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知识梳理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使学生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训学生绘制简图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认识趋于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不破坏环境。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
(一)教学方法
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
(二)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相关地图等。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请大家辨认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 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学生齐答;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大家可能知道新疆的瓜果又香又甜,但为什么这么甜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这个中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讲授新课]
讲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经济基础差别很大,造成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东部与中西部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差距很大。同时由于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西部相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国家为了使西部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同时缓解东部地区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的状况;为了促进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而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承转: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无疑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板书:一、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活动:请大家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p40课文和图6.31,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
2.找出横亘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脉,说出它们的走向。
3.找出新疆的两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4.将上述山地和盆地在p41页新疆轮廓图中画出(用铅笔)。
学生读图画图,教师巡回指导画图方法。
讲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称新,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的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现有人口1925万人,人口密度12人/km ,属我国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0多个民族。
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
新疆北部是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中部是东西向的天山。南部为包括多条山脉组成的东西向山地昆仑山。天山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部分,南为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km ,为世界最大内陆盆地。盆地中有面积达32.4万km 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盆地中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第二大沙漠。
新疆的“疆”字高度浓缩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在黑板上边写边解释每一部分的含义。)右上第一横代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间一横代表天山,最下边一横代表昆仑山,三横之间的两个“田”分别代表两大盆地。左边摆放了一张“弓”,弓是中国古代的冷兵器,而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且远离统治中心,位于边防要塞,因此需要设防保护,保护国土不被侵占,因此在“弓”内加了一个土字。
承转:刚才我们讲到新疆两大盆地内都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广布,与新疆的气候密不可分。
活动:请大家在中国政区图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东部距太平洋的直线距离。
学生量算。
提问量算结果,学生回答。(略)
讲述:新疆东距太平洋达2500 k ( http: / / www.21cnjy.com )m之遥,南距印度洋1600 km,距海遥远,加之重重山岭,高原的屏障作用,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新疆,所以导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
承转:我们知道,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人类尤其离不开水,人类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水,因此,水会影响、制约人类的一些活动。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4,回答以下问题:说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据中科所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测定,亚洲大陆的“心脏”——地理中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郊区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距海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冰川冰雪融水还孕育了一些内流河。在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交通运输是加强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方便人民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交通设施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边缘分布,将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集中的绿洲联系起来,既靠近水源,也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新疆各绿洲之间相距遥远,这势必导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畅,信息通达度较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极大地影响、制约新疆的经济发展。面对这种境况,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新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新疆的对外交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承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新疆由于特殊的环境特征,生态环境很脆弱,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地区。
活动:请大家读图6.34,完成: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区域发生 人们在这些地区生产和生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归纳讲述:简单地讲,荒漠化就是指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在自然因素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等促使下,造成的以上一些地区的土地逐渐退化,直至变成荒漠的过程。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因为土地的不断荒漠化而在版图上消失的。
在新疆,绿洲是人口、城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中分布区。而绿洲的外围就是茫茫沙漠,如果因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人类行为破坏了植被;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就很容易导致脆弱的绿洲边缘的土地荒漠化。为了不让楼兰古城的悲剧重演,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着手,如培养优种牲畜,合理放牧、轮牧,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等等阻止土地的荒漠,使绿洲常绿、草地常青。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理特征,以及在独特环境特征影响下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导致新疆的气候以干旱为突出特点,进而使新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这说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同时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环境特征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活动,干旱的自然环境导致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和内流河沿岸,同时人类的某些过激行为也会破坏生态,导致环境恶化。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二)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新疆的自然环境。干旱是新疆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环境的突出特征。干旱缺水直接影响到新疆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农业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产活动,以种植农作物为基本劳动,而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水源。在新疆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农业又有什么特色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本节第二部分,新疆的农业及能源开发。
[讲授新课]
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疆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旱缺水,年平均降水仅120—150 mm,个别地区甚至不足50mm,这就意味着靠天然降水根本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新疆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有高山冰雪融水滋润的绿洲,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
活动:请大家阅读p42课文及图6.35、6.36、6.37分析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有哪些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坎儿井”是一项什么工程 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3.在新疆及中国西北内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其他省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随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口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你认为应怎样合理开发水资源
学生读书、分析、讨论。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新疆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棉花、甜菜、多种水果。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色彩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鲜艳,这是因为新疆夏季热量充足,由于空气中云量少,降水少,白天光照强烈,利于瓜果着色,同时白天光合作用强,可以积累大量糖分。而夜晚降温很快,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弱,也减少了对白天积累糖分的消耗,因此,由于昼夜温差大,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同理,由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稀少而有比较稳定的灌溉水源,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
稳定的灌溉水源得益于新疆一种古老的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工程——坎儿井。(看图讲述)坎儿井中的水来自山麓地下水富集地带。在山麓地带,由于有高山冰雪融水的下渗,形成地下水富集地带,睿智的新疆人民从山麓开始,顺着倾斜的地势先开凿竖井,然后利用竖进不断疏通开凿了地下暗渠,将汩汩清泉引向盆地的边缘,维持着绿洲的生存。由于水渠在地表以下,因此有效避免了因气候干旱而引起的大量蒸发,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使新疆人民得以在这广袤的沙漠边缘繁衍生息。
但目前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因为缺水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陷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困境。面对现实,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人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缓解人——水矛盾。
1.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率。如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发展节水型农业。
2.减少水污染以及污水的治理再利用。
3.节约每一滴水。如日常生活中洗衣水可冲座便器,洗拖布;淘米水可以浇花等等。
承转: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终不可动摇。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如何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特色农业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8及p44:材料,分析,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吐鲁番的农民为什么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种类 调整方向是什么
2.当地推行了什么样的农业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有什么针对性
3.就维族老大爷的烦恼,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读书、读图,思考、分析、轻声讨论。
提问,学生回答。略。
师生共同归纳:吐鲁番地区的农民为了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收入,改善提高生活水平,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将粮食面积大为缩减,增加了葡萄、孜然等有市场的特色作物。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充分利用当地的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水、土等资源,当地还推行了间作套种、立体农业、节水农业等先进技术。当然,这些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针对当地水资源短缺而
推行的。
针对维族老大爷的烦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他。
首先,通过大力宣传,如各种新闻媒体的广告,游客免费品尝等形式让葡萄走出新疆,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其次,通过各种手段,如上网查询等,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以便及时调整种植面积,更新品种,减少风险。
减少风险,增加收入的另一个办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开发葡萄的相关产业,如葡萄酒、饮料等产品。这样做既可以将葡萄就地加工,减少因长途贩运而带来的损失,也减少了运输压力。当然,要让新疆的特色水果走出去,还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缩短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同时不断研发新的保鲜、冷藏技术,解决水果运输过程中的腐烂变质问题。为了扩大竞争力,还应将个体农民的果园联合起来,采用股份制等经营形式,形成产、销以及产品的加工、信息服务等一条龙的大农场,提高规模效益。只有对内增强相互信赖,相互协作,对外才有更强的竞争力。
承转:新疆的经济优势除发展特色农业以外,更主要是发挥能源优势。
讲述:据探测,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约占全国的1/3。而中国东部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东部又缺乏能源,造成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的矛盾。东部地区80%以上的能源从外地调进,同时东部地区由于大量燃煤而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的现状,稳定东部的经济发展,同时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就是西气东输。
活动:请大家读图6.39、6.40回答以下问题。
1.新疆为什么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工业基地
2.找出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3.西气东输工程跨越了哪几个大的地形区和哪几条大河
4.西气东输的实施,将为东、西部地区带来什么好处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中是如何体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基本准则的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教师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小结:1.新疆的两大盆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潜力巨大。预测储量占全国1/3以上,仅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气就占全国陆上天然气的22%。有克拉玛依、轮台、库车等大型油气田。因此,新疆成为中国的重要油气工业基地,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2.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天然气田轮南,途经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9个省市,目标地是长江三角洲。
3.西气东输工程自西向东跨越了塔里木盆地、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几个大的地形区及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等水系。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使我国中西部的能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材料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行业,如建筑、钢铁等工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了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同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缓解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比进口天然气要便宜,这也降低了东部地区的生产成本;天然气是洁净能源,改善了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状况。
5.西气东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因此在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施之初就建立了“健康、安全、环保的管理体系”。在设计和施工上处处强调对环保的要求。如严格规定28 m宽的施工区域,对管道埋人地下的回填土要求必须是草类能够生长,为保护罗布泊地区80多只野骆驼,专门追加了近1.5亿元投资,增加管线长度15 km等等。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相信这样的工程必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新疆的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色,了解了西气东输的线路所经地区,西气东输工程实施的重大意义。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一定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不断发展,新疆的明天会更美好,西部的未来会更灿烂。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材分析]
本节是西北地区第二节,塔里木盆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西北地区的典型代表,首先是因为其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其次是该地的自然特点对人口城镇和交通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也十分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节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量呈现地图、数据,图片等材料,使得学生很容易得出该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活动式课文则通过让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层层递进,进而归纳出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突出了塔里木盆地能源和资源的开发
[教学目标]
1、以新疆和西亚为例,了解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也有宝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和石油
2、认识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3、学会运用图表比较、分析、概括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对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新疆的绿洲农业、西亚的石油资源
难点:坎儿井的构造、两个干旱地区的比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各类图片、音像资料,自制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了解吐鲁番的自然景观及农作物,有关西亚的图片资料
[教学思路]
播放音像资料──鸣沙山,创设情景,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景观,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干旱地区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探究沙漠地带人民生存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地人民是如何改造和开发利用自然,开展工农业生产的情况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进入沙漠这个特定的生存环境,想办法求生存和发展,来实现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指 导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鸣沙山录像并思考、比较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中的景观与前几节课学过的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有何不同?自然环境的优劣?如何形成的?人民如何生活? 播放鸣沙山录像,并请学生思考这与平原、山区、水乡、草原环境的不同。沙漠地区人民生存和生活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观看录像,感知沙漠景观。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了解干旱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带着问题开始沙漠之旅,探究干旱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兴趣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丝路明珠 在世界沙漠分布图上找主要沙漠分布区,并上台指出世界和中国最大的沙漠,思考这些地区为何干旱? 让学生在图上找陆地上的主要干旱地区。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以先行组织者的方式让学生先了解全球的主要干旱地区,然后点明本课要重点学习的两个案例。
观看绿洲和沙漠并存的新疆景观图,质疑、回答:新疆气候为何干旱?对农业有利吗?干旱地区为何能发展绿洲农业?当地人民是怎么解决农业生产中灌溉问题的?观察坎儿井的结构,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坎儿井是如何开凿的?其作用、功能怎样? 教师引导:进入新疆境内跃入我们眼帘的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而是沙漠和绿洲并存及一个个井口大小的洞,那是什么呢?请你猜一猜,怎么开凿的?有何作用? 以丰富的景观图展示美丽的新疆风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态的图示形象的展示坎儿井节水灌溉工程的结构,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质疑并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问老师点拨解决。更好的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小结:坎儿井节水灌溉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程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与长城、大运河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古代人民靠聪明才智克服困难,用坎儿井引冰雪融水,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解决沙漠地带最重要的水源问题,征服自然,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学生思考回答沿途人们如何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提供便利,是什么起了决定作用?由学生点明主题,新疆成为丝绸明珠。 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2000多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为什么会经过这个干旱地区?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路线,理解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丝绸之路西端的西亚,今天人们又是如何生产、生活的。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石油宝库 观看资料:中东一些国家经常为水而战,水资源的缺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进而使这一地区长期处于贫苦状态,但大自然却赐予了他们另一种宝贵的资源——石油。 展示卫星上拍摄的阿拉伯半岛全景图,让学生了解这里的自然情况。 培养学生主动选择、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图思考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实质。读图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分布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主要产油国,从西亚石油的产量、储量、出口量等方面分析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得出西亚是名副其实的石油宝库结论。讨论石油输出的原因。读图回答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及主要输油国。石油输出换来财富,建立海水淡化场、引进节水灌溉设备等。 出示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时政图片。提问:1、你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西亚并找出石油集中分布区,说出主要产油国的名字么?2、出示西亚石油输出路线图,引导学生思考西亚的石油开采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哪些变化?3、为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阿拉伯人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动态的石油输出线路,生动形象的说明西亚石油输出量及输出地区。配以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分组讨论、大胆设想、畅所欲言。 这些石油国现在靠生产石油成为富国,但是将来石油资源开采完了,这些国家将如何生存和发展?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将如何开发沙漠地区的地下资源?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许多石油产出国的石油资源将来会枯竭,所以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及早另谋出路。
师生互评总结提高 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比较丝路明珠和石油宝库。 引导学生对各组交流、学习情况进行互评,指导学生总结、比较丝路明珠和石油宝库的异同。 师生互评和总结,目的是强调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较点 丝路明珠 石油宝库
位置 中国西北部 阿拉伯半岛
主要特点 绿洲农业带来财富 石油资源带来财富
解决水资源问题 坎儿井 节水灌溉设备、海水淡化场
绿洲农业产品 葡萄、哈密瓜、麦 椰枣、小麦、水稻
相同点 ① 气候干旱,沙漠多,缺水② 积极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成为宝地。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西北地区)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到,西北地区草原辽阔,特别是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美。所以本区畜牧业发达,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板书】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主要畜牧业基地的分布
【展示投影片】西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图。
【提问】我国的畜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指图讲述】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板书】2.放牧特点
【讲述】放牧方式已有所改变,由传统的游牧方式,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
【读图】阅读课本插图:“牧区的定居地”、“牧民在挤奶”、“机械打草贮存过冬”、“牧民在剪羊毛”。
【提问】“定居轮牧”比“游牧”有什么优点?
【回答】“定居轮牧”的优点有二:一是改善了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的生活条件,由于有了定居地,可在附近建设许多现代化设施,比如实现打草、挤奶、剪羊毛的机械化,在定居地周围建立畜产品加工厂、商店、学校、医疗站等,蒙古包里有了电灯、电视机,改变了以前落后的生活方式;二是扭转了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通过建设人工草场,减轻了对天然草场的压力,提高了单位面积草场能放牧牲畜的头数。 【提问】本区草场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讲解。
【讲述】本区气候干旱,风蚀作用显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易引起沙漠扩大。加之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原退化面积不断扩大。为防止沙漠扩大和草原退化,本区人民应把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作为重要任务。
【板书】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的特点
【讲述】本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的很大的制约因素。所以,当地农业对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
【板书】2.主要分布地区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在图中找出四个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提问】这四个灌溉农业区依靠什么水源进行灌溉,出产哪些农产品?
【回答】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 ( http: / / www.21cnjy.com )溉,自古被誉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区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都闻名国内外。
【读图】课本插图“吐鲁番葡萄园”。
【讲述】吐鲁番素以“瓜果之乡”驰名中外,是我国商品葡萄的主要产地,其中无核白葡萄糖分高、酸度低,晶莹碧绿,是全国其他地方没有的。
【板书】五、地下宝藏
1.丰富的矿产资源
【展示投影片】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图
【读图】在图中找出如下地名:霍林河、白云鄂博、石嘴山、金昌、玉门、和田、克拉玛依、阿勒泰。对照图例,说说它们各产什么矿?
【展示投影片】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分布表
地名 主要矿产 地名 主要矿产
霍林河 (煤) 白云鄂博 (稀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
石嘴山 (煤) 金 昌 (镍)
玉 门 (石油) 和 田 (玉石)
克拉玛依 (石油) 阿勒泰 (金)
【填表】让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填写。
【讲述】通过读图、填表,我们知道了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铁、镍、黄金、宝石等矿藏也多。现在在塔里木盆地,已勘探出储量丰富的大油田。
【提问】在本区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哪些工业中心?
【板书】2.主要工业中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指图讲述】包头——钢铁工业
玉门----石油工业
克拉玛依----石油工业
金昌——有色金属工业
【板书】六、主要交通线路
【展示投影片】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图。
【读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主要的铁路线、航空线。
【板书】1.铁路
【提问】本区有哪些铁路干线?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指图讲解】本区的铁路干线有兰新线、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线等,都是沿着有水草的绿洲和黄河谷地延伸的。现在兰新铁路北段(乌鲁木齐—阿拉山口)修通,并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使本区成为亚欧大陆陆上便捷的通道。
【板书】2.航空
【讲述】近年,民航事业发展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只要四个小时左右。新疆、内蒙古的一些边境城市,如喀什、伊宁、海拉尔都有定期民航班机与自治区首府往来。
【小结】通过学习这一节,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有便利的陆上交通和航空联系等经济概况。特别是,我们还学会了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复习巩固】
1.选作复习题1~4题;
2.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第十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和民族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2.地表景观
(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4)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主要畜牧业基地的分布
2.放牧特点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的特点
2.主要分布地区
五、地下宝藏
1.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主要工业中心
六、主要交通线路
1.铁路
2.航空《自然特征与农业》(西北地区)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4.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教学重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注意与前两个地区的比较、分析。
教学媒体
录像: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投影片:中国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区域图,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与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图(复合片),西北地区的主要矿产分布表;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指图)。
【板书】西北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展示投影片】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
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人口占全国的比例
北方地区 20% 40%
南方地区 25% 55%
西北地区 30% 4%
【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面积约占20%,人口约占4 ( http: / / www.21cnjy.com )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
【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量算】请同学们用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各约558千米和3510千米)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喀什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
【提问】两地降水量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差异原因是: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指图讲解】本区东部的呼和浩特距海较近,海洋水汽可到达,所以降水较多;西部的喀什距海较远,又有山岭阻隔,到达的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十分稀少。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板书】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放录像】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
让学生看录像时,注意观察本区的地形、植被、河流等地面景观。看完录像后,教师提问:
【提问】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高原、盆地为主。)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讲述】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在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提问】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指图讲述】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脉和盆地相间。天山横亘在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山顶终年积雪。吐鲁番盆地是天山山间断层陷落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为我国地势最低洼部分。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板图】新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画)。
【指图讲解】新疆的地形就像“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半部分——“”,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板书】2.地表景观
(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出示投影片】西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图。
【提问】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植被更替变化原因是:本区东部降水稍多,越往西降水越稀少。
【提问】荒漠地区生长哪些耐旱植物?牲畜以什么为主?
【讲述】荒漠地区,地面主要为石质戈壁或沙丘,只生长极少数的胡杨、芨芨草、骆驼刺等耐旱植物。牲畜以耐渴的骆驼为主。
【读图】读课本插图“胡杨林”。
【讲述】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板书】(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读图】在“西北地区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讲述】本区河流稀少,且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与南方地区的“水乡泽国”形成鲜明对照。
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水量也小。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板书】(3)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提问】本区的农田、村镇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讲述】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至关重要。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大多近水而作,择水而居。东部集中在黄河沿岸平原,呈带状;西部集中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呈点状。铁路沿线的工矿区也呈带状。
【板书】(4)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复习巩固】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第十页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