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6 15: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作为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太阳对地球及其他行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一直是自然科学各领域关注的焦点,11年这一周期早已为人熟知。然而,在1645年至1715年,太阳黑子活动常规的11年周期性变化被打破。这期间太阳黑子数降为极低水平,难以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太阳活动进入一段异常弱的特殊时期,被称为蒙德极小期。据此完成1~2题。
1.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2.蒙德极小期( )
A.地球两极极光消失 B.地球上无灾害天气
C.指南针指向较准确 D.地表温度相对较低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时高空500hPa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 )
A.甲地气温较丙地高 B.甲地为上升气流,天气晴朗
C.丙地气温日较差小于甲地 D.气压状况①>②>③
4.此时乙地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5.若此图表示夜晚山谷风,则下列有关地势与山谷走向推断正确的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山谷呈东西走向 B.地势南高北低,山谷呈南北走向
C.地势北高南低,山谷呈南北走向 D.地势南高北低,山谷呈东西走向
海洋表层温度(SST)作为关键的海洋环境变量,是海洋表面水热交换的重要参数,能够指示海洋系统的动力过程。已有研究显示,1970年以来全球海洋持续升温,特别是近年来SST表现为持续大幅度升高。下图示意1982-2021年黄渤海地区年平均SST变化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6~7题。
6.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最可能会导致( )
A.所有鱼类生长更加旺盛 B.表层海水密度降低
C.表层海水盐度降低 D.深层海水密度升高
7.在全球海洋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图示海域东北部表层海水温度却有所降低,其原因可能是该海域( )
A.纬度偏高 B.距离陆地较近 C.寒流加强 D.潮汐加强
据巴西南部圣卡塔琳娜州民防部门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0日发布的最新信息,受大西洋热带气旋影响,出现连日强降水,该州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城镇已经增加到135个,其中82个城镇宣布处于紧急状态。下图为圣卡塔琳娜州某城镇街道被洪水淹没景观图。据此完成8~9题。
8.此次强降水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陆间小循环
9.导致该州街道被洪水淹没的直接水循环环节是( )
A.地下径流 B.地表积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被称为赶海。适合赶海的时间是开始涨潮前的两个小时。下图示意我国某海滨城市某日的潮汐时刻。据此完成10~11题。
10.产生潮汐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
A.风力作用 B.日月引力 C.海水惯性 D.地转偏向力
11.下列时刻中,适合赶海的时间是( )
A.4时、16时 B.10时、22时 C.2时、14时 D.8时、20时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一座座山峰,形似锥状,或分散,或丛聚。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地貌类型及其在我国主要分布的省区分别是( )
A.河谷地貌,云南 B.喀斯特地貌,广西
C.喀斯特地貌,新疆 D.河谷地貌,陕西
13.下列地貌中,其形成原因与图中地貌相似的是( )
A.黄土高原 B.喜马拉雅山脉的角峰
C.溶洞 D.壶口瀑布
14.形成该地貌的地理条件是( )
①有深厚的石灰岩分布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流水冲刷作用强 ④植被茂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自南向地中海北流入地中海,全长6670km。下图为尼罗河在埃及段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甲地貌是(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漫滩 D.海滩
16.图中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甲地貌长时间的影响是( )
A.扩大速度加快 B.地形变平坦 C.海拔上升加快 D.范围逐渐缩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沃克环流,是赤道太平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在东太平洋赤道区,由于秘鲁寒流带来了冷海水,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降温作用,使赤道太平洋东西部出现很大的温度差异。下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
(1)请画出沃克环流的热力环流图(标注箭头)。(4分)
(2)简述秘鲁寒流对沿岸海洋污染物的影响。(6分)
(3)若秘鲁寒流增强,试分析沃克环流机制的变化。(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如图)。青藏科考队考察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冰川为周边河流供水普遍增多,从而引起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循环发生变化,导致“亚洲水塔”逐渐失衡。“亚洲水塔”失衡将对我国及周边地区水循环产生重大影响。
(1)分别指出图中塔里木河和印度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2)说明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的原因。(4分)
(3)简要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循环环节产生的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我国宁夏中卫沙坡头一带流动沙丘较为活跃,当地人摸索出的治沙工程对保障包兰铁路的通畅作用极大。当地治沙用的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如铺设砾石平台用的砾石、防护林带的植被等。下图为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
(1)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2)简述流动沙丘对列车运行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6分)
(3)结合材料,说明该治沙工程的合理之处。(6分)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A 6.B 7.C 8.A 9.C 10.B 11.D 12.B 13.C 14.A 15.B 16.D
17.(1)画图如下。(4分)
(2)把沿岸的海洋污染物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海洋的净化速度;同时也扩大了污染范围。(6分)
(3)秘鲁寒流增强后,东太平洋海域变冷,东西太平洋洋面温差变大;西太平洋气流上升加快,东太平洋气流下沉加快;东西太平洋气压差变大,最终整个沃克环流机制加强。(6分)
18.(1)塔里木河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印度河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4分)
理由:塔里木河处于内陆,最终没有流入海洋,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印度河最终流入印度洋,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4分)
(2)青藏高原海拔明显高于周边地区,是周边地区主要河流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冰川融水为周边地区河流供水。(4分)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地表径流增多;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变暖可能会引起该区域大气环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水汽输送发生变化;水汽输送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该地区降水环节发生变化。(答出三点,6分)
19.(1)风向:偏北风。(2分)理由:该地沙丘形态大致是南坡较陡,北坡较缓;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故该地北坡为迎风坡,主导风向为偏北风。(4分)
(2)掩埋铁轨,造成列车偏离轨道;磨蚀列车车轮及铁轨,威胁列车运行安全等。(合理即可,6分)
(3)通过前沿阻沙带、固沙带、乔灌木林带等,依次设防阻沙,减弱风沙对铁路的危害;不同地段种植不同植被,既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又可以提高植被成活率;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物种、砾石等作为治沙工程原料,节约成本。(6分)
同课章节目录