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15: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研发新工艺,将CO2转化为化工产品
B.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C.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D.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2.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 D.反应条件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干燥的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A. B.
C. D.
4.甲醛(CH2O)是新建筑物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打开人造板所制作的橱窗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硅藻泥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可以吸附甲醛,净化空气。纳米级TiO2是一种新型光触媒材料,在光照下,其自身不变,却能促使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上述材料归纳出甲醛的化学性质: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硅藻泥净化空气的原理是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与活性炭净化的原理相似
C.纳米级TiO2作为光触媒材料净化空气的原理是促使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D.吸附、转化、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的方法,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5.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
A.黑色固体 B.易溶于水 C.有吸附性 D.能够燃烧
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取 B. 收集
C. 检验 D. 验满
7.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由"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可推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D.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少
8.若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项(  )
①不易溶于水 ②易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小 ④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化学实验中常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 除去粗盐中的 泥沙 验证氧气的 化学性质 检验实验室制 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测定结果偏大 滤液浑浊 未看到火星四射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红磷的 量不足 B可能是滤纸 破损 C可能是温度未达 到铁丝的着火点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 混有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粒子间有间隔,通常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变小,所以任何液体混合总体积不会变大
二、填空题
11.在①氧气;②活性炭;③稀有气体中,可用自来水除臭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用于病人医疗急救的是   ;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   
12.由活性炭制成的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本炭使集气瓶中红标色的二氧化氮消失的变化是    变化.
13.在:活性炭、氦气、一氧化碳、氮气、明矾、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冰箱除异味的是    ; ②霓虹灯中充入的是    ;③薯片等膨化食品包装袋内的是    ; ④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    ;⑤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 ⑥自来水厂常用的絮凝剂是    。
14.“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当下热词。“碳达峰”是指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逐步降低。因此,必须关注碳的排放。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2)对于二氧化碳和水混合注人地下玄武岩中形成固态石头碳酸盐的固碳方式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某新型“人造树叶”在光照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乙醇(C2H5OH)和氧气。该反应中生成乙醇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15.如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
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采用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三、计算题
16.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现取2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四、实验探究题
17.化学小组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加入20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____。
3 ____。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1)化学小组收集呼出气体的最佳方法是____。(填序号)
A.排水取气法 B.向集气瓶中吹气
(2)实验②中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的实验现象是   。
(3)实验③的目的是   。
(4)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在另一只相同的空集气瓶中,加入   ,振荡,并与实验①中的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18.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揭开这个骗局。
【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
(1)【猜想与验证】确定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是   极(填“正”或“负”),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甲与试管乙中所得气体体积比约为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确定汽油的组成。
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
②将烧杯迅速翻转,注入   ,振荡 现象: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揭开骗局:水不能变成汽油,理由:   。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该装置有一处不正确,其不正确之处为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起,随关随停”,需要选用的仪器和实验用品有G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则二氧化碳应从   端(填导管的序号)进入。
(4)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如图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能控制反应速率和   (写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