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下图表示生物大分子的模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
B.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单糖相同
C.人体细胞中的核苷酸有4种,氨基酸有21种
D.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解决问题是东中学子良好的习惯。下列是小冯同学在校园内看到的几种状况和他提出的解决办法,其中不太恰当的是( )
A.学校桂花树叶片泛黄,他告诉学校管理人员需施用适宜浓度的Mg2+溶液
B.同学担心长胖,他告诉同学要多吃米饭少吃肉因为米饭只有糖
C.学校樱花树越冬,他告诉学校管理人员减少灌溉以抵抗寒冷
D.体育课上同学们大量流汗时,他告诉大家要喝淡盐水
3.如图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细胞的细胞周期不是恒定不变的
B.处于A→B时的细胞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B→A时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A→B时细胞的2倍
D.处于B→A时的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4.通过研究发现,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合成是由蛋白质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内质网上信号识别受体三种因子协助完成,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与新冠病毒的组成成分相似
B.SRP催化信号肽与信号识别受体的结合,反应前后结构不变
C.切除的信号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D.肽链主要靠氨基酸之间形成氢键等,完成在内质网腔中折叠
5.自由基学说是一种细胞衰老假说,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自由基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属于正反馈调节,会使细胞产生更多自由基
B.过程②可导致核糖体膜损伤,影响细胞蛋白质合成
C.过程③可引起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加速细胞衰老
D.过程④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也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6.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a、c 是生产者
B.f 占据第二、三、四营养级
C.c、f 是杂食动物
D.图示中有5条食物链
第II卷(非选择题)
29.(13分)在植物叶肉细胞中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过程,下面是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E为生理过程,请回答:
(1)上述A~E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 (填字母),B过程中突然减少CO2的供应,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 (填“上升”、“下降”、“不变”),黑暗条件下,能产生[H]的场所是 。
(2)过程A发生的场所是 。过程A为过程B提供的物质有 。
(3)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这种方法叫 。标记的14CO2在 (填场所)被C5固定。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 (填字母),该阶段反应发生的场所是 ;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填字母)过程。
30.(10分)下图是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及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参与体温调节并由腺体A分泌的激素的靶细胞是 。
(2)血液中A分泌的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分泌 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该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此过程称为 调节。
(3)当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骨骼肌战栗,这属于 反射,其中甲状腺激素和 两种激素共同来协调体温的升高。
(4)大量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作用于 后会使尿量减少。
31.(15分)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表示 。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 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4~1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 (填“<”“=”或“>”)死亡率。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 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 形曲线增长。
(3)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 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 法,取样的关键是 。若图3中曲线II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对应点是 ,增长率最高的对应点是 。
(4)若某年气温明显升高,食物丰富,松鼠数量增多,但并没有呈现出“J”形增长的状态,这 (“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5)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 (填(“多”或“少”)。
32.(11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 定律。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
37.瘤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一胃,牛瘤胃内容物中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可明显提高氮的利用率,真菌可使碳的利用率显著提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业生产中,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会产生大量秸秆。要得到能分解秸秆的目的菌,可从牛瘤胃内容物中筛选,在配制培养基时应加入纤维素作为 。将得到的目的菌涂布到含有 的鉴别培养基上,当菌落大小相同时,可根据 ,选择出最适合作为目的菌的菌株。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 的实验。
(2)现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该目的菌的数量,在稀释倍数为105,每个平板上均接种0.1 ml样品溶液,得到4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156、178、486、191,则原样品溶液中每毫升含有目的菌约 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
(3)秸秆分解产物可进一步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技术生产酒精。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以在 溶液中形成凝胶珠。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酵母细胞的优点是 。
38.DNA标记是DNA(或基因)中一些稳定的特征性碱基序列。选择相应的DNA标记进行PCR扩增,通过产物的电泳图谱可进行遗传病的基因定位。下图1为1号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包含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定位电泳图,图2为2号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甲乙两病中只有一种为显性遗传病。甲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为A、a,乙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为B、b,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2)1号家庭和2号家庭中,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若要判断1号家庭中父亲是否患有甲种遗传病,可选择 ,对其甲种遗传病有关的DNA标记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并将其电泳图与1号家庭父亲的电泳图进行比较。
(4)PCR技术除用于上述基因定位外,在基因工程中还可以用于
答案第1页,共2页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C
29.(13分)(1) ACDE 上升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分)
(2)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H]和ATP(2分)
(3)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2分) 叶绿体基质
(4) C 细胞质基质 E
30.(10分)(1)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全身细胞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负反馈/反馈(2分)
(3) 非条件 (2分) 肾上腺素
(4) 增多 肾小管和集合管
31.(15分)(1) 性别比例 b
(2) 基本不变 9或10 < 衰退 J (2分)
(3) Ⅰ 样方(2分) 随机取样 b a
(4)负反馈
(5)多
32.(11分)(1) 有毛 黄肉 自由组合
(2)DDff、ddFf、ddFF(2分)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2分)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2分)
(5)ddFf和ddFF (2分)
37.(15分)(1) 碳源 刚果红 透明圈的大小 发酵产纤维素酶
(2) 1.75×108 偏小 (1分)
(3) CaCl2 制备的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
38.(15分)(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2) AaXBY或AaXbY aaXbY
(3)2号家庭中儿子
(4)扩增目的基因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