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三期中检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2023年春,曾是古代齐国国都的淄博因烧烤成为新晋“顶流”,很多大学生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视频,打卡烧烤。为方便外地游客,淄博公交公司推出21条定制专线,旅客从火车站出来直接坐公交车就能到各烧烤店。与此同时,某地图服务软件上线“淄博烧烤导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淄博烧烤”突然火爆的原因是( )
A.网络传播效应 B.地区名气带动
C.美食味道独特 D.地理位置优越
2.作为地图服务商,该地图服务软件推出“烧烤导航”的主要目的是( )
①大力推广企业品牌 ②助力淄博旅游推广
③培养用户使用黏度 ④增加地图企业营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尽管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仍然已在各省(区、市)之间发生大规模迁移。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上海作为传统医药产业中心之一,目前医药产业呈现出转入与转出并存的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医药产业( )
①投资规模较大 ②劳动力需求较多
③市场依赖性强 ④产业周期偏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上海医药产业转入与转出并存,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 )
A.生产规模 B.生产能耗 C.原料成本 D.企业利润
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碳浓度。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5.同一土壤深度南、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植物 B.水分、植物
C.海拔、坡度 D.热量、水分
6.考察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有机质来源较丰富 B.河流流经沟谷地带
C.泥沙沉积,土层深厚 D.地势低洼,气温较高
四川贡嘎山最高峰海拔7556米,该地区分布着豹和雪豹两种猫科动物。豹是典型的森林型封闭生境动物;而雪豹是一种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的动物,夏季可在4000-6000米的高山上见到,冬季多随着食物而迁徙下降至2000-35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夏季,贡嘎山雪豹主要栖息地所属的自然带可能是( )
A.山地针叶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混交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
C.永久冰雪带和常绿阔叶林带 D.高寒荒漠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
8.据科学家观测,贡嘎山地区豹偶尔会进入雪豹的活动区域,其主要目的是( )
A.捕食猎物 B.获取水源
C.躲避天敌 D.扩大领地
9.随着全球变暖,在一定时期内贡嘎山地区( )
A.豹的活动上界可能升高,雪豹的活动范围可能下移
B.豹的活动范围可能缩小,雪豹的活动范围可能扩大
C.豹的活动范围可能扩大,雪豹的活动范围可能缩小
D.豹完全占据雪豹的生存空间,雪豹面临灭绝的危险
我国某河流下游流域分布众多湖泊。下图为该河流下游与某湖泊一年内的水位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河流下游流域的气候特点是( )
A.雨季较长,降水较多 B.冬季寒冷,结冰期长
C.冬季积雪厚度大 D.地下水埋藏较浅
11.与河流相比,湖泊水位季节变化较小,说明湖泊( )
A.由多种水源补给 B.夏季蒸发旺盛
C.涵养水源功能显著 D.冬季无结冰期
12.冬季,河流与湖泊之间的径流方向是( )
A.湖泊水流向河流 B.河流水流向湖泊
C.白天,湖泊水流向河流 D.夜晚,河流水流向湖泊
鱼鳞坑(图)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人们在鱼鳞坑内栽种果树、草药等作物,表土上覆盖秸秆、树枝等物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鱼鳞坑的作用主要是(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保护植被 D.改善气候
14.坑内表土覆盖秸秆、树枝等物质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保持土壤水分 B.提高土壤肥力 C.保持地面温度 D.抑制杂草生长
15.“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改变人们日常出行模式。“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GIS与GNSS B.RS与GNSS
C.GIS与RS D.数字地球与RS
16.阿联酋迪拜政府发布了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因其形如花瓣,昼开夜合并智能追光,命名为“智能太阳花”。我国引进“智能太阳花”,并率先在新疆乌鲁木齐安装调试完毕,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在夏至日,相比起迪拜,新疆的“智能太阳花”( )
水平转动角度更小 B.仰角变化幅度更小
C.正午影子更短 D.展开时间更短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受造山挤压作用,在安第斯山古老大陆边缘一侧形成V盆地。距今1100万至500万年前,V盆地发生了两次巨大的湖泊沉积,沉积层厚度达700多米。湖泊沉积过程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基岩岩性、湖泊水系和气候环境的演变。左图为安第斯山沿28°S地形剖面图,右图为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演变过程的局部示意图。
(1)从内力作用的角度,描述V盆地的形成过程。
(2)安第斯山区成为V盆地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区,分析其有利的物质和动力条件。
(3)说明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演变过程对湖泊特征产生的影响。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淡水养殖普遍存在残余饵料、鱼粪等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正在推广“不浇水、不施肥、不打药”的“鱼塘种稻”模式,即在不影响原有鱼塘养鱼的基础上,在鱼塘水面上用浮盘栽种水生稻(下图)。科研人员发现,水面种稻面积占总水面50%时的产品效益最佳。
(1)从自然条件方面简析珠江三角洲推广“鱼塘种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说明珠江三角洲从传统淡水养殖到“鱼塘种稻”的主要原因。
(3)简析水面种稻面积超过总水面50%对主要产品的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超大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具有强烈的虹吸效应和辐射引领作用。其中“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到自己的圈子当中。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功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与综合价值最高的区域,主要核心城市有上海、武汉、重庆等。推动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背景下,上海对长三角城市群甚至长江流域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请说出具体表现。
(3)简述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 2.B 3.B 4.D 5.D
6.A 7.D 8.A 9.C 10.A
11.C 12.A 13.B 14.A 15.A 16.B
二.综合题
17.(1)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山脉褶皱隆起,V盆地区域断裂下陷形成盆地。
(2)物质来源:安第斯山区(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跃,岩石破碎;高海拔山区,风化、侵蚀作用强,提供大量松散物质。
动力条件:高山区冰川广布,冰川作用强;山区冰川融水量大,地形起伏大,流水作用强。
(3)盆地不断堆积变厚,湖床抬升,湖泊水位上升,湖水外溢,内流湖变外流湖,湖水外泄,湖泊萎缩直到消失。
18.(1)可行性: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河流众多,河网密布,适合发展渔业,水域面积广阔,可以在鱼塘中种植水稻,同时鱼塘中普遍存在残余饵料、鱼粪等养分,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必要性:“鱼塘种稻”有利于防治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水稻生长同时进行释放氧气,为鱼类提供充足氧气。南方耕地面积小,耕地支离破碎,“鱼塘种稻”可以增加耕地面积。
(2)传统淡水养殖普遍存在残余饵料、鱼粪等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导致河流水体污染,不利于鱼类生存,鱼塘产量下降。鱼稻共生,形成一种良性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好的适应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经济效益。
(3)水面种稻面积超过总水面50%会影响鱼类生长,遮挡阳光,影响鱼塘产量与质量;水稻种植过多,导致养分供给不足,影响水稻生长。
19.(1)劳动力外流,面临劳动力不足状况;高素质人才减少,不利于创新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缩小,影响城市化进程。
(2)通过人口、商品、资本、信息的流动,对周边城市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周边地区产业发展;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推动长三角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拉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对内利用黄金水道,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3)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治理污染,保护生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