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故乡
教学目标
1、抓住小说中重点人物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2、了解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理解部分重点语句的涵义。
4、探讨文章主题,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抓住小说中重点人物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2、了解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理解部分重点语句的涵义。
教学难点
1、探讨文章主题,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二、教学目标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议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速读文紧扣题目,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提示:画出时间词,标注现实与回忆之间转换的词句。
明确: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追问1: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 )
追问2:小说写故乡主要抓住一个什么字来写,请概述一下
四、合作探究——分析人物
跳读课文思考: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20年前和20年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方法:
1、找出描写人物的语段、句子并用笔圈画出来。
2、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进行分析。
3、紧扣人物相关事件进行分析。
4、其他人的衬托、作者的评价(文中的议论句)。
注意重点品读:
联系上下文,揣摩语句含义。(课后四题)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突出地展现了闰土始则欢喜、继而犹豫、终究与“我”隔膜而称“我”“老爷”的过程。这里的描写,充满感情,展现了闰土的心理活动,也间接写出了“我”的情感波动,令读者深受震动,从而和作者一样痛切地思索:这种隔膜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打破这种隔膜?
2、“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理解,思想与感情互不相通。“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原因: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我”和闰土之间,并非没有沟通、理解的愿望,然而,尽管两个人都迫切地希望能够对话、交流,重温少年时代亲密的关系,但却无法做到,可见,这种厚障壁是由于某种超越个人的因素造成的,是整个社会现实导致的结果。
追问1:闰土二十多年来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封建社会制度、 帝国主义侵略。
闰土是当时广大农民的代表,他们被损害而又愚昧、麻木、无知,他是在生活重压下辛苦麻木而生活的劳苦民众的代表。
明确2:杨二嫂之变
端庄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泼辣刻薄自私圆规
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的性格。杨二嫂是庸俗小市民典型,她的变化原因: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追问2:除此之外,文中还有描写杨二嫂的段落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83段。写了杨二嫂为了一己之私,造谣中伤闰土。对杨二嫂这一市侩形象加以补叙,使其性格更加鲜明。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的作用,行文严谨,结构完整;是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在结构上有照应上文的作用。
追问3:小说塑造主要人物“闰土”和“杨二嫂”有何作用?
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写出了旧中国社会的全面衰败。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也披露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毒害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城镇小市民生活日趋贫困、纯真人性扭曲的总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