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被称为“中国克隆之父”的( ),用比绣花针还细的玻璃注射针,把从单尾鲫鱼的卵细胞质中取出来的物质,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鲫鱼的遗传基因在金鱼的受精卵中发生了作用。
A.屠呦呦 B.童第周 C.南仁东
2.蚕茧中有蚕蛹,蚕茧的作用是( )。
A.保护蚕蛹 B.提供营养 C.提供水分
3.下列三种动物的卵,卵的外部不同于其他两种的是( )。
A.鸡卵 B.鱼卵 C.蚂蚁卵
4.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这个过程叫( )。
A.出生 B.孵化 C.生长
5.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 ),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小鸡。
A.卵白 B.脐带 C.胚盘
6.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蜗牛在高温干旱的夏季会躲到背上的壳里,并分泌一种黏液把壳口密封开始睡觉,这种行为叫( )。
A.繁殖 B.夏眠 C.分泌黏液
7.典典在养蚕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蚕茧,他想利用蚕茧做一把“蚕丝扇”,他应该把蚕茧放入( )中才能更快、更容易地抽出蚕丝。
A.温水 B.常温水 C.沸水
8.2023年5月30日,中国空间站迎来了神舟十六号的三名宇航员,为了使宇航员能保持身体健康,空间站里安装了太空自行车。宇航员锻炼时,脚踏板的运动形式是( )。
A.振动 B.平动 C.转动
9.在地球上,华华观察到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原因是( )。
A.太阳和地球差不多大
B.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远,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近
C.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近,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远
10.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A.郑和 B.哥伦布 C.麦哲伦
11.如下图所示,用手电筒照射圆柱体,白墙壁上留下的影子形状是长方形。如果将圆柱体旋转90度,使圆形面正对着手电筒,那么影子的形状是( )。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
12.上题中,如果要使圆柱体的影子变大,可行的方法是( )。
A.使手电筒远离圆柱体
B.使圆柱体靠近手电筒
C.使圆柱体靠近白墙壁
13.在收集和选用与地球相关的资料时,我们收集到的图片应当是实拍的照片,并且文字资料是可以被查验的,这是为了提高资料的( )。
A.丰富性 B.有趣性 C.科学性
14.下列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和月球都能发光,给地球提供光亮
B.月相的变化与地球、月球和太阳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C.地球和月球上的引力是一样大的
15.天天放学后,从学校门口出发背对着太阳落山的方向直走一段距离就到家了。请问天天家在学校的( )。
A.西面 B.东面 C.南面
16.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 )。
A.运动距离
B.运动时间
C.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17.在商场内乘坐景观电梯上升时,相对于( )来说乘客是静止的。
A.商场货架上的商品
B.上升的电梯
C.商场里的收银员
18.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右图是杭州亚运会的图标,该图标是由( )构成的。
A.直线 B.曲线 C.直线和曲线
19.六棱柱在图甲中的运动形式是滑动,在图乙中的运动形式是滚动。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A.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
B.斜面的光滑程度
C.斜面的坡度
20.制作“过山车”要经历的过程的顺序是 ( )。
A.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B.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调试与评价—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C.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调试与评价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8分)
1.对于同一个物体,可能有人说它是静止的,有人说它是运动的。 ( )
2.小球在“过山车”上的速度大小与轨道的放置方式没有关系。 ( )
3.典典在做立定跳远运动时,双脚的运动轨迹属于曲线运动。 ( )
4.只要知道物体所在的方向,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 )
5.所有动物的卵都是有外壳的。 ( )
6.观察者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 )
7.运动的时间相同,如果运动的距离长,则运动的速度快。 ( )
8.人的生命周期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 )
9.蜻蜓点水其实是蜻蜓在水里产卵。 ( )
10.小鸡是由鸡蛋中的卵黄发育而来的。 ( )
1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氧气和食物,不需要水分。 ( )
12.蚕蛾产完卵后就可以展翅飞行。 ( )
13.阻挡物和屏的位置固定不变,改变手电筒照射物体的角度,影子不会发生变化。 ( )
14.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小。 ( )
15.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我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确定地球主题海报的主题色彩。 ( )
16.每年的端午节,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都是最圆的。 ( )
17.夜晚,一个人经过路灯时,他的影子长度先变长后变短。 ( )
18.做手影游戏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手形,变化出不同形状的影子。 ( )
三、探究题[第(二)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2分]
(一)探究运动
“蛟龙号”科学小组的同学在设计和搭建一座“过山车”轨道模型。下面是他们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他们一起来解决。
1.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时,下列同学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
A.龙龙:“过山车”轨道路线只有曲线没有直线
B.梦梦:“过山车”轨道路线应该有断口,让“过山车”飞出轨道才刺激
C.聪聪: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
2.要保证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速度会发生变化,需进行的设计是( )。
A.轨道都为曲线形
B.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C.轨道要非常平稳
3.“过山车”制作完成后,同学们要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钢尺 B.棉线 C.软尺和棉线
4.为了让小球运动得又快又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 )。
A.最高处 B.中间处 C.最低处
5.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了乒乓球和玻璃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行驶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小球名称 在“过山车”轨道上行驶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
乒乓球 17 17 18 17
玻璃球 14 15 16 ▲
(1)分别要测量3次乒乓球、玻璃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行驶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
A.训练同学们熟练使用秒表
B.让大家都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
C.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2)在表格“▲”处填入数据( )较合理。
A.14 B.15 C.16
(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
A.乒乓球运动的速度快
B.玻璃球运动的速度快
C.两个球运动的速度一样快
(二)探究动物
菜粉蝶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它的一生跟蚕很相似,同样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在横线上写出上图中菜粉蝶一生所经历的对应阶段的名称:
A ;B ;C ;D 。
2.菜粉蝶喜欢吃青菜等农作物,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 (填字母)。
3.下列关于菜粉蝶在A阶段时的外形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头部长有一对触角
C.胸部长有两对足
4.一生中没有经历跟菜粉蝶一样的B阶段的动物是( )。
A.苍蝇 B.蜻蜓 C.蚕
5.菜粉蝶在C阶段时又叫菜青虫,它们的身体呈青绿色,经常隐藏在青菜叶上,我们很难发现它们。菜青虫的这种行为是为了( )。
A.方便吃青菜
B.繁殖后代
C.躲避天敌
6.我们知道:蚕的幼体和成体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我们把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的现象叫变态。下列动物的一生中不会经历变态的是( )。
A.鸡 B.青蛙 C.菜粉蝶
(三)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
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典典思考了以下问题,请回答:
1.典典用帆船模型在球面上向外移动时,发现( )。
A.船帆和船身同时消失
B.船帆先消失,船身后消失
C.船身先消失,船帆后消失
2.发生月食现象时,阻挡物是(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3.在学习了月球的相关知识后,典典了解到( )。
A.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
B.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一样的
C.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总是正面对着地球
4.早上升国旗时,典典发现旗杆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旗杆影子的长度( )。
A.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高,影子短
B.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低,影子短
C.和太阳的位置没有关系
5.典典还发现自然现象中( )与月球相关。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大海的潮汐现象
C.一年四季的变化
6.典典为了探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了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1)为了研究留在细沙中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典典应该( )。
A.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丢下
B.选择大小不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丢下
C.选择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丢下
(2)经过不断地测试,典典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是由( )造成的。
A.火山喷发 B.陨石撞击 C.月壳运动
答案
一、1.B 2.A 3.A 4.B 5.C 6.B 7.C 8.C 9.B 10.C 11.A 12.B 13.C
14.B 15.B 16.C 17.B 18.B 19.C 20.A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一)1.C 2.B 3.C 4.A 5.(1)C (2)B (3)B
(二)1.成虫 蛹 幼虫 卵 2.C 3.C 4.B 5.C 6.A
(三)1.C 2.B 3.C 4.A 5.B 6.(1)A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