时通过故事的发展来吸引学生紧跟课堂环节。在课堂上,本人关注学生,以宽容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的表象基础,发挥学生开放性思维去创造可能,探索音乐世界的美好。在无形中灌输学生一种“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的思想,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变成孩子的真实世界,让孩子感受音乐的亲切。通过《快乐的小笛子》这首歌曲的学习,带领学生不但走近音乐,更走进音乐的世界里。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用自然活泼的歌声,整齐地演唱《快乐的小笛子》;能编创歌曲并唱一唱。
2.知识目标:能找出歌曲中四个乐句的相同点,都是由XX XX | X XX |XX XX | X - ||组成。
3.情感目标:体验编创歌词、力度、速度等带来乐趣,拓宽歌曲的表现力。
三、教学分析
1.本课在全册书中的位置分析
《快乐的小笛子》处于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课中,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学习过表格内的知识点,正巧本课全曲四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都是由XX XX | X XX |XX XX | X - ||组成。在编创环节,学生可利用已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编创歌曲或伴奏。
本课之前已学习过的知识点 课题
节奏 XX 《其多列》
X
X - 《大家来劳动》
力度 P 《同唱一首歌》
F
小乐器 木鱼 《咏鹅》
碰钟
响板 《小青蛙找家》
法国号 《法国号》
2.对单元主题的分析
《快乐的小笛子》出现在第七课内,本单元的主题为“小小音乐家”,包括歌曲《法国号》、《号手与鼓手》(管弦乐)、《会跳舞的洋娃娃》和歌曲《快乐的小笛子》。整个单元以乐器为主,让学生在欣赏与歌唱中认识乐器与感受音乐形象。
3.对歌曲《快乐的小笛子》的分析
《快乐的小笛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四二拍,降E调,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三句完成重复,二、四句基本重复,其中第二句的31 | 22 43 | 2 — | 和第四句的31 | 23 42 | 1 — | 的不同。歌曲四句的节奏完全相同,都是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构成的XX XX | X XX |XX XX | X - ||。歌曲描写富有童趣的情境,刻画了小笛子爱唱歌的形象。
4.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学生有点淘、坐不牢、爱绘本、喜故事。本人将小笛子拟人化,并利用“吹响小笛子”来塑造“小笛子有话说”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觉小笛子在与他们沟通、是他们的朋友。并且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表象知识,“趣”编创歌曲,发挥他们创造力,鼓励学生探索知识,走进音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歌曲力度、速度、歌词等编创,使学生能从多方面体验、表现歌曲《快乐的小笛子》。
难点:能找出歌曲四个乐句的相同点(节奏),并唱准节奏。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钢琴、小笛子、音乐课本。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1.“趣”认识小笛子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好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噔噔蹬蹬……(师从背后拿出小笛子,向学生展示,并以节奏XX XX | X吹响小笛子。)
师:小笛子有话说,让我们来听一听它说了些什么?
师模仿小笛子: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
(师吹响小笛子)
师:我的名字叫小笛子,法国号是我的朋友,我们一样都是吹奏乐器。 生:小笛子。
开门见山展示课题中的主角,以拟人手法塑造笛子会说话,勾起孩子的好奇心,直观性教学让孩子亲眼看见笛子、亲耳听到笛声。
师: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小笛子的到来。 生拍掌。
2.“趣”熟悉节拍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鼓掌欢迎小笛子的到来的。(播放歌曲,老师在第一段每拍击拍一次,并在歌曲间奏组织学生也一样地拍手加入。) 生在师的引导下,跟着歌曲打拍子。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子,通过变着花样给小笛子鼓掌欢迎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为二拍子,并固定节拍。
师:现在老师想再变着花样鼓掌欢迎小笛子,请你们听。(播放歌曲,老师在第一段强拍强击弱拍弱击。在歌曲间奏组织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拍手加入。) 在师的引导下跟着伴奏按要求击拍。
(师吹响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谢谢你们这么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考一考你们,老师带着大家两次拍掌一样吗?怎样不一样了?
师:一强一弱是几拍子的特点呢? 生:一个强拍一个弱拍。
生:二拍子。
3.“趣”出示课题 (师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今天,我要歌唱的一首歌曲就是二拍子的,它的名字叫做《快乐的小笛子》。(PPT出示课题) 生了解课题。 通过小笛子的形象“趣”介绍课题。
4.“趣”聆听歌曲 师:你们想不想听?
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我歌唱时的速度是快速的还是慢速的?我歌唱的情绪是欢乐地唱还是悲伤地唱? 生再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所以在学新歌前变着问题让学生不断聆听,为学唱新歌铺好垫脚石。
师:你们真厉害,再考一考你们,我一共唱了几句?请听,并数一数。(边唱边出现歌词) 生:四个乐句。
5.“趣”学习节奏 师:现在,老师想用特殊的方式念一遍这四个乐句,请你们听一听这四句什么一样?(师边指着谱子边念“跑跑 跑跑 | 走 跑跑 |跑跑 跑跑 | 走 咯 |,跑跑 跑跑 | 走 跑跑 |跑跑 跑跑 | 走 咯 |……”引导学生发现四个乐句的节奏一样。组织学生跟唱节奏。) 学生认真聆听老师唱念节奏,发现四个乐句的相同点,并在老师的组织下唱准节奏。 从听、拍、读三个步骤,让学生从熟悉歌曲节奏到以歌曲节奏来读歌词,层层递进。
师:你们小侦探的小耳朵真敏锐,它们的节奏是一样的。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我想请你们念一遍节奏。(组织学生唱念一遍节奏)可以加上拍手吗?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谢谢你们,又换了一种方式来拍掌欢迎我了。那你们能以这个节奏去读我的歌词吗?(师带着生按歌曲节奏读歌词。) 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念准歌词。
6.“趣”学唱歌曲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我真的太开心了,想再高歌一曲了。再考一考你们,我歌唱的这四句的尾巴一样吗?(师范唱歌曲旋律,并且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用柯尔文手势表示。)
师:是的,二四句的尾巴不一样,请你待会歌唱时一定要注意哦。 生仔细聆听,分辨一三乐句尾巴一样,二四乐句尾巴不一样。 深挖歌曲的构造,感受不一样的两种结束句,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让学生留意并唱准旋律。
师:请同学们模仿小笛子歌唱的“嘟”声,用嘟来跟着钢琴歌唱一唱。 生用“嘟”跟唱旋律。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请你们听我加上歌词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小笛子有话说:你们能加上歌词吗? 生跟着琴声加入歌词唱一唱。 循序渐进地“趣”学唱歌曲,每一个步骤都有一个小目标,但都设计成让学们“挑一挑,摘桃子”。
师:你们加入歌词第一次跟琴唱挑战成功了,给自己掌声。可是老师觉得你们还可以唱得更好听一些。你们回忆一下,小笛子歌唱时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我们抬起笑肌,再来一次?(组织学生调整情绪再唱一次。) 生微笑着再歌唱一次。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经过这一次的调整,你们的歌声好听了呢,你们看,有的歌词调皮地跑去躲起来了,它们想考一考你们能不能找出他们来。(PPT显示的谱子一、二、三句分别消失了“笛子”“笛儿”“笛子”。) 生挑战背第一段歌词演唱。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你们快看,更多的歌词跑去藏起来了,他们真调皮,你们能找出他们吗?(PPT显示的谱子四句的后半句都消失了,组织学生跟师合作,师唱显示的歌词,生唱消失的歌词。)
师:男生女生要不要分开挑战一下,男生唱前半句,女生挑战后半句?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同学们,你们的歌声让我想要再唱一唱我与池塘里的好朋友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播放第二段) 生聆听歌曲第二段。
师:小笛子在池塘里的好朋友是谁呢?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大鸭和小鸭。在舞蹈。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你们敢挑战我,跟着钢琴来唱一唱第二段歌词吗?(组织学生跟琴学唱第二段歌词。) 生跟琴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你们太厉害了,厉害到小笛子马上想再完整地唱一遍歌曲,证明它的实力。请你们听一听,可以小小的音量跟唱一下。(播放音乐。) 生聆听歌曲,并轻声跟唱。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你们敢挑战我,完整地唱一遍歌曲吗?(引导学生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生齐唱歌曲。
7.“趣”二度编创
(吹响小笛子)
小笛子有话说:刚刚我们同学们都把歌曲唱得很好听呢,接下来,我觉得我们你们在这个基础上二度创作,我们可以改改速度或者力度来唱一唱。 学生发散思维改编歌曲,并跟琴唱一唱。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改编歌词、力度、速度、演唱法等等,并唱一唱。在改编的过程中增加可能性,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
师:今天,老师想施一个魔法,把谱子上的一些歌词变消失了,请你们回忆一下之前你接触过了的乐器,它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在空白的地方创编歌词。
(引导学生编创歌词)
8.“趣”总结 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也编一编,看能不能把《快乐的小笛子》的旋律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变出更多的《快乐的XXX》歌曲来。在这里,老师给你们发一张学习卡,你们可以把这首歌曲按照你们想的改一改,并唱一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一听,并邀请他们为你打分。现在,小笛子也要回家了,请同学们听着小笛子的歌曲,轻声歌唱送小笛子回家吧! 在音乐中回顾、总结。 鼓励学生课后不忘多去尝试、探索编创。
八、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有点淘、坐不牢,但本人在《快乐的小笛子》这一课的设计中,塑造了“小笛子”这个角色,利用会说话的小笛子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生动地表现小笛子的形象,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直观导入,开门见山。小笛子以故事中的主人公直接出现在课堂的最开始,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同时本人以“吹响小笛子”来塑造“小笛子有话说”,贯穿于整节课中,让学生在“小笛子”的带领下完成整节课的学习。
2.抓住骨架,重视节奏。学生通过“听”“拍”“感”“读”来感受歌曲的节拍、节奏,牢牢地抓住音乐的骨架,感受歌曲二拍子的特点,找出歌曲四个乐句相同点——节奏,并有节奏地学习歌词,既熟悉歌词也巩固节奏。
3.变着花样,设计聆听。聆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的根基,因此,在本节课中本人领着学生带着不同问题一步一步进行聆听,在聆听中感受节拍特点、找答案、熟悉歌曲等等,为学唱歌曲节约时间。
4.重视创新,培养能力。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本人在教会学生演唱本课歌曲《快乐的小笛子》后,再借着这首歌曲让学生开创思维,利用已学过的力度、速度、歌词创编等编创歌曲《快乐的小笛子》,让《快乐的小笛子》七十二变。
5.发学习单,课后延伸。课堂的时间有限,但孩子的能力无限。因此,利用小小的一张学习单,延伸至课堂以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讨、创新。
除了以上几点,本节课还有几点需要再去改善:1.增加律动,让学生动起来;2.对于学生的回答更善于引导,注重课堂生成性;3.多鼓励学生,多组织更丰富的鼓励语言。
九、教学用谱
十、学习单
一年级音乐课上册第7课《快乐的小笛子》学习单
班级 姓名
项目名称 《快乐的小笛子》之七十二变
请选择你要编创的方式,并在下面打√ 改编歌词 力度 速度 动作 其它(请写出来)
请你邀请爸爸、妈妈等家人观看你的编创成果,并给你打分。
音准 节奏 表情 着装
评语:
签名:
(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