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3.月光曲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月光曲》这首曲子是谁创作的吗?
贝多芬
那么,贝多芬是怎样创作这首曲子的呢?让我们从课文《月光曲》中寻找答案吧。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资料助读
《月光曲》这里指《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作于1801年,是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作者简介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是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双耳完全失聪后他还一直坚持指挥、创作。贝多芬有交响乐、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等众多作品。
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字认读
谱
莱
茵
盲
纯
键
缕
陶
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讠+普=谱
钅+建=键
纟+娄=缕
熟字换偏旁
纯-纟+口=吨
缕-纟+扌=搂
同音辨析
键
健
字义:某些乐器或机器上使用时按动的部分。如:键盘
组词:(琴键)(关键)(键盘)
字义:强壮,身体好。如:健身。
组词:(健康)(健美)(健步如飞)
交流探讨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巧记
散
巧记:姐姐的散(sǎn)文写不下去了,所以我俩便出门到海边散(sàn)心,寻找灵感。
.
.
多音辨析
散
多音巧记
传
巧记:我看的这本传(zhuàn)记书中记载了很多传(chuán)奇人物的故事。
.
.
多音辨析
传
读“chuán”的时候,是“递,传授”意思。如:传统。
读“zhuàn”的时候,意思是“解说经义的文字”意思。如:经传。
曲
多音积累
(1)这首歌曲( )节奏感很强,很多人都喜欢听。
(2)他的人生非常曲( )折,人们都非常同情他。
qǔ
qū
多音积累
弹
(1)子弹( )打中了他的腿,鲜血立刻流了出来。
(2)姐姐从小学钢琴,现在弹( )得一手好钢琴。
dàn
tán
词语音符
琴键
谱写
盲姑娘
一缕
莱茵河
陶醉
纯熟
词语理解
传说: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
幽静:清幽寂静。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陌生: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
水天相连:一般形容水面广阔看不到边,看上去就像一直延伸到天边跟天空连在一起了。
词语理解
恬静:闲适安静。一般指很美好的安静。
陶醉:忘我地沉浸于某种情境中。
入场券:入比赛、演出、会议、展览会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入门凭证。一般都印有或注明时间、座次、票价或持券者应注意的事项。
粼粼: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亲自为他们弹琴的美好品质。
课文主要写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盲姑娘兄妹的谈话,就给盲姑娘弹了一首钢琴曲,盲姑娘猜出他就是贝多芬,他又即兴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并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交流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梳理脉络
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第1段):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
第二部分
(第2~3段):贝多芬在茅屋外边听见琴声。
第三部分
(第4~7段):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
第四部分
(第8~10段):贝多芬弹奏《月光曲》。
交流探究
《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
课堂练习
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 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把正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 遗憾、内疚 B. 体谅、安慰
1. 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2.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A
B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我们深切体会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作业布置
1.熟记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下一节课一起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