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月考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细胞学说,鱼和莲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B.荷塘中的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参与构成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细胞和个体
C.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莲和池塘中的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2.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左方移动装片即可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
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3.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进入纤维细胞后会被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
B.曲线甲表示普通棉花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提前
D.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水解后参与细胞呼吸
4.流感病毒包膜中有一类血凝素刺突,是一种糖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
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繁殖后,成熟的流感病毒从细胞出芽,将宿主的细胞膜包裹在自己身上形成包膜,脱离细胞后去感染下一个目标。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流感病毒包腆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B.包膜中血凝素的修饰和加工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C.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5.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h1>h2,MA= MB,则Ma< Mb
B.若Ma= Mb> MA> MB,则hl
M2
C.若MA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犷散速率均相等
6.下列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B.mRNA从核孔运输到细胞质,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D.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主要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7.景天科植物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景天科植物固定CO2的物质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
B.在外界0.01%CO2的浓度条件下,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C3的含量比C5的含量高
C.将该种植物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装置中CO2的变化速率不能表示呼吸速率
D.干旱条件下,白天该种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来源于苹果酸分解
8.在北方夏季晴朗的某一天24小时内,对某植物通过测定和计算得出了该植物一天中净光合速率及总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如图中甲、乙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乙在a点上升的原因是温度下降,细胞呼吸减弱
B.e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d点后,曲线乙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
D.c点与e点,植物的呼吸速率相同
9.下图为酶和无机催化剂加快某化学反应的机理,E1、E2、E3为活化能,A表示没有催化剂的反应过程。下列相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可用淀粉、淀粉酶、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值为(E1-E3)
D.曲线C与B相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10.“茶园养鸡”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为探究鸡粪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将C、
N、P作为计量土壤肥力的元素进行了调查,结果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碳与氦的含量比值与鸡粪添加量呈负相关
B.通过添加鸡粪可增加氦的相对含量来提高茶园土壤肥力
C.磷是叶绿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缺磷会使叶片变黄且影响产量
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体现了二者具有统一性
11.控制饮食和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可以降低RNA聚合酶Ⅱ的活性,延缓细胞衰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端粒DNA延伸,会导致细胞衰老
B.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皱缩,水分减少
C.RNA聚合酶Ⅱ活性降低,蛋白质合成速度减慢
D.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延缓胰岛B细胞衰老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l)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
(2)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3)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
(4)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5)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
(6)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7)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细胞内无性染色体
(8)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3.自然界果蝇的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现用一对野生型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突变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
C.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
D.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不一定来源于母本
14.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予代中♀灰体:♀簧体:♂灰体;♂黄体=1:
1:1: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灰体为显性,则可判断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若灰体为显性,则亲代和子代的灰体雌蝇均为杂合予
C.若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可判断灰体为显性
D.取子代♀黄体与♂灰体杂交,分析后代性状可判断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是否位子X染
色体上
15.下列示意图:图l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量的关系,图2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图3表示某结构或物质随时间变化的部分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l中b柱表示的是染色单体数量,图2中乙图可对应图1中时期Ⅲ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图l中时期Ⅱ和图2中丙
C.若图3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为1,对应时期有末期I和
末期Ⅱ
D.若图3表示核DNA数目变化,那么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E段发生的原因相同
16.某雄性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图l是该动物某器官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表示B基因所在染色体失去端粒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形成染色体桥,染色体桥在两着丝粒间的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细胞中的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①可能是Y染色体
B.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该动物只能产生含l或2条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
C.图2中染色体桥的形成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D.不考虑A/a基因,发生图2过程的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可能不含B基因
17.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图l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其中4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
因。对家系中部分成员进行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相关基因的DNA片段酶切后电泳分离,
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11号为男孩,则其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1/16
B.若II号患乙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是8号产生卵细胞时减数分裂Ⅱ异常
C.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中的X可能为图l中的2号、3号或9号
D.甲病致病基因存在1个酶切位点,而正常基因没有该位点
18.将白眼雌果蝇(XX)和红眼雄果蝇(XY)杂交,所产生的两千多只子代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甲。某研究人员提出三种假说:①红眼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②X染色体上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但缺失纯合子(细胞内不含该片段)无法存活;③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果蝇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相关情况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11号为男孩,则其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1/16
B.若假说②成立,甲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雄蝇:雌蝇为2:l
C.若在两干多只子代中同时又发现了一只红眼雄蝇,则可能是因为假说③
D,该白眼雌果蝇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缺失了一条X染色体
19.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DNA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才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B. DNA是双螺旋结构,每个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的基础
D. DNA复制开始时,解旋酶将DNA的双链解开,不需要能量的驱动
20. 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它只侵染某些特定的大肠杆菌,且增殖过程与T2噬菌体类似。研究人员用M13噬菌体代替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5S标记的M1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的放射性取决于培养时间长短
B. 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热稳定性与C和G碱基含量成正相关
C.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
D.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1.环状双链DNA的正链(a链)由一核酸内切酶在特定的位置切开,游离出一个3′-OH和
一个5′-磷酸基末端,5′-磷酸基末端在酶的作用下,固着到细胞膜上。随后,在DNA聚合酶
催化下,以环状负链(b链)为模板,从正链(a链)的3′-OH末端加入与负链(b链)互补的脱氧核苷酸,使链不断延长,通过滚动而合成新的正链。与此同时,以伸展的正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新的负链。最后合成两个子代双链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滚环复制起始时需要特异的酶在起始点切开一条链的磷酸二酯键
B.滚环复制中需要用到DNA连接酶
C.每条子链的合成都需要合成引物
D.滚环复制中,负链滚动方向为逆时针
22.新冠病毒RNA的复制要在RNA复制酶催化下完成,2022年7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口服阿兹夫定片纳入新冠病毒治疗方案中,该药物是一种能与RNA复制酶结合,竞争性参与合成RNA的核苷类似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的繁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包膜中的蛋白质都是在病毒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新冠病毒的RNA复制酶可以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C.该药物也能与人体细胞内的RNA聚合酶结合,影响转录过程
D.该药物参与病毒RNA合成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3.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常使用杀虫剂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从而降低杀虫剂的效果
B.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
培育而成,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是可育的四倍体
C.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了新物种——三倍体无
子西瓜
D.对豌豆(2N=14)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7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4.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已知控制卵色的B基因(黑色)对b基因(白色)为显性。
雄性(ZZ)家蚕利用饲料效率高,茧丝质量好,但是在卵期很难分辨雌雄,育种工作者经过
下图过程获得新品种丙,实现了通过卵色直接分辨雌雄。请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经①处理形成乙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B.由乙发育的成熟个体能产生2种卵细胞
C.丙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全部为黑色
D.丙与bb雄蚕交配后所产的白色卵发育为雄蚕
25.变型果蝇2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隐性基因bw(褐眼)和e(黑檀体),野生型对应
的基因用bw+和e+表示。如图甲果蝇是染色体正常的褐跟黑檀体果蝇,乙果蝇是2、3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的野生型易位纯合子果蝇,甲果蝇与乙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野生型易位杂台子果蝇,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不能存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果蝇产生的配子均能存活
B.乙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C.F1测交后代中野生型和褐眼黑檀体比例为3:l
D.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有4种表现型
26.在一个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量相等,且雌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种群中A的
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在I、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历三个时间段后,XaXa、Xa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80%
B.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I和Ⅲ的两个时间阶段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都是32%
C.第Ⅲ时间段中A和a的基因频率不变,这一种群繁殖多代后基因型频率也不变
D.经历了I、Ⅱ、Ⅲ时间段的多次繁殖后,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该种群产生了进化
27.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物种的羚松鼠分别生活在大峡谷的两侧,
峡谷之间存在着有限的通道。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两种羚松鼠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峡谷之间的通道能使两种羚松鼠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存环境的不同有利于羚松鼠进化出不同物种
28.达乌耳鼠的毛色(基因A、a控制)和尾形(基因B、b控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多对黄毛鼠相互交配,雌雄后代中黄毛:黑毛均为2:1。多对尾弯曲鼠相互杂交,雌鼠全部尾弯曲,雄鼠中有一定比例的尾正常个体出现。现让一对黄毛尾弯曲的鼠为亲代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群体中不存在AA基因型的个体
B.控制尾形的基因最可能在X染色体上
C.杂交后代中黄色尾正常的个体占1/6
D.杂交后代中黄色尾弯曲的雌性个体占1/3
29.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
B.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①部位
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2:3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30.玉米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功能,常被人们称为“长寿食物”。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在生物学上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玉米植株做杂交实验时,母本不用去雄
B.如果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所选实验材料不一定是纯合子
C.玉米的籽粒糯性对非糯性为显性,欲判定糯性玉米的基因型,可让其自花传粉
D.纯种非甜玉米与纯种甜玉米间行种植,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甜玉米和非甜玉米的籽
粒,由此可以判定玉米中非甜为显性
二、综合题(共45分)
3 1.我国科学家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该项技术被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一成果于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这项技术未来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可能会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及改善全球气温等问题。但人工合成淀粉的灵感及部分原理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依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l)人工合成淀粉时,将CO2通过电氢还原及单碳缩合两个过程转变为C3中间体,植物光合作用中通过____过程获得C3,若将强光下的植物移到黑暗环境中,短时问内C3的含量将____(填“减少”、“不变”、“增多”)。
(2)农作物根尖细胞白天光照时,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在雨季来临前,农田需要做好排水措施,原因是____。
(3)农业中,施加工业肥料时,需要将肥料与根部保持一定的距离,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 。
(4)图2表示某植物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若白天处于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则每天至少光照____h,该植物才能存活。若再将该植物突然移到CO2浓度为0.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则图2的B点将向____移动。
32.图甲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2n=8,基因型为HhXBY)某一细胞所处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图乙表示产生该细胞或该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部分曲线图。
(1)图甲细胞为 ,处于 期。左上的染色体中出现H、h的原因是____。
(2)图乙可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 含量的变化,bc变化的原因是____,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为 、____。
(3)将核DNA都被32p标记的精原细胞(2n=8)放在31p的环境中完成如图丙所示的分裂过程(不考虑变异)。则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GH段一个细胞内含
有弧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条。
33.中心法则是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遗传信息的转移包括核酸分子间的转移、核酸和蛋白质分子间的转移。如图表示某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l)请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示该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 。
(2)图中所示的酶3是____,图中翻译发生的方向是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该过程中参与的RNA有 种。
(3)若该细胞是酵母菌,则图示过程发生的场所可能是 。某DNA片段含2000个碱基对,若该片段全部作为模板转录,转录出的mRNA中A+U所占的比例为33%,且模板链中的乌嘌呤占28%,则非模板链中的鸟嘌呤所占的比例为____。该DNA片段第三次复制时,共需要消耗胞嘧啶 个。
(4)若已知某基因转录的mRNA的碱基组成是3′-AUGAGG......AUCGAU-5′,将该基因和转录产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 种。
34.斑马鱼是一种体长4厘米左右的热带淡水鱼,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5对。斑马鱼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高度相似,被称为“水中小白鼠”,常用于科学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I.研究发现斑马鱼的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体色形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纯合红色雌鱼与纯合白色雄鱼杂交得到F1,再相互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
(1)斑马鱼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具有 (答出两点即可,2分)等优点。控制斑马鱼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2)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母本的基因型为 ,F1红色雄鱼的基因型为 。F2中红色雄鱼有____种基因型,占F2的概率为____。
(3)显微观察野生型斑马鱼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00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50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25条染色体。细胞中 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Ⅱ.某斑马鱼种群中,体表条纹(E)对体表豹纹(e)为显性,体表条纹纯合斑马鱼与体表豹纹斑马鱼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体表豹纹斑马鱼。出现该体表豹纹斑马鱼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斑马鱼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4)实验步骤(该过程不再发生其他变异)及结果预测:用该体表豹纹斑马鱼与基因型为EE的斑马鱼杂交,获得F1; 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①如果F2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为基因突变;
②如果F2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南阳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月考
生物参考答案
1-5 DDCDA 6-10 BDCDC 11-15 CBDAC 16-20 DCCCC 21-25 CDDDA
26-30 ADCBC
31.(10分)
(1)CO2固定; 增多;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避免农田中积水过多,使根部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
导致农作物根部腐烂(2分)
(3)肥料溶于水时可能浓度较大,若离根部较近可能会导致根部细胞失水死亡(2分)
(4) 6(2分) 左
32.(10分)
(1) 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II前(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或染色体互换)
(2) 染色体(或染色体组);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8; 0
(3) AB和EF; 4(2分)
33.(11分)
(1)
(2) RNA聚合酶; 从右到左; 3;
线粒体; 39%; 5360 (2分)
(4) 8 (2分)
34.(14分)
(1)易获得、易饲养、繁育力高、繁殖周期短、胚体透明易观察、体外受精(2分);
自由组合
(2) aaXBY;AAXbXb; AaXbY; 2;3/16
(3) 25和50 (2分)
(4)体表条纹:体表豹纹=3:1 (2分); 体表条坟:体表豹纹=4: 1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