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含解析) 专题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苏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3 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含解析) 专题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苏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13:5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3 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 专题检测卷
一、单选题
1.下列事实、事件、事故中与甲烷有无关的是(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石油经过催化裂化及裂解后的产物
C.“西气东输”中气体
D.煤矿中的瓦斯爆炸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工业上通过石油的裂化获得乙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C.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D.苯为不饱和烃,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3.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水晶——同素异形体
B.和——同位素
C.和——同种物质
D.乙醇和乙二醇—一同系物
4.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
A.丙烯酸和油酸 B. 和
C.乙二醇和丙三醇 D.环丁烷和乙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花、麻、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天然橡胶没有固定的沸点
C.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均是为了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气态烃
D.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6.关于有机物性质或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操作顺序是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除去乙炔中的杂质H2S,可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7.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2NA
B.7.8g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3NA
C.0.1molOH和1.7g羟基(-OH)的电子数均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L二氯甲烷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遇硫酸钠溶液变性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涤纶、锦纶、蚕丝都属于合成纤维
D.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9.据报道,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与水互溶 B. 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与乙酸是同系物 D.氯仿又叫三氯甲烷
10.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B.
C.
D.
11.下列有机反应的类型归属正确的是 (  )
①乙酸、乙醇制乙酸乙酯 ②由苯制环己烷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由乙烯制备聚乙烯 ⑤由苯制硝基苯 ⑥由乙烯制备溴乙烷
A.①⑤属于取代反应 B.②④属于聚合反应
C.②③⑥属于加成反应 D.③④⑤属于氧化反应
12.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烃类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酸性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C.苯及其同系物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丙炔与先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
13.丁腈橡胶 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单体是
①②
③④
⑤⑥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④⑥
14.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  )
①CH2=CH—CH=CH2②CH3—C≡C—CH3③CH2=CH—CN
④CH3—CH=CH—CN ⑤CH3—CH=CH2⑥CH3—CH=CH—CH3
A.③⑥ B.②③ C.①③ D.④⑤
15.欲观察环戊烯( )是否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先将环戊烯溶于适当的溶剂,再慢慢滴入0.005mol L﹣1KMnO4溶液并不断振荡.下列哪一种试剂最适合用来溶解环戊烯做此实验(  )
A.四氯化碳 B.裂化汽油 C.甲苯 D.水
16.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③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还原成环己烷
④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完全相等
⑤邻二氯苯只有一种
⑥间二氯苯只有一种
A.①② B.①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二、综合题
17. 1,2一二氯乙烯有如图两种结构.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类型   (填“相同”或“不同”,下同),分子极性   ;
(2)A、B两种分子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3)将A、B加入Br2的CCl4溶液中,可得物质C,则C的结构简式为   ,C物质   (填“有”或“无”)手性异构体.
18.根据题意填空
(1)苯的2氯取代有   种,则其4氯取代有   种.
(2)实验室中苯与液溴反应的方程式为   ,
(3)制得的产物常显褐色原因是   ,除去颜色的简单步骤是   ,其中相关化学方程式是   
19.石蜡油(主要是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分解实验按照如图进行:
(1)石蜡油分解实验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序号,下同)
①只有甲烷 ②只有乙烯 ③烷烃跟烯烃的混合物
(2)将石蜡油分解所得生成物通入到溴水中,现象是   ;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是   .
(3)碎瓷片的作用是   (填序号).
①防止暴沸 ②有催化功能 ③积蓄热量 ④作反应物
(4)写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烷烃分解为乙烷与最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20.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化学物质。
(1)Ⅰ.从化石燃料可以获得多种有机物。
苯的分子式为   。
(2)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
(3)下列物质中,与正丁烷互为同系物的是   (填标号)。
A.甲烷 B.乙烯 C.环己烷 D.异丁烷
(4)Ⅱ.从矿石中可以获取多种材料。
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有:热分解法、高温还原法和电解法。铝的冶炼属于   法。
(5)碳素钢是一种铁碳合金,碳素钢的硬度   (填“大于”、“小于”)纯铁。
(6)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标号)
A.玻璃 B.陶瓷 C.塑料 D.橡胶
(7)Ⅲ.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其形成的物质类别关系如图所示。
e的浓溶液使蔗糖炭化时,e的浓溶液主要表现   性质。
(8)c气体使鲜花褪色时,c气体表现   性质。
(9)g的固体与70%的e的浓溶液反应制备c气体时,发生   (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10)工业上用过量氨水吸收c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1.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1)用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
(2)湿法炼铜   ;
(3)用CO还原赤铁矿(Fe2O3)冶炼铁   ;
(4)用铝矾土(Al2O3)冶炼铝   ;
(5)丁烷裂解获得乙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A不符合题意;
B.石油的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石油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产物主要有乙烯,还有其他丙烯、异丁烯及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故B符合题意;
C.“西气东输”中气体 主要指天然气,即甲烷,故C不符合题意;
D.煤矿中的瓦斯指甲烷,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天然气,坑道气,瓦斯,沼气以及西气东输中提到的气体都涉及甲烷,石油的裂化和裂解主要是多碳数的烷烃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应
2.【答案】B
【解析】【解答】A.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故A不符合题意;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油,而不能获得乙烯,乙烯需要通过石油的裂解获得;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生成1,2﹣二溴乙烷,故B符合题意;
C.乙炔和苯的最简式都是CH,等质量的乙炔和苯中
C、H的物质的量都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苯中含有大π键,所以为不饱和烃,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则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
3.【答案】C
【解析】【解答】A.金刚石碳单质,水晶的化学式为SiO2,不属于同一种元素,A不符合题意;
B.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12C60和13C60为两种单质,B不符合题意;
C.CH3CH2CH2CH(CH2CH3)CH3和CH3(CH2)2CH(CH3)CH2CH3都是3-甲基-己烷,C符合题意;
D.乙醇和乙二醇结构不相似,组成上不差CH2二者不互为同系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
B、同位素指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C、根据结构简式可画出其结构式,结合结构式分析可以知道为同种分子;
D、同系物指的是分子结构相似,官能团数目和种类相同,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
4.【答案】A
【解析】【解答】A. 丙烯酸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分子中都含有官能团羧基,它们的烃基中都只含有一个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所以二者分子结构相似,并且在组成上相差15个CH2原子团,符合同系物的定义,二者属于同系物,故A符合题意;
B. 为醇, 为酚,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乙二醇和丙三醇分子中羟基个数不同,分子组成上不相差CH2原子团,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C不符合题意;
D. 环丁烷为环烷烃,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同系物的概念:官能团相同,相差nCH2,
A、丙烯酸具有1个碳碳双键,一个羧基;油酸C17H33COOH分子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羧基;
B、官能团不同;
C、官能团的数目不同;
D、官能团种类不同;
5.【答案】B
【解析】【解答】A.麻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而不是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橡胶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沸点,B符合题意;
C.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是为了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而短链烃不一定是气态烃,C不符合题意;
D.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麻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
B、天然橡胶属于混合物;
C、短链烃不一定是气态烃;
D、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6.【答案】C
【解析】【解答】A. 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发生萃取,故褪色的原理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B. 实验室制硝基苯时,操作顺序是先加入浓硝酸,再滴加浓硫酸,最后滴加苯,故不符合题意;
C. 石油是烃的混合物,分馏得到的煤油是混合物,且不与钠不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所以可以用煤油保存少量的金属钠,煤油可以做燃料,故符合题意;
D. 乙炔和H2S,都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苯发生萃取;
B、要注意先加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苯,因为苯易挥发;
C、煤油保存钠;
D、乙炔和硫化氢都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7.【答案】A
【解析】【解答】A.石墨烯与金刚石中只含C原子,2.4g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2NA,故A符合题意;
B.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B不符合题意;
C.0.1molOH-含有1mol电子,1个羟基中含有9个电子,1.7g羟基(-OH)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11.2L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最简式分析;
B.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
C.1个羟基中含有9个电子,1个OH-含10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蛋白质遇到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故A错误;
B、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故B正确;
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涤纶、锦纶属于合成纤维,故C错误;
D、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蛋白质遇到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
B、天然气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
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
9.【答案】C
【解析】【解答】A. 和H2O均为极性分子,且二者可形成分子间氢键,可以互溶,A项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通过氧化灭活病毒,B项不符合题意;
C.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结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故过氧乙酸与乙酸(CH3COOH)不是同系物,C项符合题意;
D.氯仿(CHCl3)的化学名称为三氯甲烷,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乙醇和水可形成氢键可以互溶
B.标出化合价,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利用氧化性进行杀毒
C.结构式不同,不是同系物
D.三氯甲烷的俗名是氯仿
10.【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得到反应为加成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得到反应为加聚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得到反应为氧化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得到反应为取代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取代反应四有机物中的氢被其他原子取代的反应,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11.【答案】A
【解析】【解答】①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②由苯制环己烷发生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④由乙烯制备聚乙烯,发生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⑤由苯制硝基苯,发生苯中的H被硝基取代的反应,⑥由乙烯制备溴乙烷,发生碳碳双键与HBr的加成反应;A.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⑤属于取代反应,故A符合题意;
B.只有④属于聚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只有②⑥属于加成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只有③为氧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由苯制环己烷,属于苯环与氢气加成;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乙烯制备聚乙烯属于加成聚合;由苯制硝基苯,属于苯环上的H原子被硝基取代;由乙烯制备溴乙烷,属于HBr的加成反应;
12.【答案】B
【解析】【解答】A.酸性KMnO4溶液可将乙烯氧化成CO2,引人新的杂质,A不符合题意;
B.乙炔和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两物质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完全燃烧后生成H2O物质的量相同,B符合题意;
C.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1mol丙炔与Cl2发生加成反应需要2molCl2,再发生取代反应消耗4molCl2,共最多消耗Cl26mo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酸性KMnO4溶液可将乙烯氧化成CO2;
B.等质量的两物质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完全燃烧后生成H2O物质的量相同;
C.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判断。
13.【答案】C
【解析】【解答】该高聚物链节主链不含杂原子,属于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链节主链上存在碳碳双键结构,有6个碳原子,其单体必为两种,按如图所示断开 ,在将双键中的1个C C打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可得该高聚物单体为:①、③,
故答案为:C。
【分析】 由和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14.【答案】C
【解析】【解答】该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链节主链上存在碳碳双键结构,有6个碳原子,其单体必为两种,按如图所示断开 ,再将双键中的1个C-C打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可得到该高聚物单体为:CH2=CH-CH=CH2、CH2=CH-CN,①③符合,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对聚合体单体判断的考查,加聚产物可以依据“单变双、双变单”的原则寻找单体。
1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四氯化碳不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能够溶解该有机物,故A正确;
B、由于裂解汽油含有不饱和烃,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对实验带来干扰,故B错误;
C、由于甲苯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对实验带来干扰,故C错误;
D、由于水不能够溶剂该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有机溶剂,不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裂解汽油含有不饱和烃,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水是无机溶剂,不能够溶剂该有机物.
16.【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苯分子结构的证明方法。应抓住单双键性质的不同进行对比思考。如果苯中存在交替的单双键结构,则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Ⅰ.因为含C=C,具有烯烃的性质,则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Ⅱ.苯环中C—C和C=C键长不可能相等;Ⅲ.邻二氯苯会有两种,即 和 。而题中③和⑥的性质不管苯环中单、双键是否有交替,结果都一样。
【分析】 ①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遇到含双键或三键等不饱和键的物质会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②苯若含有双键,则能够使溴水褪色;
③依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不饱和键的性质
④单键与双键键长不同;
⑤若是单双建交替,则邻二氯苯有2种;
⑥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都无同分异构体
17.【答案】(1)相同;不同
(2)B
(3)CHClBrCHClBr;有
【解析】【解答】解:(1)A、B分子中所含化学键为碳氢共价键、碳氯共价键和碳碳双键,化学键类型相同;B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A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故答案为:相同;不同;(2)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CCl4是非极性分子,所以B分子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故答案为:B;(3)CHCl=CHCl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Cl=CHCl+Br2→CHClBrCHClBr;CHClBrCHClBr中的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不一样,属于手性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故答案为:CHClBrCHClBr;有.
【分析】(1)A、B分子中所含化学键为碳氢共价键、碳氯共价键和碳碳双键;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2)根据相似相溶原理;(3)碳碳双键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先根据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①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②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然后根据手性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
18.【答案】(1)3;3
(2)
(3)产物中溶有未反应的溴;向产物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溴,然后再通过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除去溴化钠;Br2+2NaOH=NaBr+NaBrO+H2O
【解析】【解答】解:(1)苯的2氯取代有邻、间、对3种,则4氯取代也有3种,故答案为:3;3;(2)在催化条件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3)因溴易溶于苯,所得溴苯常显褐色,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反应的方程式为Br2+2NaOH=NaBr+NaBrO+H2O,除去颜色的简单步骤是向产物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溴,然后再通过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除去溴化钠,
故答案为:产物中溶有未反应的溴;向产物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溴,然后再通过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除去溴化钠;Br2+2NaOH=NaBr+NaBrO+H2O.
【分析】苯的二氯代物于四氯代物有相似的结构,在催化条件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因溴易溶于苯,所得溴苯常显褐色,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以此解答该题.
19.【答案】(1)③
(2)溴水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②③
(4)C18H38 C2H6+8C2H4
【解析】【解答】解:(1)石蜡油主要是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根据原子守恒知,除了生成烯烃外还生成烷烃,故选③;(2)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导致烯烃性质较活泼,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溴水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溴水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加热石蜡油时加入碎瓷片,石蜡油分解较缓慢,加热碎瓷片能加快反应速率,碎瓷片还能吸收热量而积蓄热量从而促进石蜡油分解,故选②③;(4)18个碳原子烷烃的分子式为C18H38,C18H38分解生成乙烷与乙烯,且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该反应方程式为C18H38 C2H6+8C2H4,
故答案为:C18H38 C2H6+8C2H4.
【分析】(1)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和烷烃;(2)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导致烯烃性质较活泼,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3)碎瓷片有催化和积蓄热量作用;(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
20.【答案】(1)C6H6
(2)
(3)A
(4)电解
(5)大于
(6)CD
(7)脱水性
(8)漂白性
(9)非氧化还原反应
(10)2NH3·H2O+SO2=2++H2O
【解析】【解答】(1)苯的分子式为C6H6。
(2)聚丙烯是由丙烯(CH2=CHCH3)发生加聚反应后得到的,所以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3)A、甲烷与正丁烷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因此互为同系物,A符合题意。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正丁烷的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B不符合题意。
C、环己烷中含有环状结构,与正丁烷(链式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C不符合题意。
D、异丁烷与正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制取铝,因此铝的冶炼采用电解法。
(5)碳素钢属于铁的合金,合金的硬度大于成分金属的硬度,因此碳素钢的硬度大于纯铁。
(6)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
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
C、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符合题意。
D、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7)e为H2SO4,其浓溶液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使蔗糖炭化的过程中,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8)c为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同时具有还原性、氧化性和漂白性。SO2使鲜花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9)g为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H2O+SO2↑,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10)氨水过量,则反应生成(NH4)2S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SO2=2NH4++SO32-+H2O。
【分析】(1)苯的分子式为C6H6。
(2)聚丙烯是由丙烯(CH2=CHCH3)发生加聚反应后得到的,据此确定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3)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有机物。
(4)铝的冶炼采用电解法。
(5)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6)塑料、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7)e为硫元素的含氧酸,且硫元素为+6价,因此e为H2SO4,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分析。
(8)c为硫元素的氧化物,且硫元素为+4价,因此c为SO2,结合SO2的性质分析。
(9)g为钠盐,且硫元素为+4价,因此g为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据此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10)氨水过量,则与SO2反应生成(NH4)2SO3和H2O,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答案】(1)nCH2=CHCl
(2)Fe+CuSO4=FeSO4+Cu
(3)3CO+Fe2O3 3CO2+2Fe
(4)2Al2O3 4Al+3O2↑
(5)C4H10(g) C2H4+C2H6
【解析】【解答】解:(1)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化学方程式:nCH2=CHCl ,
故答案为:nCH2=CHCl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为:3CO+Fe2O3 3CO2+2Fe;
故答案为:3CO+Fe2O3 3CO2+2Fe;(4)用铝矾土(Al2O3)冶炼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可以获得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
故答案为:2Al2O3 4Al+3O2↑;(5)丁烷在一定条件下裂解生成乙烯、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4H10(g) C2H4+C2H6,
故答案为:C4H10(g) C2H4+C2H6.
【分析】(1)由氯乙烯制取聚氯乙烯,是利用碳碳双键相互加成反应是高分子化合物聚氯乙烯;(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4)冶炼金属铝,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获得;(5)较长碳链的烷烃裂解生成较短碳链的烷烃和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